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朝十大奇案
3746200000049

第49章 七涧桥凶杀案(13)

那位管家哪里肯依,直直地跪着不肯起来,军丁牵了三匹马来,管家接过缰绳说:"三位上差的马匹已经备好了,还望赏脸。"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要搀扶李阳谷上马。李阳谷心中暗想,看来私访是不行了,倒不如去道台衙门会会这位知府,遂拱手谢道:"承蒙道台大人错爱,管家盛情,李某只好遵命了。"

正月十五,明月初升,李阳谷从驿馆出发,轿子刚刚停下,杜光远带着五六位气度不凡的人迎了上来,说了一番敬慕的话,簇拥着阳谷入席。酒过三巡,交更以后,座中几位老先生都有疲倦之意,杜光远及时撤席,大家执手道别。回到驿馆,已近二更。庭院里突然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隔窗望去,只见一盏红灯引路,两名管家模样的人,携扶着一位老态龙钟的长者,向自己的房间走来。灯光映照下,李阳谷认出这位老人正是方才在枇杷山陪自己饮酒的那位忠厚的长者,忙迎出门去以晚生礼节见礼。

李阳谷对老人的突然造访有点愕然,老先生却十分直率,单刀直入地说:"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老朽深夜来访,是代知府大人拜托一件大事。"李阳谷立即意识到他是为合州命案而来,但仍不动声色地问:"阳谷本是一介儒生,能替知府大人办什么事?"老先生淡淡一笑说:"李大老爷实在过谦了,您奉总督钧令,微服查访合州命案,四川省已经人尽皆知,难道独瞒老汉一人不成?"李阳谷刚要解释,老先生却伸手制止住他接着说:"其实呢,合州命案说麻烦也并不麻烦。鞠海父子被杀,凶手连夜脱逃,合州知州为搪塞上面,将一名无辜女子当做元凶下狱。道台、按察使失于详查,造成冤狱,前因后果,不过如此而已!"李阳谷怎么也想不到这位老先生竟会如此直率,只用三言两语就勾画出了一个冤案的轮廓,一时倒不知如何答对了。

老先生却根本不等阳谷说话又接着说:"大老爷奉命核查此案,照理应该如实禀报,这样一可增总督清正之声,二可长大老爷精干之名,三可昭民女沉冤之恨,您说是不是?"李阳谷见老先生分析得有条有理,不觉点头称是。老先生却微微冷笑一声说:"然而此案联系着州、府、按察使三级官吏,并与藩台、巡抚也有些瓜葛,一案反复,关系着四川省几十个顶戴花翎,又岂是轻易翻得了的?大老爷纵能查清隐情,又怎能在旬日之间拿获元凶?没有真凶伏案,总督大人又如何能拗得过四川省三级官吏?到那时大老爷岂不骑虎难下,落个进退维谷的结局?"

老先生说到这里才把话打住,目不转睛地盯着李阳谷,似乎是敦促他仔细想一想。停了一刻,见阳谷没有回答,老先生才把话锋一转说:"道台大人已深知对此案监察不力,曾数次反躬自省,然而如此巨案,上面惊动了总督、巡抚,下面牵进了藩臬二司,纵使道台大人出面平反,又能于事何补?道台大人反复权衡,认为还是恳请大老爷高抬贵手息事宁人为好,只要大老爷能出面维持原议,四川省满天风云顿时烟消雾散,维护了四川省全省官吏,也就维护了总督大人,今后大老爷在川中行走,也多了几位知心朋友。道台大人并愿敬奉三千两银子,以壮大老爷行囊,大老爷意下如何?"李阳谷突然放声大笑,用一双手捂住耳朵说:"老先生今晚喝酒并不过量,怎么说出如此混沌的话来了?合州命案李某虽有耳闻,但并不知详情,此次偶尔来渝,又被道台大人误解。李某在总督面前,不过是个小卒而已,怎能受得大人如此重任?先生方才一番昏话,李某只当没有听见,也不想再听下文,时候不早,李某明天还要赶路回成都,不敢奉陪了!"说罢端起茶杯,愤然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