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兼职掌柜
3643300000019

第19章 卉儿面食店

陈逸正规划着东升酒楼发展方向,院门传来敲门声。

“你好大的架子,还要登门来找。”林管家的俏影出现在院子里,小凤仙相随,身后还有两个衣着平素的男子,年长的四十多岁,山羊胡,精神很好,年轻的不过二十出头,精明能干的样子。陈逸光顾着蒸馒头和包子,连约了林管家到自己商铺会面几位工匠的事都给耽误了。

陈逸道歉一番,林管家脾气显然并不善,似乎她早就觉出来陈逸是个贪得无厌的市井小混混。

“这是夫人差遣我给你找来的工匠,工钱自理。”

陈逸与两人见礼,年长的名陆宁,人称陆老,而年轻的名叫赵密,字安得,是个精明的小子,不过也给陈逸一种不太安稳的感觉,陈逸第一次见他并不觉得他能成为什么大人物。他们二人是一对师伯侄,赵密擅长木工活,而陆老对彩绘、铁器等工匠活比较擅长,最重要的是也曾尝试过改进织布机。陈逸先与两名工匠商量好了工钱,虽然比较贵,一个月需要付给二人一两多银子,但有了这两个帮手,他的织布机或许能设计成功。

“林管家,这次多有麻烦,这里有些食物,不妨拿回去给夫人品尝一下。”

陈逸捡了些馒头和包子装在篮子里递给林管家,林管家皱眉看了看篮子里面的物事,本不想拿,陈逸却给她一块尝尝,吃了一口,虽然热乎劲已过,但味道却也不错。林管家将篮子提着,转身便往门外走:“不用送,轿夫识得回去的路。”

陈逸见小凤仙还在后面,也捡了些馒头和包子让她带回去给汉一楼的人吃。小凤仙笑道:“公子何时钻研起厨艺?”

陈逸呵呵一笑:“在下手艺很多,不过多而不精。”

送走林管家和小凤仙,陈逸与陆老和赵密商量了第二日约见的地点,准备第二日下午开工改进织布机,之前的时间,陈逸要筹划面食店,然后找个厨艺精湛的大厨将东升酒楼开展起来。

“少爷,我们真的要开一家馒头店?”李琦问。

卉儿翘起头想了想:“那要好多银子吧。”

陈逸瞪着她:“我昨日不是才给你们八十多两吗?”

卉儿嘟起嘴看了一看无心:“不行,那些是要买田放租的,心姐姐说,做生意就有赚有赔,赔了你又会把卉儿和心姐姐卖了。”

令人吐血的逻辑,真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然后钱就华丽的被“黑了”。

“一家面食店花不了几个钱。”陈逸从怀里拿出一张十千钱的关子票,“租一间铺子一个月需几两银子,买些面粉和肉菜,我们专营馒头和包子,分肉包子和菜包子两种,一共,十两足够。”陈逸将关子票递给无心,“来,给我找十两银子回来。”

无心二话不说将关子票塞进怀里道:“行,包子铺可以开,但你要将包子和馒头的做法交给卉儿。”

卉儿脸上有喜色,望着陈逸的目光中也有了几分期待。

一边的方卓面有困窘之色道:“阮兄既有这么多钱,何不先将小弟的还了?即便要重新经营酒楼,没有银子也无法周转啊。”

陈逸道:“整个东升没有流动资金了?”

方卓苦笑道:“但凡有钱也不会关门歇业卖店了。”

陈逸身上只剩下一百多两银子,拿出其中五十两道:“钱可以拿出来,但这是投资,日后东升酒楼五成的收入归我。”

方卓惊道:“阮兄只出五十两就要分得一半的收成?”

陈逸将关子票收回来:“你不愿意就这么算了,为兄我正好还有一家空铺子,请个大厨回来开酒楼,靠我的招牌菜打响名头,一家酒店变成两家,然后变成四家,四十家四百家,遍布大宋朝,甚至把酒楼开到金国境内。你也就可以关门歇业考你的状元去了。”

方卓脸上一悲,妥协道:“还是不要了吧。小弟,同意还不行。”

为了防止这小子赖账,陈逸还特地跟他写下了合同,而且钱要到酒楼重新开业才愿意拿出来。

二人相约第二日去请个大厨出来,至于请谁还没决定,实在找不到合适人选就再去请蝶夫人推荐一个。蝶夫人有事相求于他,算是被讹上了。

送走带了几个包子回去的方卓,剩下就是一家人商量如何开一家面食店了。

“我们就在这里开吧。”卉儿憧憬着说,“省去很多租钱,还有很多街坊过来买。”

“但也少了很多客源。”陈逸否定道,“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既然是做生意就要有做生意的样子,我们不仅要开作坊成批量制作馒头和包子,还要有自己的门店。”

无心提议道:“这样好了,就先用阮家原来的铺子,大而且地处闹市,也不用花租钱。”

陈逸转而看着无心:“娘子,既然这么省钱你能不能把刚才的关子票还我?”

无心头一转:“没门。”

“好抠门的娘子。”陈逸哭丧着脸抱怨道,“不会算计别人,那么便宜的价格租田给佃户,却偏偏算计你相公我。卉儿,你将来成了老板娘可别忘恩负义啊。”

卉儿不解道:“何为老板娘?心姐姐才是馒头店的掌柜,卉儿是帮忙的。”

“不行!我坚决反对,要是娘子当了掌柜,你们发家致富了,肯定把我一脚踢街上要饭去了。”陈逸道,“我决定这门手艺只教给卉儿你一个人,以后少爷落魄了就由你来罩着。”

陈逸的话惹来卉儿掩口咯咯直笑:“好好好,那以后卉儿就照顾少爷,不过卉儿事事都听心姐姐的,心姐姐让少爷去讨饭,卉儿无敢不从。”

陈逸装作很懊恼的样子,卉儿又于心不忍过来安慰他。

下午四人便要去铺子那边收拾,铺子已经有接近两年没做过生意,除了近日来陈逸在后院支起个“工作室”捣鼓织布机,处处显得萧寂。二女负责打扫,而陈逸则让李琦出去雇了两个短工回来整修后堂厨房的几口锅。为了方便日后做面食店的生意,陈逸还特地比划了下厨房的大小,然后看了看后堂其余几分房间的布局,筹划着找人来加几口灶台。

光有灶台还不够,蒸笼也要改进,不然光靠一锅一锅地蒸效率太低,燃料上也不能只用柴草,更应该去买些上好的木炭,面粉和菜、肉等原材料也要找专人供应,最重要的是纯碱和酵母,一定要做好保密功夫。陈逸已经想好,虽然日后馒头店要招募很多的女工,但在和面上一定要由卉儿和无心来把关,让二女在内堂调好面再拿出来,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防止秘方外泄。

但也要作好两手准备,馒头毕竟不能长久保密下去,早晚要成为普通百姓的主食之一,陈逸又想起做面包的念头,与馒头最大的不同面包是烘烤出来的,配料中多了油脂和糖分。只要制作成简单的烤炉,就能制作城简单的面包,这种食物虽然造价昂贵不适合做正食,倒可以作为点心出售。甚至可以做成配赠品,加大包子和馒头的销售。

等铺子差不多都收拾好,一行四人重新聚集在前堂。陈逸笑道:“钦州第一家面食店过几日就能开张,既然卉儿是我一手栽培起来的徒弟兼大厨兼掌柜,以后,我们的面食店就叫‘卉儿面食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