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34596600000082

第82章 诗画水乡——浙江南浔

南浔位于杭嘉湖平原北部,湖州市东部,其东与江苏省吴江市震泽镇接壤,西距湖州市区30.3公里,陆路至上海市120公里,至嘉兴市96公里,至杭州市124公里,至苏州市97公里,距太湖9公里。历来是江苏与浙江边贸城镇之一,又系湖州至上海水陆路主要通道。

历史地位

南浔镇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已是“水陆冲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因滨浔溪河而名浔溪,后又因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祐十二年建镇,南林、浔溪两名各取首字,改称南浔。

由于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万历至清中叶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清末民初已成为全国蚕丝贸易中心,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南浔由此一跃成为江浙雄镇,富豪达数百家,民间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

如今水乡古镇的景色风韵依旧,镇北运河东西横延,镇中市河南北穿镇而过,河街相交桥梁通便,黛瓦粉墙绿柳拂水,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图。南浔古镇以其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风淳朴而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南浔镇政府从1982年开始着手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使大批的古民宅、民居、园林等古建筑得以保存。

畅游南浔

南浔的古镇旅游大致可分为三大块:

第一块:以南市河及其两岸的南东街、南西街为主的南浔旅游景点富集区,张石铭故居、刘氏梯号、南浔丝业会馆、求恕里、南浔史馆(南浔商会旧址)、江南丝竹馆、广惠桥等景点分布其中。

第二块:是由小莲庄、嘉业堂、文园、江南水乡一条街等景点组成的中心景区。南浔素以园林和藏书楼闻名天下,小莲庄和嘉业堂就是其典型代表,碧水环绕,园内绿木深深,粉墙黛瓦,莲池曲桥,奇峰怪石,让人品位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之意境,内有御赐牌坊、匾额、碑廊、家庙、净香诗窟、叔蘋奖学金成就展览馆等景点。

嘉业堂与小莲庄仅一河之隔,为清末著名藏书家刘承干所建,其园林造法和小莲庄异曲同工,而园内的藏书楼则闻名天下,内藏有书籍60万卷,共16万余册,其中有不少海内珍本、孤本。

文园与小莲庄和嘉业堂毗邻,内有文昌阁、徐迟纪念馆、吴寿谷艺术馆和南浔名人长廊等景点。

第三块:是以东大街以东的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主的东北区块,此外还包括尚待开发的庞宅、金绍城故居及东圆、宜圆遗址等。

东大街原是南浔古镇的第一商业街,街南即为市河,街两侧有五福楼、大庆楼、天云楼、长兴馆、大陆旅馆、“野荸荠”茶食南货店等一大批百年老店。而“民国奇人”张静江的故居就坐落在街北,更令人流连的要数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其女眷家仆而建的百间楼。百间楼沿河而建,即充分利用空间,又富于想象,显得很有层次,她与不远处的洪济、通津二桥组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

人才辈出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南浔人质朴善良,具有豁然聪慧、维和积福的性格特点,又具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人才辈出,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明代时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

宋、明、清三朝,南浔籍进士41人,宋、元、明、清时期,浔籍京官56人;明、清两代全国各地州县官56人。

在南浔古镇上出现了很多历史人物: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近代著名藏书家、嘉业堂藏书楼的主人刘承干;以经营生丝发家的南浔“四象”,刘镛、张颂贤、庞云曾,顾福昌;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至今都留下了他们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