书城历史九转之末代皇帝
3392000000067

第67章 (20)马仲英

1927年秋,国民军师长赵席聘任河州镇守使,征兵要款,触犯宗教禁忌,激起**人民的强烈反对。

1928年春天,冯玉祥的国民军与甘肃河州**发生矛盾,国民军大规模清乡,时马宝为马麒的宁海军一个营长,有病休养在河州老家,马仲英父亲马宝,作为请愿的代表,也被扣留送兰州,被国民军怀疑“通匪”而遭逮捕枪决。

军校学习的马仲英随联合宁海军军官马腾、马仪、马虎山、马古里拜、马七三、马丹巴,六个私逃河州,袭击了一队国民军运输队,缴获了大批武器。

七兄弟夺了运输队,就赶到循化县城。

马仲英骑着马在城外狂奔尖叫,跟老鹰一样。

县长听见了说:“谁在外边捣蛋哩?”

县长上城墙上一看,就笑了,“谁家的尕娃娃,小心从马上摔下来。”

马仲英叫县长开门,县长对马仲英笑骂道:“我拧你耳朵,看你听话不听话。”

马仲英等七个兄弟回骂道:“我扯你胡子,看你听不听话哩!”

县长喊几个警察下去把娃捉上来,好好管教管教。

不一会儿,警察和马仲英搭着肩膀进来了,警察的枪在尕娃身上挎着,警察蔫头耷脑,县长跳起来,马仲英用枪指他呢,他不能不跳。

“县老爷,把钥匙给我。”

马仲英缴了警察的枪,开监放出牢犯,命令他们拿起枪当兵,然后开仓放粮,又号召老百姓们起来打冯玉祥。

最先响应的是撒拉回回,来了五百人,大家跪下,“没个头人反不成,你带上我们扫官灭汉!”

马仲英大叫道:“杀一**一人抵命,杀一汉民十人抵命”。他严禁民族仇杀,怕激起更大的仇杀,回回才多少人?汉民又有多少人?

到达河州后,召集当地两三万民众建立武装“黑虎吸冯军”,自称司令。

因为循化县长叫他尕娃娃,从此尕司令的名头就叫开了。

马仲英三度围攻河州,很快就发展了八万多人,并且提出“不杀回、不杀汉,专杀国民军办事员”的口号,先后3次围攻河州,赵席聘旅长也战死了,战争一度进展到离兰州仅60公里的牛心山,兰州为之震动。

1928年夏末,冯玉祥调集吉鸿昌、孙连仲、佟麟阁等部,对马仲英发起反攻,激战7昼夜。

吉鸿昌的部队坚守阵地,士兵们军容整肃,任凭骑手们猛烈进攻,他们岿然不动。

吉鸿昌刻意设置火力封锁网,像一道火墙,那些一拥而上的河州骑手很难冲过去。八万大军像被卡住喉咙的烈马,不肯退让,流血不止,搏击愈猛。吸冯军们每村必夺,有些阵地被吸冯军们占领了,有些阵地牢牢地控制在吉鸿昌手里,而吉鸿昌的主力一直打到三角堡,马仲英的指挥所。

尕司令的兵五六百人一堆儿,抱成团往下冲。

三角堡底下全是黑压压的国民军,国民军官兵摘下大刀,等候进攻的信号。

吉鸿昌没有动用他的大刀队,他命令炮兵开火。师直属炮兵营猛烈开火,大小钢炮迫击炮一齐砸向三角堡重台塬,一千多骑手死在炮火中。炮火轰击后,国民军大刀队忽啦一下冲上三角堡。受伤的骑手拔刀自尽,被围困的骑手跳入深井。

尕司令最后亲自率卫队冲了出来,国民军看见了他那头高大的灰马纷纷叫嚷着:“尕司令出来啦,尕司令出来啦!”

所有的火力都朝着尕司令这边喷射来,尕司令的卫队士兵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马仲英端着枪,每放一枪,就有一名国民军士兵倒下。

吉鸿昌的火网越织越密,尕司令和他的卫队始终在半坡打转转。

“我要是有十挺机关枪,我撕烂吉鸿昌的裤裆。”马仲英恶狠狠的说。

国民军阵地上出来一个身披黑大氅的将军,正是吉鸿昌,手拿着望远眼朝马仲英这边看,他也想见识见识这位尕司令。

“吉鸿昌,吉鸿昌!”大家都看见了吉鸿昌,马仲英也看见了。

“****的吉鸿昌,老子看见你啦,你给我记着,下次老子再收拾你!撤。”随着马仲英的叫骂,士兵们随着他从其它的阵地突围而出,一路撤退到岷州,随后又遭孙连仲的拦截阻击,竟无法前进。

吉鸿昌又率部随后尾追而来,尕司令只好率残余的黑虎吸冯军进入了绥远境内的定远营,阿拉善旗达王热情的接待了他,并为他提供粮草弹药,趁机劝他投奔溥仪。

直到这个时候,马仲英才知道,原来在蒙古,还有一个大清的逊帝在呢,而且兵多粮足,枪炮又好,还曾经打败过吉鸿昌,现在就连大名鼎鼎的孙传芳、张宗昌都跟着他哩。

于是,马仲英独自一人跑到喀喇沁,请求见溥仪。

溥仪已经收到了阿拉善的信,也听说马仲英最近在西北闹得挺凶,就接见了他。

尕司令向溥仪行了个军礼说:“卑职马仲英敬礼!”

溥仪见马仲英是一个稚气未脱的英俊少年,穿一身军服显得很是英武,暗叹他的勇气和能力,不禁非常喜欢。

杨革请马仲英坐下说话,非常热情的与他聊了起来。

杨革问他:“你现在还有多少人马?”

马仲英羞愧的说:“全被打散了,跟随我来的还不到一万人。”

杨革随后又问了马仲英一些战斗的经过,然后亲切对马仲英说道:“小马呀,仗不是这么打的,像你这种缺少武器的军队,应该以偷袭或突击其火力较弱的阵地,而不能跟他们的主力硬碰硬!”

尕司令点头,却在心里暗骂:呸,站着说话不腰痛,我要是有你这么多的家伙什儿,可比你会打哩。

杨革又问道:“你打算今后怎么办?”

尕司令暗自琢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好,是以后就跟着溥仪了,还是请他援助枪炮再去西北报仇。

请他援助的话,怕他不肯为了自己得罪冯玉祥,留在他身边的话,又怕自己以后没有出头天。

“卑职这次来是投奔皇上您哩。”

杨革很高兴,对他说道:“那好呀,欢迎你们。”

“可是,卑职的旧部都还在西北,得要去把他们重新收拢哩,不然就会被冯玉祥他们吃掉。”

马仲英自以为非常聪明的回答。

杨革一听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家伙是想要枪要炮,重新回西北。

“你去西北把旧部都招过来,我管你们饭,管你们军饷,还管你们枪炮,而且还有坦克车,但现在不能动西北,省得把冯玉祥惹急了。”

马仲英沉思,他为难了,溥仪的话太诱人了,还有坦克车!

杨革继而又对他说道:“先忍忍,到时候叫你去打西北,打下西北你就是西北王!”

马仲英不再犹豫了,马上站了起来,又行了一个标标准准的军礼说:“多谢皇上栽培,卑职这就安排人回西北招旧部去。”

杨革为什么不现在拿下西北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现在很不想打仗,尤其是与非常有实力的冯玉祥开仗,他可不想把自己辛苦攒下来的家底消耗在内战上。

他在等一个机会,等冯玉祥倒蒋介石戈的时候,自己再趁机取西北,一方面帮蒋介石,使老蒋对自己有好感,另一方面,冯玉祥不会全力跟自己拼命,因为蒋介石就能收拾好他。

很快的,马仲英就携旧部回来了,一时之间招不来更多的,只带回来两万多人,他在家乡留了口信,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人陆续来投。

溥仪把他的部队改编为一个军,任马仲英为军长,马腾为副军长,马仪、马黑山分别为师长,至于团长以下各级,则由溥仪委派,以便于训练这些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军人。

原黑虎吸冯军被更名为保安革命军第九军,原第九军团级以下军官进入守正武学堂进行培训。

第九军统一换保安革命军军装,配发骑步兵标准装备,步兵团每团配两辆轻型坦克,并选拔战士入坦克学院学习。

等将来让马仲英的部队进驻乌兰查布,马仲英对西北是有影响力的,这样做还可以便于马仲英召集西北的旧部。

溥仪又顺便把乔巴山带来的外蒙招募的部队也改编为第八军,田孝信任步兵师师长,胡金昌调任骑兵师师长,随然人数有些不足,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训练,而且使配武器全是最精良的,而且步兵师配备的坦克数量上也远远超过其它军,所以已经相当有战斗力了。

现在他的人马有三分之二来自收编,嫡系部队只有唐绍武和唐绍骧的两个军和一个后勤总部队,现在有必要再扩充一下了。

乔巴山的老家在外蒙古,目前随自己来到绥远,人生地不熟的,谅他也不敢有异心,倒可以趁机把他培养为亲信,而且乔巴山手下的军官可全都是溥仪的军校培养出来的!忠诚度肯定没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