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3631200000166

第166章 恢弘的世界(2)

20年代初,毛泽东曾到过保定,并沿着城墙走了一圈。此时我提到保定,引发了他的谈兴。他说:"保定很有名呀,是兵家必争之地。你晓得那里有个莲花池吗?那是北洋军阀头子曹锟的私人花园。"触及历史,毛泽东谈锋更健:曹锟用5000银元一张选票,收买了500多名'猪仔议员',很下本钱哪。他是个很有名的贿选总统哩!"曹锟贿选期间,毛泽东正置身大革命的策源地广州,曾于报刊发表文章,抨击污秽的军阀政治。往事如烟,毛泽东信手拈出一段与话题相关的历史。

说到此,毛泽东淡淡一笑。后来相处日久,我发现,毛泽东每每谈及古来的帝王将相,近代的军阀政客,间或淡淡一笑。而从这一笑中,却能体会出"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那样一种超越于他们之上的雄伟气魄。

毛泽东略为沉吟后,对我说:"当前你的工作就是研究国际形势的发展和重要动向,随时向我汇报。"一番寒喧,一段生动风趣的旧闻,使我消除了拘谨,回复了平静自然。

从1957年起,毛泽东又要我研究国内问题和理论问题,直到1966年8月我离开毛泽东办公室。

年逾花甲学英语就在这次谈话快要结束的时候,毛泽东话锋一转,眉宇间透着诚恳地对我说:"你做我的老师,教我英语,好么?"接着又说:"过去,我做过教书先生,现在要做学生喽。"言罢,无忌地大笑起来。

教他学英语,这是主席交给我的一项新工作。我从别人那儿得知,毛泽东在延安时就自学过英语,但究竟达到什么程度,学习从哪儿入手,心中无底。于是我建议说:"您看,是不是从学习一些短的政论文章开始?"毛泽东欣然同意,我随即拿出一本事先准备好的英文版《人民中国》。当时,毛泽东已年逾花甲。从那天起,我既是毛泽东的政治秘书,又兼他的"英语先生"。

50年代到60年代,毛泽东学习英语的兴致很高,无论在哪里我总是要在公文包里带着他学习的英语材料。他善于挤时间学习,他经常在刚刚起床后,饭前、饭后、游泳、登山、散步之后休息时,在开会或会见内外宾客之后或长时间紧张工作之后学英语。在外地巡视期间,无论在火车上、轮船上、飞机上,他随时挤时间学英语。除了重要会议或生病,未曾中断。譬如,1957年3月17日到20日,毛泽东先后到天津、济南、南京、上海,在成千或数千人干部大会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双百方针的演讲,工作十分紧张。但沿途他学习英语的兴趣依然不减。从徐州飞往南京,从南京飞往上海,航程只有一小时。他除了给我书写了有关当地的古诗词外,其余时间,都用来学英语。学习中,也常常纵论时事、谈古论今、探讨学术。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后来被称作是毛泽东《飞机上的工作照》,据说有人还请郭沫若为之赋诗一首。实际上并非毛泽东的工作照,而是毛泽东在飞机上学英语的照片。据我的日记记载,那是1957年春,毛主席南下视察工作,3月19日晨,从徐州飞往南京途中,他学英语时,由摄影记者拍摄的。

在同年11月,毛泽东前往莫斯科,参加苏联十月革命庆典及世界共产党与工人党代表会议。会议期间签署了共同宣言。当时,不少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对苏联的"老子党"作风很有意见。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毛泽东与许多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交谈,向他们做工作。整个过程非常紧张繁忙。可毛泽东学习英语却未曾中辍。往往在天色未明时,邀我到他的克里姆林宫的寝室去帮他学英语。

那时,毛泽东已年逾花甲,但他毅力非凡,他对我说,"决心学习,至死方休。"1959年1月自谓学习英语"到处碰石头,很麻烦",他要给自己定1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学习,能够看英文的政治、经济、哲学方面的文章。我考虑到他要务缠身,日理万机,为了节省他的时间,对他未学过的单词,往往事先代他查好字典,并注明轻重音等。可他往往还是要亲自翻翻字典,看看音标和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