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朝十大奇案
3746200000050

第50章 七涧桥凶杀案(14)

老先生绝想不到会碰了这么一个硬钉子,他后悔刚才把话说得过于暴露,嗫嚅地还要解释,李阳谷却不待他再开口说:"老先生放心,阳谷早已脱身官场,对于四川官场之事也懒于染指,您方才说过的话我绝不对外张扬就是!"老先生这才站起来,拱了拱手,呼喊管家进来搀扶。李阳谷也不谦送,不冷不热地说了声:"路上慢走!"

第二天李阳谷故意晚起了一会儿,起床后大声吩咐随从:"准备行装,乘上午的船回成都。"临出驿馆前,还特地写了两封书信,一封给知府杜光远,一封给重庆府的名流,委托驿馆差役转送,并千叮咛、万嘱咐说:"李某就要乘船回成都了,两封书信一定要送到,过几个月我还要来重庆拜会府台大人的。"然后又请驿馆派了两个人,帮助把行李送上船,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重庆。

船儿逆着江流向成都进发了。李阳谷一反来时的隐秘,久久地站在船头,背着手眺望两岸山景。直到船离重庆二十余里了,他才回到舱中,匆匆地剃去了大胡子,换上一件普通农民穿的布衫。对两位随从说:"再走一会儿找个平缓的地方我下船,你们二人仍旧留在船上,直回成都,禀报总督大人,就说我去合州七涧桥了。少则十天,多则一个月向总督禀报私访结果。"两位随从恍然大悟,这才明白李阳谷为什么要那样张张扬扬地离开重庆。

从水路登岸,李阳谷一路奔忙,悄悄地潜进了七涧桥。这个村子总共只有四十几户人家,但在合州郊区已经算是大庄户了。李阳谷扮作一位收买山货的行商,走门串户洽谈生意。山庄的农民,平日有些山货不知向何处去卖,见来了肯买东西的"老客",自然十分欢迎。李阳谷买东西很少挑剔,给的价码又高,只一天工夫就与农民混熟了,一面看货讨价,一面闲拉乱扯,没费多大劲就从乡亲们嘴里摸出了对错判向氏的极端不满。

他与亲自到过鞠海父子被杀现场的人交谈,弄清了现场的状态;与向氏的邻居闲谈,知道了陈老伦派孙媒婆来七涧桥的经过,又与村中的老人聊天,了解到向氏一生贞洁无瑕的节操。后来他又进入合州城,在茶馆、饭铺四处留意查访,知道刑房书吏陈老伦一贯阴险毒辣,多次栽赃诬陷好人。后找到了孙媒婆,套出了陈老伦请她做媒的经过。又结识了州狱的小牢头,知道在向氏被下狱之前,陈老伦曾三次进入监狱,审讯死囚犯金六,不久后这个死囚犯就成了向氏的"奸夫"。把这些情况归纳后,李阳谷对整个案子的来龙去脉已经了如指掌了。但是凶手是谁,却一点线索也找不出来。李阳谷心中有点焦躁,想到总督在省城翘首而望,再看看出来的日子也不短了,他决定暂回成都,把向氏的冤情辩清,然后重下合州集中精力缉访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