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3631200000002

第2章 农民的儿子(2)

湘潭县西北90里的地方,有一条著名的山冲--韶山冲,那便是毛泽东的故乡。

相传在远古时代,虞舜帝南下,曾到苍梧之野巡视。他由京城蒲坂出发,过黄河、跨长江、涉洞庭,经过湘中的山野,看到处处是苍松翠竹、山清水秀,心旷神怡,就在湘江流域的湘潭县韶山冲边一座不高的山上奏起《箫韶九成》,引来凤凰起舞,当地的许多地名便由此而得名。因为舜帝的音乐叫"韶乐";因此他到过的山就叫"韶山";山间潺潺的小溪叫"韶水";山峦绵亘下的山冲叫"韶山冲";山上陡峭的山尖叫"韶峰"。韶峰海拔500多米,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也是韶山八景之一。韶山八景亦有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在韶峰旁边住着三位俊秀的姑娘,她们日耕夜织,辛勤劳动。一天从彩云上飞来一只金色的凤凰,3位姑娘就骑着凤凰上天,成为仙女。她们留下了许多遗迹,就是现在的韶山八景:凤仪亭址、胭脂古井、仙女茅庵、石屋清风、顿石成门、塔岭晴霞、石壁流泉、韶峰耸翠。韶峰又名仙女峰,有诗云:"绝顶才宽三五尺,此身如在九重天。"美好的传说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声。但传说终究是传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韶山同中国多数农村一样,长期和贫穷、落后相伴。那时候,这里没有铁路、公路,也没有通船的河道。若去湘潭县城,就要从天亮走到天黑;若去省城长沙,就要走一天半路,或走一段路再搭船。韶山冲山清水秀,冲里有稀稀落落的房屋,居住着毛、李、钟、周、邹、彭、庞等几姓人家,以毛姓最多。他们忠厚、朴实、勤劳、善良,但生活穷苦。人们常说:"禾镰上壁,没得饭吃。"韶山还流传着这样的民歌:"韶山冲,长又长,砍柴做工度时光。鸡鸣未晓车声叫,隔夜难存半合粮。"还有一首是:"韶山冲,冲连冲,十户人家九户穷。有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棍度一生。"韶山好像一座锦屏,起伏绵亘约20里长,它的落脉处是一座小山,草木茂密,称韶山嘴。在韶山嘴的对面,就是山环水抱的南岸。南岸上屋场有一栋湖南农村常见的"凹"字形住宅,当地人叫一担柴式的房子。公元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就诞生在这里。

农家伢子小石三

毛泽东诞生的时候,中华民族正处在两个时代的交叉点上,山外的世界在剧烈地动荡着。

就在毛泽东出生7个月后,即1894年7月,日本悍然出兵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在历时8个月的战争中,大清国的陆军和海军连连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中失利,日军侵占了整个朝鲜和中国的辽东半岛。一向自诩为天朝大国的大清王朝,竟被日军打得一败涂地,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就在同一年,来自广东香山农家的青年孙中山,揣着长篇改革建议,来到直隶总督府,递给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遭到李鸿章的拒绝。于是,作为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就转赴檀香山,在那里建立了中国第1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发出了"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呼声。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提出了中国第1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署了《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的每一款都由日本政府提出,每一款都令人触目惊心: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予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万万两;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等等。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接受了十多个不平等条约,香港、澳门被英、葡所占,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给了沙皇俄国。

《马关条约》签字之后,中国人忍无可忍了。5天之后,即4月22日,广东、湖南两省举人联合上书都察院;接着,各省举人也纷纷上书。5月2日,正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18省举人1300余人上书光绪皇帝,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呼吁变法自强,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然而,光绪皇帝和他的支持者"帝党",多是没有实权的文人,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保守势力,却执掌着兵权。于是,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四处奔波,大声呐喊,古老的封建帝国在内忧外患中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