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3631200000003

第3章 农民的儿子(3)

韶山冲虽然偏远、闭塞、贫困,却非常宁静。

山外的狂涛巨浪,还没有波及到这深深的胭脂古井。

对于毛泽东的父母毛顺生和文七妹来说,儿子的诞生就是天大的喜事。外面的世界怎么样,和韶山冲的人们似乎没有多少关系。毛顺生和文七妹结婚8年了,曾经生过两个男孩,可惜都在襁褓中夭折了。如今,有了这个体格健壮、声音洪亮的婴儿,真和自己的心肝宝贝一般。做"三朝酒"的那天,一位有学问的长者,给这个男孩取了1个特别响亮的名字:毛--泽--东!根据旧时的习俗,还要取1个表字,这位老先生就叫他润之。

母亲文七妹还有点不放心,生怕毛泽东"根基不稳",到了孩子满月之后,就带他回到湘乡娘家。外婆文贺氏是个有经验的女人,她十分疼爱这个宝贝外孙,请算命先生看了八字,说是小官人命大福大,要拜个长寿的干娘,才能易养成人。谁的寿年最长?外婆想到了后山那块两丈多高的大石头,千年万年,最长寿了。于是,选了个黄道吉日,备齐了香烛酒醴,抱着刚满月的毛泽东,让他作了三个揖,这大石头就成了毛泽东的"干娘",并且取了个乳名叫石三,人们按当地习惯就叫他石三伢子。后来,毛泽东在革命活动中还用过这个化名,有时用"石山"做笔名。新中国成立以后,他的亲属们还叫他"主席三哥"、"主席三叔"等等。

外婆文贺氏很相信天王菩萨,拜过"干娘"之后,还是不放心。她总是说韶山冲上屋场的风水不好。要不,为什么前面两个外孙都没有保得住呢?她就硬不肯放石三伢子回韶山冲去。

就这样,石三伢子寄居在唐家外婆家,没灾没病,长到了4岁。

人们发现:石三伢子特别聪明。

过年的时候,外婆给他换上了一套新衣服,头上戴着一顶红风帽,高高兴兴地和小朋友在禾坪里玩耍。唐家有一位白胡子老阿公,喜欢跟小孩子们逗乐。他故意板着脸,翘起白胡子,吓唬小孩们说:"你们为什么要在这里玩耍?不准玩,我要割掉你们的耳朵。"

小朋友们一听,吓得飞快跑掉了,只有戴红风帽的石三伢子不跑,站在那里不动。

白胡子老阿公奇怪地打量他:圆圆的脸庞,高高的前额,清亮的眼睛,很逗人喜爱,就问他:"你为什么不跑?你不怕割耳朵么?""老阿公,你为什么要割我的耳朵呢?"石三一点也不怕,反问他一句。

老阿公还是不笑,瓮声瓮气地说:"我喜欢呀!我要割下你的耳朵做下酒菜。""1个人要讲道理。"石三学着大人的口气说,"老阿公,你讲不讲道理?你有道理,我的耳朵就给你吃;你没有道理呢,我就扯掉你的胡子。"说着,就笑眯眯地望着老阿公,并且主动地把红风帽的扣子解开,把耳朵露在外面。

白胡子老阿公大吃一惊!这个4岁的细伢子,有这样的智力和胆量,确实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这时,他亲热地把石三伢子抱在怀里,连声说:"聪明!聪明!"毛泽东的二舅父文玉钦,排行第八,毛泽东喊他八舅。他虽是个做田汉子,但读过几年私塾,有点文墨,曾经手抄一本《家范箴言》,还在家里开设蒙馆,教文家子侄们读书。4岁的石三伢子也跟着去当"旁听生"。他和表哥文运昌、文南松他们一样,端端正正坐着,不吵也不闹,睁着眼睛,听八舅给表哥们讲书。除了《家范箴言》,还有《百家姓》、《三字经》……点过书以后,八舅就限定时间,要表哥们背书。哪晓得表哥们只会贪玩,碰到背书的时候,书都忘得干干净净了,1个个憋得满头大汗,脸涨得通红。这时候,毛泽东就站起来,说:"八舅,我晓得背书。"文玉钦以为他是讲得好玩的,就说:"你还没有读书,晓得什么!"毛泽东却说:"不信?你听。"就从"赵钱孙李"背起,一直背下去,没有背错1个字。文玉钦十分奇怪,就对母亲和哥哥嫂嫂们说了这件奇事。大家听了,也很是惊奇。外婆文贺氏自言自语地说:"我看石三伢子是有点与众不同,怕莫是天上的文曲星下了凡?"毛泽东6岁那年就开始了田间劳动。当然,那只是在插秧的时候用小畚箕送秧苗,割禾的时候跟在大人后面捡禾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