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无赖之盗金篡宋
34309300000184

第184章 奇袭(中)

这次攻城是西门小宝突发奇想,想到了地道战的故事,想通过挖地道的方式攻破江陵。此时的西门小宝已经把后方处理的非常得当,红朝百姓对西门小宝的和谐皇帝无比的热爱,攻城的将士更是视死如归。

掘城的红朝军队分成很多小队,每个小队大约二十人左右,负责掘一个洞。另外还有许多后备的小队埋伏在干城壕中,准备随时接替那些死伤的弟兄,并把死伤的弟兄尽可能拖回城壕外边。有的伤号刚拖出几丈远,就被城上的箭射死了。但是,不管城上的箭、砖、石和火药包多么猛烈,不管死伤多重,掘城的工作都不停止。

城上军民对于红朝军队的夜袭十分警惕。他们对如何对付掘城,保护城墙,也做了各种准备。李显忠是一个很有经验的将领,李奎很精明强干。昨天白天,当红朝军队在城外秘密准备时,城中官绅百姓也在加紧准备。城里的绅民早就料到西门小宝必来报仇,特别是不久前四川陕西被西门小宝攻破的消息传来,杀戮情形被夸张得很厉害。他们十分担心:万一西门小宝人马攻进城来,必会杀戮甚惨,妇女受辱,无人能够幸免。由于他们抱着这种心情来守护城墙,所以尽管守城的人不断被红朝军队的箭射死射伤,他们还是不停地向城下投掷各种能够杀伤敌人的东西。

李显忠在二更时候,将南门守城的责任交给他的儿子。挂游击将军衔的李德,自己移驻到北门附近的报国寺。为怕西门小宝诡计多端,他到了报国寺后,又把李德唤来,再三嘱咐他小心谨慎。李德走后,李显忠不脱衣甲,坐在一把圈椅上,闭着眼睛假寐。他实在疲倦,正要昏昏人睡,忽被城头和城外的一片呐喊声惊醒。他双目一睁,心中骂道:“******,果然来了!”随即带着一群亲将、亲兵、家丁,迅速奔上城头。

李显忠先上了东城,看见从东门向北,很多地方都有红朝军队掘城,情况十分危急。他从城垛中间探头下望,“嗖”的一声,一支箭正好射中他头盔的上部,把盔缨射下城去。一个亲将将他的袖子扯了一下,说:“大人,小心!”他没有理会,亲自抓起一块砖头,砸了下去。正在这时,又一支箭从他头上飞过,射中了他背后一个守城的壮丁。李奎慌忙跑来,对他说:

“钦差大人,目前东城、北城,到处都在掘城。下官守的这一段,共有十五六处正在掘,不管如何抛掷砖、石、火药,贼兵就是不退。”

李显忠对他说:“不要惊慌,要沉着,我自有办法。”

他立刻命令一名亲兵在城上传谕,说他亲自在城上督战,要将士和百姓们沉着杀敌,不要慌乱。这道口谕很快从东城传到北城,各处守城官绅军民听了,突然间勇气倍增,响起一片杀声。一个偏将跑来激动地向李显忠请求:让他带三百人缒下城去,赶走某处掘城的流贼。李显忠摇摇头,说:“不到时候。”然后他对李奎和一个亲将说:

“命人快去取柴,越多越好,棉被棉絮都要,油也挑几担来。”

他这道命令一下,立刻有许多人跑下城去。在城下有许多专供守城军民睡觉用的窝铺。为着取暖和做饭,在窝铺旁堆放了许多干柴。这时,人们在紧急中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干柴纷纷运上城去,甚至把一些窝铺也拆了,将棉被。棉絮也抱上城头。又有人从报国寺取来了许多香油。李显忠命令把干柴点着,扔下城去,烧死掘洞的人。于是,干柴纷纷点着,对着掘洞的人扔了下去。有的干柴不点就扔了下去,然后再扔下在油里浸过的着火的棉絮,将干柴很快点燃,烧了起来。不一会儿,从曹门到北门,十五里路的城根,处处大火,活像一条火龙。李显忠又对一个亲将说:

“再传本将军口谕:本将军现在城上,与守城军民共安危,望军民协力杀贼,有敢擅自下城者斩!”

这道口谕又迅速地传遍了城头。人们知道李显忠在城上督战,又看见一条火龙在保护城根,都感到胆壮,士气振奋,于是,在喊杀声中夹杂着欢呼声、呼哨声、得意的谩骂声。

这时,西门小宝来到北城外边,立马在离城壕不到半里远的地方。岳甫从东城驰马赶来,同他立在一起,把东城掘洞的情形简单说了几句。他们又并马往城壕边走了一段路,在离城壕不到十丈远的地方,仔细观看城根的苦战。看见城上用火攻的办法杀伤红朝军队,西门小宝心中十分激怒,恨不得立刻指挥大军用云梯爬城。但他并没有被自己的激怒搞得手忙脚乱。他很明白用云梯爬城的办法,对这样高而且又有这么多人守卫的城墙,是无济于事的,只会徒然牺牲大批将士。

他继续观看。在火光中,他看见他的将士一面继续挖城,一面用镢头将燃烧的木柴和棉絮推向远处。不断地有人倒下去,又不断地有人从城壕里边跳出来,飞奔前去,接替死伤的人。

在北城外负责指挥的岳震跑到他的面前。他不等岳震向他禀报,先问道:“还得手么?”他的语调十分平静,好像他很有把握。

岳震回答说:“各个洞都已挖进去二三尺深,只是将士们死伤很重。”

岳雷对岳震说:“除非重伤,一个人不准退回,要死也死在城根。有擅自退回者,立即斩首!”

岳震回答说:“我已经传令了。”

西门小宝问:“田七呢?”

岳震说:“田七已经挂了两处彩,我派人换他下来,他不肯,仍在城根指挥掘城。”

西门小宝点点头,表示赞许,随即望了岳雷一眼,问道:“东城情况究竟怎样?”

“有几个洞挖进去了。将士死伤很多,没有一个后退。”

“左忽衍呢?”

“受了重伤,已经将他背下来;换了人去,又死了;如今又换上第三个人在指挥掘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