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朝十大奇案
3746200000028

第28章 怀宁张家三命案(9)

初审把苏州知府周锷、长洲知县赵堂弄得束手无策。两人退到后堂商量怎么审出案子的真相,忽然,家人进来禀报:"刑部郎中孙克俊前来拜访。"

周锷与孙克俊是同榜进士,过去关系就很密切。两人见面,那种亲热劲就不用提了。孙克俊寒暄一阵后说:"我与张家同住一方,同乡之谊不能不顾,为保全他家名声,还求两位高抬贵手。"

周锷见孙克俊说情,答应不好,不答应也不好,只好沉默不语。

"孙大人,怀宁县的三命案恐怕不简单。"赵堂说:"草草结案,岂不太便宜了这个怀宁县的头等富户了?"

赵堂强调张家是"头等富户",又说"太便宜了",明明是要钱。孙克俊说:"张大勋倒是个慷慨之人,两位对他有恩,他理当孝敬。这事我可作保。"

赵堂瞅周锷,周锷笑而不语。

孙克俊告辞出门,他将交涉情况告知张大勋。当夜,张大勋吩咐家人准备礼物,第二天派人给周锷、赵堂各送去一篓茶叶,周锷不让仆人、衙役伸手,就请张大勋的仆人直接把茶叶篓送到后堂。周锷、赵堂亲自打开篓盖,一股茶香扑鼻而来。伸手一掏,薄薄的茶叶下是一包包银两,每篓八包,整整八千两雪花银。赵堂说:"张家到底是首户,出手豪爽……"说完,他还伸了伸舌头。

周锷再次升堂,提审木匠王秃子。周锷望着跪在案前的秃顶老头,问道:"张大勋家曾请过你吗?"王秃子道:"他家找我装修板壁,我还在张伦屋里烘过板。"

"烘板是哪一天?"

"二月十八。"

赵堂听了,怒喝道:"胡说,掌嘴。"他一声令下,衙役就抡圆了胳膊抽了他几个嘴巴,直打得他满嘴流血,王秃子不知为什么挨打,东张西望。赵堂瞪了他的脸,问:"是二月十八,还是二月十九?"王秃子才明白是自己把日期说错了,连连说:"十九、十九。"于是,周锷让他在供词上画了押。王秃子下了堂,张大勋又送他五两银子。

周锷、赵堂推翻了原来"谋杀"的结论,按"烤板中毒"的口径结了案,连夜缮写详事,上报铁保。铁保一读详文,甚为高兴。一面奏报朝廷,一面嘉奖周锷、赵堂。

3嘉庆钦点重审,天空谜雾终散去

翻案成功,张大有、张大勋、胡泰来等等都无罪开释,高高兴兴回家了。他们这一高兴,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刘儒恒。这个老讼师教唆李复春到两江总督告状。前总督陈大文派鄂云布赴寿州查核,张大有将已死的父亲张体文推出来做主谋杀人者。铁保接任两江总督,阅读鄂云布的结案详文,发现一堆破绽,认为鄂云布所查"情罪未确"。另委派苏州知府周锷、长洲县令赵堂再查。新的寿州知州玉福想在里面捞点功劳,好给总督留个好印象。他于是主动去查访李复春为什么上控?他一查,发现状词不是李复春自己拟的,而是讼棍刘儒恒写的,便把刘儒恒抓来审讯。刘儒恒奔走半天,不但没捞到一文钱,还把自己关在狱里了。现在,张家使了一通钱,有罪的大摇大摆出了牢房,这更证实刘儒恒教唆上控,所告不实,据律,自己就要判刑。他越想越气,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再次上控,死中求活。于是,他写好状词,打发妻子去北京,向都察院呈诉:张伦等人是被谋杀的。状词递上去,值日都御史知道怀宁三命案已反复多次,皇帝为此案已下过几道谕旨了,怎敢怠慢,连忙奏明嘉庆皇帝。嘉庆见这件案子,江苏复审,又将因奸致死改为烘板中毒,原先还有什么吃毒蘑菇丧生。总之,一会是自然死亡,一会是谋害被杀,一会又是自然死亡。屡屡翻控,反反复复,着实可疑。嘉庆想了又想,想起安徽巡抚初彭龄,提起朱笔在都察院的报告上批道:"着初彭龄务即详细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