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故事
36400400000045

第45章 无意识比意识更聪明

传说古希腊国王得到了一个举世无双的金皇冠,国王怀疑金匠掺了假,但无法判定,就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古希腊著名的青年学者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百思不得其解,很是苦恼。有一天,他去洗澡,仆人不小心将浴盆里的水灌得满满的(平常都是大半缸水),他一跨进浴盆,水就溢出来了。突然,他意识到问题解决了,于是便赤身裸体地跑到大街上欢呼:“发现了,发现了!”

原来,就在他跨进浴盆的一刹那,突然发现:不管一个物体结构多么复杂,当它完全浸没在水里的时候,它所排出的水,恰好等于它本身的体积。根据这个道理,他进行了实验,证明皇冠掺了假。力学中重要的“浮力原理”被阿基米德发现了,这一发现经过进一步的完善,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

创造力的汗青史册上到处记载着这样充满传奇的故事,它表明,思维可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思索,一种是有意识的,另外一种是无意识的。阿基米德的故事听上去更像一种传说,传说无法成为科学的证据,但在认知革命的早期,对注意力进行的多种实验的确证明,思维绝不是单一的串行计算机。

最负盛名的一项实验进行于1973年。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拉克纳和梅里尔?加勒特主持了这项实验。他们给每位志愿者都戴上耳机,要求他们只注意听左耳道的东西,不去管右耳道播放的内容。他们左耳听到的是含义模糊的句子,比如:“这个球员去掉噪声,示意射门”。同时,一部分人的右耳可听到对模糊的句子做出进一步解释的句子,如果他们注意听的话(如,他关上油门)。另一部分人听到的却是一些不相干的句子(如,乘务员小姐面带微笑)。

取下耳机后,任何一组也无法说出其右耳听到的是什么。但当问及含义模糊的句子的意义时,右耳听到不相干句子的人可分成两组,一组认为,他们听到的是关上窗户,另一组却说听到的是把门关上,而几乎所有听到解释性句子的人都说是关上油门。这种现象说明,解释性的句子和模糊的句子一道在大脑里得到了同时和无意识的处理。

这个实验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人的思维不是串行处理器!假如这样的话,大部分的人类认知过程将不能解释,因为神经元太慢了,它是以毫秒为单位进行操作的,因此,发生在一秒左右的人类认知过程只能补偿不足100个串行步骤。可以说,如此简单的过程几乎不可想象,包括知觉、回忆、语音读出、句子理解和“配对”(面孔辨认模式)在内的许多过程,所要求的数字要远远超出这一指标。

一代人之前,人们可通过计算机模式理解推理的思维。现在,一切都给颠倒了过来,会推理的思维才是模式,人们可通过这一模式制作更加聪明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