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故事
36400400000044

第44章 “威胁”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吗?

当发生冲突时,平息冲突的最有效办法是什么?不少人会认为,是威胁!只要发出威胁,就可使对方产生合作。例如,夫妻发生争吵时,妻子最有效的杀手锏就是以分居或离婚相威胁,以迫使丈夫改变其行为;当劳资双方发生冲突时,资方往往警告罢工者,除非坐下来谈判,否则他们将关闭公司;国家之间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发出战争威胁,或进行军事演习,以逼迫对方就范。威胁真的是灵丹妙药吗?

默顿?多伊奇和克劳斯研发出来一种阿克姆-波尔特汽车运输游戏,其中有两个玩家,双方都是“卡车司机”,一方是阿克姆公司,另一方是波尔特公司。通过操作这个游戏,我们可以体验当冲突发生时,如何最有效地解决冲突。下面是一幅行动路线图,每个公司的卡车都有两条路可选,但其中一条路有一段公用路线(见下页图)。

在这个游戏中,两个玩家关心的根本问题就是时间。走较短的路线意味着盈利,走远路或绕道走则意味着亏损。两边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开车,双方都可自主选择弯曲的路或走近路。走近路当然是一条捷径,可它涉及一段公用的单向车道,一次只能通过一辆卡车。如果双方同时选择这条路线,他们将形成撞车的局面,若双方互不相让,会极大地浪费时间,从而亏损无疑。若其中一方倒车或双方都倒车,同样会浪费时间,造成亏损。可见,最好的办法是,他们达成协议,轮流过单行道,从而赚取近乎相等的利润,实现双赢。

为刺激威胁,多伊奇和克劳斯在游戏设计中,让每个玩家在各自单行道的入口端取得控制权。谈判时,双方均可以此为砝码威胁对方,若对方不答应自己的条件,便封锁自己的关卡。

整个实验分三种情况,每一种可玩20轮:双边威胁(双方均可控制路卡);单边威胁(只有阿克姆一方控制路卡),没有威胁(双方都不能控制路卡)。还有一个重要的变量是交流。在第一个实验中,玩家只通过所采取的步骤以传达意图;在第二种实验中,双方可彼此谈判;在第三种实验中,只能在每次尝试时谈判。由于双方的目的都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而,在总共20轮游戏中所挣钱的多少,是衡量其解决冲突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从游戏中得到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三种情况的不同结果:双方均不能威胁时,获得最大利润;单边威胁时稍差;玩家均能发出威胁时,利润最少。结果与常识看法大相径庭,看来所谓“相互威慑”是避免核战的办法值得推敲。

当双方均能发出威胁时,最没有可能达成协议;只有一方能发出威胁时,仍存在交流可能,也尚有达成协议的余地。

如果指点双方要加强相互交流,并由一方向对方提出合理的提议,则比完全放任的情况能更快地达成协议。

如果双方均可发出威胁,发生僵局时的交流比发生僵局前的交流能更快地导致有用协议的达成。

赌注越高,达成协议的难度也越高。

阿克姆-波尔特汽车运输游戏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很快成为经典游戏。与此同时,它也立刻成为广受批评的目标,很多人甚至怀疑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这些游戏的变量。但不管如何,这个游戏为世界上各种冲突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