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青春映沃土
34257900000003

第3章 领导视察

一、团中央基层团建调研组视察基地,期望基地带动团组织格局创新

2011年8月16日,团中央青农部青年中心处王良处长一行在共青团福建省委副书记兰明尚、农工部部长胡葆华、福州团市委书记何杰民、福建农林大学团委书记陈宜大等的陪同下,深入长乐市鹤上镇督导基层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并视察了福建农林大学与长乐市共建的福建省首个“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

在视察“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过程中,在鹤上镇挂职的福建农林大学团干向王良处长一行详细介绍了目前基地的运转情况及今后的工作重点。自挂牌成立以来,基地组建了一支大学生村官助理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基层开展基层党建、示范村落、农田水利、旅游文化、乡镇企业等专题调研活动,在鹤上镇文化中心、仙街村、东平村、路北村惠农农业合作社、聚泉食品有限公司、华亚纺织有限公司、九头马古民居群等7个单位挂牌成立了“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大学生村官助理实践队还结合服务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开办“农民工子女暑期兴趣培训班”,给农民工子女带来富有趣味和教育意味的科学知识,解决农民工后方安定问题。今后,基地还将尝试组建“教授、博士服务团”下基层,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农业科技、基层管理等专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福建农林大学还计划在长乐市建立农业推广硕士点,开设农村社区管理、农产品运销学、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等课程,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的同时接受再教育。

王良处长对“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他指出,福建农林大学与长乐市的共建合作,既有利于高校资源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也有利于带动农村基层建设和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创新。王良处长鼓励大学生村官们能扎根农村,投身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在农村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服务“三农”,服务社会。

二、省委组织部考察组高度评价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工作

3月14日,省委组织部干部六处杨鸿江处长、福州市委组织部刘牧然书记一行在福州市委常委、长乐市委书记吴贤德,长乐市委副书记唐新文,长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程小马的陪同下,莅临长乐市鹤上镇调研了福建农林大学与长乐市共建的省内首个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工作并就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举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长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程小马和福建农林大学团委副书记、鹤上镇党委挂职副书记陈力予分别介绍了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工作的进展和特色。陈力予副书记阐述了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的建立,旨在能成为在职大学生村官、在校“准村官”以及这两者之间交流的平台、学习的平台和实践的平台。同时,他也提出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未来的3个工作目标:一是总结长乐的大学生村官培养培训模式,形成可供借鉴和推广的经验;二是开展大学生村官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村官合理流动;三是利用基地整合资源,进一步服务地方建设。

福州市委常委、长乐市委书记吴贤德对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他介绍了长乐市与福建农林大学共建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的目的,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谈了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体会。他指出共建基地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培养好我们的青年一代,指导好他们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帮助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出路等问题。

省委组织部干部六处处长杨鸿江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姜信治等省领导对福建农林大学和长乐市共建的福建省首个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非常关注,这个基地作为全省的首例,对探索、推进和深化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用“此举独树一帜,但见生机勃发”总结了调研活动的感受,用“顺势开拓进取,务求做大做强”寄予对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工作的希望,他要求基地能抓住亮点、打造品牌、拓展外延、丰富内涵。

三、省总工会领导视察基地,对工团联建工作提出希望

2011年8月5日,福建省委委员、福建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路平同志携访问团前往福建农林大学赴长乐市大学生村官助理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调研活动。福州市委常委、长乐市委书记吴贤德,长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小马,滨海工业区管委会主任、鹤上镇党委书记陈家登,鹤上镇党委副书记陈春霖,常务副镇长林玉坤等随团陪同。福建农林大学于长乐市鹤上镇挂职干部以及大学生村官助理实践队成员向来访领导详细介绍了实践基地的工作开展情况。

访问团首先调研了位于鹤上镇文化交流中心的“福建农林大学社会实践示范基地”,该点是福建农林大学挂职干部在鹤上镇成立的实践示范基地之一,其包含有文学交流、电子文化交流、体育文化交流等,实现大学生思维与乡镇文化共通的目的。随行的福建省总工会办公室主任在参观后指出:“建设文化交流基地,能够促使大学生把最新的、最有用的文化思想带到基层,有利地推动学校与乡镇基层的文化沟通,让基层人民也能够了解时代发展趋势。”

随后,访问团走访了福建农林大学与长乐市鹤上镇共建的“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该基地的成立是构建大学生与农村基层良好的对接平台,为大学生今后深入农村基础、服务农村、建设农村做好事先的准备。在听完福建农林大学驻鹤上镇大学生村官助理实践队的介绍后,福建省总工会路主席表示非常的赞同:“建立‘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是福建首例,也是典范,争取做好榜样工作,做出成果,并把它推广开来。”路主席还表示:“成立‘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为大学生服务基层做实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今后的工作开展中,基地可以协助基层组织寻求建立工团联建的创新模式,让有意愿的青年大学生到实践中去锻炼、去学习,为大学生的发展开创一条新道路。”

在走访了“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后,访问团又对福建农林大学与鹤山镇东平村、华亚集团共同成立的“福建农林大学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展开了调研,并给予了十分的赞许。

四、省农业厅领导视察基地,希望基地带动基层农业发展

2011年8月10日,时任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檀云坤同志带领厅种植业管理处等有关同志前往长乐市鹤上镇对福建农林大学赴长乐市鹤上镇的挂职干部以及大学生村官实践队展开了亲切的慰问,并调研了福建农林大学位于鹤上镇的“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和“社会实践示范基地”。长乐市副市长陈航星,农业局局长潘上游,副局长王家鹏,滨海工业区管委会主任、鹤上镇党委书记陈家登,镇长郑云等随团陪同。福建农林大学于长乐市鹤上镇挂职干部以及大学生村官助理实践队成员向来访领导介绍了实践基地的工作开展情况。

檀云坤书记首先对福建农林大学与长乐市共建的福建省首个“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在了解了基地的具体运作情况后,檀书记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并指出:“大学生村官是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新生力量,是建设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的中流砥柱。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的建立,不仅能够为更多的大学生村官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更多的青年大学生提供到农村基层锻炼的机会,也能够为‘三农’建设、海西建设注入更创新、更活跃、更年轻的力量。”

随后,檀云坤书记走访了福建农林大学与长乐市鹤上镇惠农果蔬种植基地共建的“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充分肯定了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建设中的作用,利用自己所学的特长为农村建设增添一股新的力量。同时檀书记指出,对于刚刚深入基层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考验,也是挑战,面对基层工作的难题,我们一定要用辩证的眼观来看待问题,努力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调整自己的好心态,这样才能把困难转化成成长的力量,把基层工作做好。谭书记强调,大学生在基层工作的两年是对于培养大学生村官过程中最重要的两年,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牢记基层农民所思、所想、所需,才能为农村建设提供更好的帮助。

在进一步的走访过程中,谭书记表示,长乐市农业设施有规模、发展快、成效好,作为新一代社会的接班人,大学生肩负起对祖国建设的重任,在农村建设上,要放远眼光,抓住市场机遇,要未雨绸缪,力争为农业生产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五、团省委领导视察基地,对基地带动基层团建提出要求

2012年4月11日,团省委副书记兰明尚一行莅临长乐市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调研。兰明尚副书记一行先后视察了福建闽兴米业有限公司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福建农林大学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及鹤上镇东平村大学生村官驻村示范点,之后在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与福建农林大学挂职团干、长乐市大学生村官代表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福建农林大学团委副书记、鹤上镇挂职党委副书记陈力予主持,长乐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晁旭等长乐市领导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陈力予副书记首先汇报了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随后,兰明尚副书记与参加座谈会的大学生村官代表们亲切交流,细致地听取和了解了长乐市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兰副书记对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强调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的成立很有意义,希望基地在培训模式上,要由点及面,积极探索更具普遍性、可复制性的模式,并提出三点建议:一要增加团务工作培训,二要加强科技知识学习,三要增强金融知识学习,让大学生村官全面提升素质,服务基层建设,促进成长成才,培养年轻一代。最后,兰副书记就基地的团务工作对大学生村官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充分利用两年的驻村工作契机,树立正确的社会立场和思想导向;二要锤炼过硬本领,多主动、多思考、多工作;三要培养群众感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福建农林大学—长乐市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在近几个月来通过建立挂职联系制度、举办村官培训课程、形成一村一品牌等活动,强化培训效果,积极发挥服务功能,有效提升了长乐市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水平。

六、民主党派调研组视察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

2011年8月3日,由民建福建省委委员、福州市监察局副局长兰鸣伟带领的调研组一行到福建农林大学与长乐共建的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开展调研。调研组一行包括来自国内外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长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邓岚,滨海工业区管委会主任、鹤上镇党委书记陈家登,鹤上镇镇长郑云,副镇长陈航红等领导陪同参观访问。

访问团先是调研了鹤上镇新览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九头马”古民居,初步了解当地古代居民的生活氛围、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并访问参观福建农林大学与古民居管委会建立的“福建农林大学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对安排学生在此进行旅游向导、园艺设计、修缮重建方面学习表示赞赏。随后,文化访问团走访了鹤上镇东平村。东平村作为长乐市鹤上镇与福建农林大学开展校地合作项目的重要基地,共建的首个“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成为大学生与“三农”建设良好交流对接的平台,为大学生今后深入农村基础,服务农村,建设农村做好事先的准备。在走访过程中,福建农林大学驻鹤上镇东平村大学生村官助理郭立伟同学为访问团大量介绍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工作、学习、生活的基本情况。

访问参观结束之时,访问团团长、民建福建省委委员、福州市监察局副局长兰鸣伟表示:“大学生村官是现今中国发展建设中一支新兴的力量,首个‘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的建立,为大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和特长,积极为建设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海西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七、长乐市委领导视察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

2011年8月26日,福州市委常委、长乐市委书记吴贤德带领相关市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赴鹤上镇开展调研工作,先后实地察看东平村联丰农业园(校地合作农业推广试点项目)、东平村信访维稳站、镇信访维稳中心、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并在鹤上镇召开座谈会。

设在鹤上镇的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是福建省第一个校地共建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目前已设有8个社会实践示范点。福建农林大学大四学生郭立伟,是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一员。吴贤德对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学到学校里所学不到的东西,要把在这里的实践所得应用到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领导一行认真听取了鹤上镇当前主要工作情况汇报。随行的市领导、部门负责人、鹤上镇领导干部先后发言,谈问题、谈认识、谈思路和建议。吴贤德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充分肯定鹤上镇近期各项工作取得的长足进步和突出成效,并指出鹤上镇新一届领导班子驾驭全局能力和整体战斗力都比较强,希望镇广大干部能够在不断解决问题和矛盾中进一步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拉近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在科学发展中实现新跨越。

吴贤德强调,一要紧盯项目。围绕“新型临港工业城市、现代物流商贸城市、滨海休闲旅游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业。当前,鹤上镇要牢牢把握重要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举全镇之力推动“三大市场”等项目建设,特别要重中之重抓好鹤上钢铁五金建材市场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让鹤上镇成为全市“构建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的重要支点,加快推动长乐跨越发展。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拓展校地合作领域,充分利用福建农林大学高校科技资源,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二要紧贴民生。广大镇村干部要主动贴近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交朋友、结对子,主动帮助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越战老兵等特殊群体,了解问题,解决困难,关心群众的真正需求,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同时,充分利用镇村两级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平台,有效整合“12580”便民服务场所与村(居)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确保中心“做事”不“做秀”,及时掌握矛盾信息和信访苗头,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三要紧抓落实。树立抓落实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先于一切的工作理念,以干事为首责、以落实为己任,讲落实、谋落实、抓落实、促落实。要快速落实,始终强化“快”的意识,发扬“快”的作风,保持“快”的节奏,做到工作快上手、项目快推进、矛盾快处理、目标快完成,特别对决定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效益的“三大市场”项目,更要抓紧推动。要敢于落实,主动靠前,迎难而上,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攻坚克难,推动项目进展。要善于落实,针对当前工作重点和难点,讲究方法,善于作为。镇村广大干部要主动学习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等相关业务知识,培训考核后开展群众工作,从实处、益处、细处、深处,做通、做透群众工作。

四要紧密团结。鹤上党政班子要继续保持务实奋进的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变压力为动力,变责任为目标,努力带出一支想做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进一步解放思想、鼓足干劲,切实推动全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市领导吴文琪、邓岚、林忠、王命发、陈家登等参加调研。

八、长乐市委组织部、宣传部主要领导长期关心基地工作

2012年3月15日,长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小马等市领导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编办、市人事局、财政局、劳动局、教育局和鹤上镇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就下一步如何支持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工作展开调研并召开专题研讨会。专题研讨会上,程小马部长要求将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定位为大学生村官了解农村的窗口、提升能力的平台、服务“三农”的阵地、成长成才的基地、联系群众的桥梁和展示形象的舞台。到会的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也结合本单位工作,踊跃建言献策。最后,程小马部长要求各单位群策群力,深化校地共建活动,提出三点希望:一要乘势开拓进取,务求做大做强;二要充分整合资源,形成辐射带动;三要积极拓展外延,打造品牌特色。

2011年6月14日,长乐市委常委邓岚、长乐团市委书记李晶莅临福建农林大学,就“6·18”福建农林大学—长乐市校地签约合作项目(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对接。校党委林和平副书记参加了本次会议,校党委组织部、学工部、校研究生处、校团委等部门相关人员列席会议。会上,林和平副书记代表福建农林大学与长乐市委常委邓岚深入探讨了双方共建“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闽台大学生就业创业与社会见习实践基地”的相关事宜,初步确定了整体合作方案。林和平副书记在会上指出,本次“6·18”校地合作项目要本着创新、求实、服务的态度,发挥福建农林大学专业学科优势,在纺织业、水产业等方面与长乐市进行合理对接,进一步推进福建农林大学与长乐市合作朝着多样化、宽领域、重服务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