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生平全纪录
3631200000075

第75章 高天滚滚寒流急(18)

毛泽东十分重视再次会见这位威名四扬的英国元帅,十分乐意与他畅叙,纵论天下风云。

9月21日,毛泽东乘专列从长沙来到武汉,住进了东湖宾馆。22日上午,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熊向晖接到通知:"毛主席决定明天在武昌会见蒙哥马利",周总理要他和浦寿昌马上坐专机从北京赶往武昌,向主席汇报,并于明天给主席当翻译。

9月22日下午,在会客室里,毛泽东一边抽着烟,一边细心听取熊向晖关于蒙哥马利访华情况的汇报,为明日会见元帅做准备。

熊向晖认真地、具体地做了汇报,说:"蒙哥马利对主席很钦佩,对中国很友好,同时也在对我们进行战略观察。"毛泽东对蒙哥马利的卓越军事指挥艺术给予好评:"这个元帅过去打仗很勇敢,打败了德国名将隆美尔。这次在北京也很勇敢,讲了三原则。"熊向晖接着说:"他似乎想探询主席的继承人是谁?""他没有直接提出这个问题,我是从一些迹象揣测出来的。他同我闲谈时说,中国古代的帝王很聪明,在位的时候就确定了继承人,虽然有的不成功,但多数是成功的,这就可以保持稳定。以前英国常为争夺王位而打仗,后来平静了,因为有了王位继承法,也许是从中国学来的,现在许多国家的政治领袖不像中国古代帝王那样聪明,没有远见,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权威确定自己的继承人,这是不幸的。"毛泽东吸了一口烟,饶有兴致地听着。

熊向晖继续往下说:"蒙哥马利很愿意同群众谈话,问这问那,在包头和太原,他都用不引人注意的方式,分别在不同场合随意向三种人(工人、农民、学生或服务员)突然提问:'你最拥护谁,你最听谁的指挥?'回答都很快,而且都一样:'毛主席。'他好像是在搞'抽样调查'。在延安,参观一所医院,他开玩笑似的说,听说中医、中药很神奇,他们应该鼓励中医为毛主席发明一种长生不老的药,中国需要他,中国人民离不开他。在西安和三门峡,他又在不同场合分别向三个普通群众做'抽样调查',但又改了题目,突然问:'除了毛主席以外,你最拥护谁,你最听谁的指挥?'回答的人有些犹豫,回答的也不一样。""而且,在郑州,他对我说,斯大林是一位有权威的政治领袖,但缺少远见,生前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继承人,死后出现了'三驾马车',局势很乱,贝利亚被杀掉,结果让只会用皮鞋敲桌子的赫鲁晓夫取得权力,他的统治是不会长久的。""英文里'继承人'是什么?"毛泽东问道。

"successor"。熊向晖说了一遍,然后在一张纸上写了出来。

毛泽东放下烟,拿起纸,看了看,说道:"success"这个字我知道,意思是"成功",怎么加上"or"就变成了"继承人"了?总理办公室的浦寿昌做了解释。毛泽东接着说:"这个名词不好,我一无土地,二无房产,银行里也没有存款,继承我什么呀?'红领巾'唱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叫'接班人'好,这是无产阶级的说法。"浦寿昌说,英文里没有同"接班人"意思相近的词,"接班人"译成英文,还是"successor",习惯上理解为继承人。

毛泽东笑笑说:"这个元帅讲英语,不懂汉语,他是客人,就用'继承人'吧。""谁是我的继承人,为什么他不敢问呀?是不是也像中国人那样怕犯忌讳。"毛泽东问熊向晖。

"也许是。"毛泽东听完了汇报,说:"你讲他是来搞战略观察的。我看,他对我们的观察不敏锐。这也难怪,他是英国元帅,是子爵,不是共产党,对共产党的事情不那么清楚。斯大林是立了继承人的,就是马林科夫。不过呢,他立得太晚了。蒙哥马利讲的也有点道理,斯大林生前没有公开宣布他的继承人是马林科夫,也没有写遗嘱。马林科夫是个秀才,水平不高。1953年斯大林呜呼哀哉,秀才顶不住,于是乎只好来个三驾马车,其实,不是三驾马车,是三马驾车。三匹马驾一辆车,又没有人拉缰绳,不乱才怪。赫鲁晓夫利用机会,阴谋篡权,此人的问题不在于用皮鞋敲桌子,他是两面派:斯大林活着的时候,他歌功颂德;死了,不能讲话了,他做秘密报告,把斯大林说得一塌糊涂,帮助帝国主义掀起12级台风,全世界共产党摇摇欲坠,这股风也在中国吹,我们有防风林,顶住了。""这位元帅不了解,我们与苏联不同,比斯大林有远见。在延安我们就注意了这个问题。1945年党的'七大'就明朗了,当时延安是穷山沟,洋人的鼻子嗅不到。1956年开'八大',那是大张旗鼓开的,请了民主党派,还请了那么多的洋人参加。从头到尾,完全公开,毫无秘密。'八大',通过的新党章里头有一条:必要时中央委员会设名誉主席一人。为什么要有这一条呢?必要时谁来当名誉主席呀?"毛泽东稍微停顿了一下,用右手的食指指着自己:"就是鄙人当名誉主席,谁当主席呀?刘少奇。我们不叫第一副主席,他实际上就是第一副主席,主持一线工作。刘少奇不是马林科夫。前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改名换姓了,不再姓毛名泽东了,换成姓刘名少奇了。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选出来的。以前,两个主席都姓毛,现在1个姓毛,1个姓刘。过一段时间,两个主席都姓刘,要是马克思不请我,我就当那个名誉主席。谁是我的继承人?何须战略观察,这里头没有铁幕,没有竹幕,只隔一层纸,不是马粪纸,不是玻璃纸,是乡下糊窗子用的那种薄薄的纸,一捅就破。我们没有搞'抽样调查',英国元帅来搞了,一搞,发现了问题。中国的一些群众也没捅破这层纸。这位元帅讲了'三原则',又对中国友好,就让他来捅,捅破了有好处,让国内国外都能看清楚。什么长生不老药,连秦始皇都找不到,没有那回事,根本不可能。这位元帅是好意,我要告诉他,我随时准备见马克思,没有毛泽东,中国照样前进,地球照样转。"毛泽东这番话,熊向晖与浦寿昌听得认认真真,清清楚楚,并做了详细记录。他们心里明白,毛主席在会见蒙哥马利之前已经对这位英国元帅最关心的问题有过认真的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