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3631200000137

第137章 开创外交新格局(3)

这天下午我进了游泳池的大厅,主席正在看书,我说:"主席,您休息一会儿吧。"一般他不想跟人讲话,他就继续看书,要是他想讲话,就抬起头来看你一眼,听听你讲什么,感不感兴趣。我给他讲了一段参考消息。然后我说:"昨天您和斯诺谈了那么长时间,一定很累吧?"主席放下手里的书说:"我和斯诺谈话不累。别看他是个高鼻子,我们早就有交往,比较熟悉,深谈过多次。从1936年在陕北时,这个年轻的外国记者就闯进了中国红色政权首府的所在地,他在那里自由自在地转了好几个月,后来他还写了本《西行漫记》呢。让外国人对外国人进行宣传,这种做法,有时说服力比我们自己在那里吹作用还大呢。

"1939年他又来见我时,他能针对当时国共合作中的问题站在共产党的立场上作宣传,澄清当时的舆论混乱。这种做法我是欣赏的。所以我和他谈了抗日战争中我们党的内外政策,并且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一直打到中国取得全面胜利。当时我还对我们的邻国日本向他作了深刻地分析。我告诉他,'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有时主席把书放在茶几上,不停地讲话,连烟都忘了抽,这说明他谈兴正浓。我过去把他身后那个落地灯关了,免得灯烤他。我说:"斯诺对中国革命是有所了解的了?""不只是了解皮毛,而是有比较深入的接触。""四五十年代你们来往过吗?""没有,各忙各的。新中国刚成立就忙抗美援朝,搞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那时真正是百废待兴,要做的事堆成山。我们刚推翻三座大山,前面又出现无数的山等着去推平,这就是历史。"说到这儿,他格格地笑起来,好像历史在跟他闹着玩似的,告诉他过了这个山就下到平原,可好不容易翻过去,发现前面还是山,主席看着这些山只好笑了。

"主席,你们又相见是什么时候,我怎么想不起来啦?""就在我们的困难时期,1960年。那次我和他谈了9个小时,谈了我们分别20年来中国发生的重大变化,也谈到了中国的未来。他受到了新中国变化的震动,在我们分别的时候,他认为这次是满载而归的。我想大概差不多,否则他写不出《大河彼岸》这本书的。"我开玩笑地说:"知我者,斯诺也。"主席说:"非也。"我说:"是也。我记得1964年国庆节后到1965年初,在那段时间里,你又见了斯诺,谈的内容相当广泛,对吗?""那是,谈了举世闻名的中苏、中美关系,还和他提到'第三世界'的问题。从1960年到1964年只有17个国家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看来中国不被别人了解而受到冷淡。可是世界总不能永远让美苏一直霸占下去,我们的革命道路与经验对'第三世界'是有用的,这个工作需要做。另外,还谈了原子弹。我们一定会有的。联合国也一定要进去的,但我们需要时间。""主席,我发现了你1个秘密。"我说:"你为什么对斯诺那么感兴趣,并且把这种友谊保持了40年之久。我想试着猜猜主席的用心可以吗?"主席听了我的话,眼睛一亮,显得有些意外,他歪着头看着我,然后笑着说:"请讲。"我说:"你是在放长线钓大鱼呢。我发现你每次和斯诺的交谈都是为着实现某个远大的目标而展开的,并不是为了让他单纯地了解你,而是通过让他对你的了解逐步深入地理解、消化中国为什么要革命和中国如何搞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等等。再通过他去向世界介绍、宣传新中国,而斯诺对中国的知晓,以及得到主席如此这般地信任与厚爱,在世界上又会产生非同一般的反响。在斯诺的身心里接受到你身上放射出的吸引力,吸住他向往中国并乐于为中国办事。"说到这儿,我有点儿不好意思地问:"我讲的对不对?""请接着讲。"我说:"你在许多结识的青年人中选中斯诺这个思维敏捷,有头脑,有抱负,能说会道的对手,你们谈得废寝忘食,谈得投机,亲如兄弟,使你们的友谊很自然地得以发展,结果把世界的注视从四面八方引到中国来。""看来你是读过斯诺的书喽?""读过,没研究过。我是在说对您和斯诺的研究呢。""接着讲。""身为记者的斯诺有职业特权在各阶层人士中穿梭,与持不同观点的大大小小人物交谈。选这样1个人为中美关系公开牵线搭桥比任何人都合适。他熟悉中国,又了解美国,办得成就办,办不成小事一桩,不犯太多的嫌疑,何况斯诺是在按您的意图行事。这本身就具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功率。请问,您的秘密我破得怎么样?""不错喽,起码你是个勇敢者,采取主动进攻喽。"主席跟我说那次他对斯诺讲:"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总而言之都行。"最后他又风趣地加了一句:"我在和尼克松吊膀子,要找红娘啊。"我说:"你的这个红娘找得不错,他的交往还挺广。"主席说:"在我的试探气球放过以后,我还要创造条件,我现在就是在搞火力侦察,这一排子弹放出去,对方会呆不住的。"主席说的"火力侦察"是指如何突破中美关系的僵局。因为二十几年来两国的关系已经僵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