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全书
37995000000028

第28章 离娄章句上(3)

现实生活中,地区与地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商家与商家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现象。比如说人才“跳槽”,往往是由于原单位的领导人失去了人才的信赖而发生,这等于是这个单位的领导人主动把自己的人才驱赶到另外的单位去;又比如说商家竞争,如果哪一个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品、抬高物价、服务态度又恶劣的话,等于是把顾客驱赶到别的商家去,无意之中帮了自己竞争对手的忙。

尽管道理简单,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不知不觉地做了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蠢事还没有意识到罢了。由此看来,倒是有必要反省反省,看看我们自己是否做了那“为渊驱鱼”的水獭或是“为丛驱雀”的鹞鹰。当然是没有最好了。

[原文]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①;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②,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③,哀哉!”

[注释]

①暴:害。有言:有善言。

②非:毁。有为:有所作为。

③由:遵循,行走。

[译文]

孟子说:“一个自暴的人,不能跟他谈正经话;一个自弃的人,不能跟他有所作为。一个人言谈诋毁礼义叫做‘自暴’;自身不能依据仁德、遵循义理来行事叫做‘自弃’。仁是人们最安适的住宅;义是人们最正确的道路。一个人空着最安适的住宅不去居住,丢下最正确的道路不去行走,真是可悲呀!”

[延伸阅读]

孟子认为,仁、义都是天生所具有的本性,不按照这些准则行事就是自暴自弃。

有一次,孔子受鲁哀公之邀,到王宫谈论仁义道德。

孔子说:“现在的人可以分为四类:庸人,士人,君子,贤人。”

鲁哀公问孔子说:“请问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做庸人呢?”

孔子说:“所谓的庸人是说:嘴里不能说出好话,心里不知道忧虑,不知道选择贤人善士帮助自己排忧解难,行动不知道该做什么,任由七情六欲支配着自己,这样的人就可以叫做庸人了。”

鲁哀公说:“很好,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做士人呢?”

孔子回答说:“所谓士人是指:他虽然不能全部知道做事的方法,但是还能够有所遵循;虽然不能把事情做得十全十美,但是肯定有所处置。所以他不追求知识的渊博,而追求知识的正确;不追求语言的冗杂,而追求所说的话正确;不追求行为的杂多,面追求所做的正确。这样,他所掌握的知识,所说出的话,所做的事,就像生命和肌肤一样不可更改。因此富贵不能增加他,贫困也不能减损他,这就是士人。”

鲁哀公又问:“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君子呢?”

孔子回答说:“说话忠诚守信,但是内心不以为这是什么了不起的品德;做事讲究仁义,但是并不以此为傲;思虑明通,但是言辞上并不争强好胜。所以他舒舒缓缓的不怕别人可以赶得上,这就是君子。”

鲁哀公说:“夫子说得对极了!您能告诉我怎样便可以是贤人吗?”

孔子回答说:“所谓贤人是说:他做事合乎规矩,但又不违反他的本性;言论足以作天下的表率,但又不会因此而损伤到他自身。富有天下却并不蓄积财物,财物施舍给他人,但并不担心自己受贫,这样的人就可以叫做贤人了。”

十一

[原文]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①,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注释]

①迩(ěr):近。

[译文]

孟子说:“道在近旁却到远处去寻求,事属容易却往难处去下手。只要人人亲爱自己的父母,各自敬重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治理好了。”

[延伸阅读]

在孟子看来,不管是舍近求远还是舍易求难都没有必要,都是糊涂的表现。反之,只要人人都从自己身边做起,爱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会太平了。

孟子这几句话说得实在是平易朴实,其中却蕴含着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一方面是“孝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另一方面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归纳起来,就是“亲亲而仁民”,再进一步说,就是《大学》所展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了。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从自我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也正是我们所应提倡的精神。比如说遵守交通规则,比如说爱清洁讲卫生,比如说为“希望工程”做贡献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不是都应该从我们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的吗?

由此我认为,孟子这几句看似简单的话万万不能忽视,这番话对我们有很深的指导意义。

十二

[原文]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①,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②,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注释]

①获于上:朱熹《集注》云:“得其上之信任也。”

②思诚:赵注云:“思行其诚。”

[译文]

孟子说:“身为臣子不能得到君主的信任,就无法治理好百姓。得到君主的信任有方法:不能取信于朋友就不能得到君主的信任;取信于朋友有它的方法:不孝顺父母就不能取信于朋友;孝顺父母有它的方法:自身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使自身真诚有它的方法:不懂得善恶就不能使自身真诚。因此,诚心善性是上天的准则,追求诚心善性是为人的准则。不为至诚所感动的人未曾有过,而不诚则从未有过能感动人的。”

[延伸阅读]

“诚”是儒学的核心观念和基本内涵之一。以这里与《中庸》相同的文字来看,由“明善”到“诚身”,由“诚身”到“悦亲”,由“悦亲”到“信于友”,由“信于友”到“获于上”,直到“民不可得而治也”的反面,那就应该是“民可得而治矣”。实际上也就是《大学》所谓“修、齐、治、平”的序列。可见,在儒家的学说里,真诚的确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一个人如果没有真诚,一切都是空谈。

因此,孟子最后说:“至诚而不动者,来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就是孟子所说的道理了吧。

十三

[原文]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①,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②。’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

[注释]

①北海之滨:指黄河从古碣石入海的地方,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离伯夷所在的孤竹国(河北卢龙县南十二里)不远,是当年伯夷避纣的地方。

②西伯:即后来的周文王,商纣的时候,为西方诸侯之长,故称西伯;周朝建立后,被追谥为“文王”。孟子称他为“文王”,是后世人的身份;伯夷、太公称他为“西伯”,是同时代人的身份。

[译文]

孟子说:“伯夷躲避暴君殷纣王的统治,隐居在北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感奋地说:‘我何不归到那里去呢!听说西伯善于奉养老人。’姜太公躲避暴君殷纣王的统治,隐居在东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感奋地说:‘我何不归到那里去啊!我听说西伯善于奉养老人。’伯夷和太公两位老人,是天下最德高望重的长者,而他们都归依到西伯那里去,这就等于是天下的父老归向西伯(即文王)了。天下的父老都归向西伯,他们的儿子一辈不归向西伯又归向谁呢?当今的诸侯中如有效法周文王愿意施行仁政的,不出七年,就一定能统一天下了。”

[延伸阅读]

此章是说,养老尊贤是治国的要务,周文王做到了这一点,天下有声望、才能的人都纷纷去归附他,最后终于拥有了天下。那么,如何才能让天下父老投奔自己呢?无外乎以子女之心相待。

在这里,我们来谈一下父母、子女间的亲情和责任。

一次外出时,孔子的学生樊迟为孔子驾车,一路上孔子告诉樊迟说:“刚才孟孙问我什么是父母对待儿女和儿女对待父母的正确原则,我对他说,其原则是:父母不要违背自己对于儿女所应尽的责任,儿女不要违背自己对于父母所应尽的责任。”

樊迟说:“您所说的父母对于儿女和儿女对于父母所应尽的责任究竟是什么呢?”

孔子说:“简单地说这就是:父母在其有生之年,应像理性所要求的那样去做一位完全合格的父亲和一位完全合格的母亲。这样,对于儿女来说,当这两位完全合格的父亲和母亲去世之后,儿女也应像理性所要求的那样为父母举行葬礼,并应像理性所要求的那样去缅怀纪念他们。”

孔子的话实在是深刻,实乃“孝”的典范。

十四

[原文]

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①,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②!’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③,连诸侯者次之④,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⑤。”

[注释]

①求:孔子的弟子冉求,字子有,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孔门政事科的高材生。季氏:指当时执掌鲁国大权的季孙氏。宰:大夫的家臣。

②孔子曰:这段话出于《论语·先进》篇。

③上刑:重刑。

④连诸侯:朱熹《集注》云:“连结诸侯,如苏秦、张仪之类。”

⑤辟草莱、任土地:朱熹《集注》云:“辟,开垦也。任土地,谓分土授民,使任耕稼之责,如李悝尽地力,商鞅开阡陌之类也。”草莱:未开垦的荒地。

[译文]

孟子说:“冉求做了鲁国公卿季孙氏的家臣,没有能改变季氏的德行,征收的粟米却比过去倍增。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了,弟子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声讨他的过错!’由此看来,凡是去帮助不行仁政的君主搜刮财富的人,都是被孔子所唾弃的;何况那些为霸主去强力争战的人呢?争地而战,往往杀人满野;争城而战,往往杀人满城,这就是为了土地来吃人肉,这种人罪大恶极,死有余辜。所以,好战能征的人应受最重的刑罚,唆使诸侯拉帮结伙打仗的人受次一等的刑罚,迫使百姓开荒、扰乱田制税收的人受再次一等的刑罚。”

[延伸阅读]

孟子对于当时各诸侯国依仗武力称雄,感到非常愤慨,因为他们并不是为正义、大道而争斗。基于这一点,他主张对好战者处以最重的刑罚,其他两种处罚对象都是由这一点延伸出来的。孟子此处主要指责统治者进行全面战争、草菅人命的行为,这种行为与他一贯主张的“保民而王”的观点是格格不入的。

生活中,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的人不在少数。但是这些人不仅遭到世人唾弃,自己又何尝快乐呢?人生在世,只要觉得自己有理,只要自己活得有尊严,不卑不亢,则虽居小小斗室,其安全也,又有谁能比呢?

有一则寓言,内容是这样的:

有一天,凤凰过寿,百鸟都去朝拜,独独蝙蝠不去。

凤凰见蝙蝠如此无大无小,责骂道:“你的地位在我之下,为何这样傲慢无礼?”

蝙蝠回答:“我有脚,属于走兽,不是飞禽,为何要为你庆贺,为何要向你朝拜?”

过了不久,麒麟过寿,蝙蝠还是不去。麒麟也责备它太孤傲。蝙蝠说:“我有翅膀,属于飞禽,你过生日,我为何要向你拜贺呢?”

又过了不久,龙王欢度千岁大寿,不但水族同类纷纷前往庆贺,就连各种飞禽走兽也各显其能,在海边大摆宴席。蝙蝠还是视若无睹。

龙王对它大发脾气,蝙蝠说:“你住在水中,我住在山洞,我又不能下水,如何向你朝拜?”

蝙蝠这样做不是傲慢,也不是偏执,而是它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独特的性格。它不肯趋炎附势,只求能过安定的生活,所以凤凰也好,麒麟也好,甚至龙王也好,又怎能奈何它呢?

所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顺治皇帝感叹“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他们对于解脱自在的人生,是多么向往啊!不住在五欲六尘里,自可随缘放旷,安然自在!

十五

[原文]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①。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②。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③?”

[注释]

①眸(móu)子:瞳子,泛指眼睛。

②眊(mào):眼睛昏花。

③廋(sōu):隐藏,藏匿。

[译文]

孟子说:“观察人的方法,没有比观察人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人们内心的丑恶。心胸正直,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昏花。听他的谈吐,观察他的眼神,这个人内心的好坏又怎么可以隐藏得了呢?”

[延伸阅读]

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与其察言观色,不如观察他的眼睛更直接一些。

尽管现代美容术已经可以改变人的眼眶、眼角、眼梢、眼皮甚至眼睫毛,然而,仍有一点是它无能为力的,那就是眼神。眼神是无法加以化妆或修饰的,不论你是如何高明的一位超级美容大师。

观察眼神,洞若观火。别听他说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你要看着他的眼睛,才能读懂他所言的真正内涵。

十六

[原文]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①。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注释]

①俭者不夺人:赵注云:“为廉俭者不夺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