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
36243500000008

第8章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我们之所以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要按照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法律和制度来治理国家。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着国家对其成员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行为的要求,体现着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要求。国家靠法院、警察机关等带有强制性的国家机器来保证法律的实施。强调用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用强制的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从维护社会的秩序、保障社会的稳定来说,法律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就不可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道德不是依靠强制性手段,而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这些行为规范。道德通过启迪人们的道德觉悟、激励人们的道德情感、强化人们的道德意志、增强人们的荣辱观念,从而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形成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培养和形成人的道德行为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形成广泛的道德舆论,培育良好的道德环境,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使人们认识到,如果一个人不能履行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或者违反了社会的道德要求,就必定要受到舆论的谴责和公众的批评,甚至招致事业的挫折和失败。社会舆论的力量是无形的,却是不可忽视的。强大的社会舆论,能够对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发生重要影响。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性情和气质,改变社会的风气,形成某种道德的氛围。这种社会舆论,一旦同内心信念相结合,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总之,从维护和保障社会的稳定来说,法律和道德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人们就能自觉地扶正祛邪,扬善惩恶,有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五节)优先发展教育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都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不仅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储备,而且要直接参与各方面的建设事业,为推动各项建设事业作出贡献。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发展科学技术离不开教育。马克思就说:“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列宁则说:“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强调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重要性。列宁还说:“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没有这些,我们就不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

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现代化建设人才。据统计,我国科技队伍已经拥有了1800万人。改革开放以来仅高校就输送了1500多万名合格毕业生,同时,还培养了大批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但我国的人才无论就数量还是质量来说,还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按联合国的统计对比,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仅占同龄人口的3.8%,大大低于世界15%的平均水平。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教育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先行,实现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教育实际出发。

一要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近年来,尽管党中央、国务院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年增加教育投入的总量,但我国现阶段对教育的投入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甚至达不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要改变这种状况,各级政府要继续增加教育投入,同时又要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二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当前,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上仍存在条块分割、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办学、效益不高等问题;社会力量办学的机制还很不规范;学校缺乏自主办学的机制和主动适应发展变化的能力;高等教育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渠道还不畅通,人才培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结构等方面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严重地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快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更好地为培养人才和经济建设服务。三要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由于盲目办学,攀高求大,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师范院校变为综合大学,致使我国的教育结构比例失调,无法满足经济建设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校布局,改革和完善学科与专业设置,统筹考虑高层次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发展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解放科技生产力的前提。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离开教育这个基础,无论科学技术工作还是经济建设,都不可能获得成功。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党和政府做出了许多努力。优化教育结构,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鼓励自学成才。各级政府要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做法。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还要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教育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此外,还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要扫除青壮年文盲。

在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水平。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普及科技知识。要继续办好义务教育和各种职业教育。这是因为,发展科学技术,必须依靠教育这个基础。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一个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如何,需要更多有用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知识的传授,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离开了教育事业是无论如何不行的。因此,要尊师重教,抓好教育事业,开发中华民族的智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以便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振兴中华。

(第六节)社会效益始终放在首位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如果说农业经济时代的发展依靠的是自然力,工业社会的发展依赖的是资源、资本和技术,那么,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知识和信息即文化力取代资源、资本和技术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构成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文化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如日本的娱乐业经营收入已超过汽车工业的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约占GDP的1/5,其音像制品出口超过航天工业等。可以肯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还会日益增大,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会愈益凸显。因此,我们必须跟上世界经济和文化的步伐,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是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出现了很大变化,用于文化教育、文化消费的支出越来越多,对文化产品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多样化。据专家统计,今后几年,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有3000亿元以上,到2005年将达到5500亿元。应当承认,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文化产业已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然而,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我国目前的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问题就是文化的产业化程度较低:总量规模偏小,质量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差,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混乱,各地发展不平衡,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不够,等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来加以解决。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转变落后观念,革除陈旧体制。当前,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来自观念和体制。由于受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不少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还没有把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认识不到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在体制上,必须尽快革除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弊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还必须处理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文化产业是指文化中可以走向市场或用产业化方式运作的部分,主要包括娱乐、演出、影视、出版、网络等行业。除文化产业外,文化中还有一部分是无法、也不能完全推向市场的文化事业,如义务教育、学术研究、文学艺术、图书馆、博物馆等等。文化事业的发展不能简单地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国家要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加大对科研机构、艺术院团、重要文化遗产和文化项目的扶持力度;要通过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促进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在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到首位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