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朝十大奇案
3746200000027

第27章 怀宁张家三命案(8)

周丹凤进门,看见张大勋眼周围是一道黑圈,已知他为了命案,缺眠少觉,精神疲惫。他说:"三爷,你甭烦了。我是给你送转危为安的灵丹妙药的。"

"周贤弟,你快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救苦救难的观世音是我一位好朋友任儒同。"周丹凤说:"他原来读诗书学制艺,想求发达。后来,考试不利,便钻研诉讼。他交游广,脑瓜灵,手眼活,熟悉官场的内幕,他经手的官司还没输过,死案能翻成活案,活案能变成没案。人称'讼鬼'。"

张大勋感到眼前出现了生机。他同周丹风一起,立即登门拜访任儒同。任儒同知道,此案翻成,名声在外,不愁没有钱财。再说,他不说钱,张大勋这种大户,也不会亏待他的。因此,他说:"张三爷,我之所以请周丹凤找你,并不是图你钱财,只是想你张家是我们怀宁县的脸面,这张脸面上被人涂污,并不只是你张家丢了面子,更是怀宁县丢了光彩。所以,我是为家乡争气而动的。当然,你张三爷为人讲究朋友情谊,我也想结识你。"

张大勋听任儒同说得如此慷慨,心里阵阵发热,他把这个读书人当成知己了。他当即拿出白银四十五两,说:"儒同,你就随我去苏州吧,好随时听你的意见。"

任儒同一口答应。

任儒同盯住张大勋的脸,问道:"出事前后,府上曾兴土木之工没有?"张大勋说:"我听说家里曾请人锯过木板,原是准备盖房子的,但后来停工了。"任儒同连连点头,说:"想翻这个案,并不是难事,只是要破些财。"

"只要保住声名,多花点钱,我并不吝啬。"

"张三爷真是痛快之人。"任儒同自信极了,说:"只要按我的三条去办,可保平安。一是遍嘱家里所有的人,出庭时一律咬定张伦所住的房间曾作了烤木板的地方,因用煤生火,产生煤毒,毒死了三人。二是买通木匠作证。第三,此案已供过是谋杀,若要翻过来,就要费点事。不过,肯多花钱,堵住审官的嘴巴,让他们依供完案。实行此三条,胜利就在手了。"

张大勋一到苏州,通过早先认识的孙克伟,又通过孙克伟疏通他的哥哥--在京城任刑部郎中的孙克俊,任儒同的三条都落实了,张大勋的心踏实了。在开审之前,张大勋买了一批名贵的碑帖,派人送到孙克伟家里。孙克伟收下了。

这方手脚都做妥帖了,苏州知府周锷升堂审案。那一天,三通堂鼓响,周锷在公案后坐定,随即逐个地提审:张大有、张大勋、胡桂花、胡泰来、张保安、张守素、孙亮……每个人到堂,都像背书似的背道:"张伦等人是因屋里煤火烘板,都是中煤毒死的……"

周锷不相信,但也无法,只好发签去寿州押解木匠王秃子。王秃子见公差抓他,吓得半死,不知自己犯了何罪。一到苏州,张大勋让他供张伦等是中毒死的,送银五十两,自是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