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全书
37995000000029

第29章 离娄章句上(4)

[译文]

孟子说:“真正谦恭的人不会欺侮他人,真正俭朴的人不会掠夺他人。那些欺侮、掠夺他人的国君,生怕他人不顺从,又怎么能做得到谦恭俭朴呢?这两种美德难道可以靠声音笑貌强装出来吗?”

[延伸阅读]

谦恭俭朴必须表现在实事上,表面上装出笑脸,实际上却欺侮、强取,不能算真正的谦恭俭朴。

情绪既是你做出的选择,又是一种习惯,它是你经历挫折的一种后天性反应。你以自己所不欣赏的方式,消极地对待与你的愿望不相一致的现实,事实上,每当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你便有些精神错乱。因此,每当你失去理智时,你便暂时处于精神错乱状态,而这是圆满做事的大忌。

三国时期,关云长失守荆州,败走麦城被杀,此事激怒刘备,遂起兵攻打东吴,众臣之谏皆不听,实在是因小失大。正如赵云所说:“****是曹操,非孙权也。宜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中原……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诸葛亮也上表谏止说:“臣亮等切以吴贼逞奸诡之计,致荆州有覆亡之祸;陨将星于牛斗,折天柱于楚地,此情哀痛,诚不可忘。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窃谓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做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可是刘备看完后,把表掷于地上,说:“朕意已决,无得再谏。”执意起大军东征,最终导致兵败。

从上面的事例中可看出,要想做到方圆做人,圆满做事,在关键时刻是不可以让怒火左右情感的,不然你会为此付出代价。那么怎样消除愤怒情绪呢?

我们每个人都避免不了有情绪,情绪是人生的一大误区,也是一种心理病毒,它同其他病一样,可能使你一蹶不振。也许你会说:“是的,我也明知自己不该发怒,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如果你是一个欲成大事者,要学会圆通做事,你就应该注意了,能不能消除愤怒情绪与你的情绪控制能力有关。

其实,并非人人都会不时地表露自己的情绪,情绪失控这一习惯行为可能连你自己也不喜欢,更不用说他人感觉如何了。因此,你大可不必对它留恋不舍,它不能帮助你解决任何问题。任何一个精神愉快、有所作为的人都不会让它跟随自己。

十七

[原文]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①?”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②。”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注释]

①淳于髡:战国时齐国人,先后在齐威王、宣王朝做过官。他是齐国著名的辩士。《史记·滑稽列传》载有他的事迹。

②权:本指秤锤,衡量轻重。引申为衡量轻重而变通处理,即变通之意。

[译文]

淳于髡说:“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制规定的吗?”

孟子说:“是礼制的规定。”

淳于髡又问:“嫂嫂淹入水中,要伸手去救援她吗?”

孟子说:“嫂嫂淹入水中不伸手救援,这是豺狼之心。男女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制的规定;嫂嫂淹入水中伸手去救援,这是变通的办法。”

淳于髡说:“现今天下的人就像淹入水深火热之中,先生却不去救援,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天下的人淹入水深火热之中,得用道去救援,嫂嫂淹入水中,要用手去救援,难道您要我用手救援天下的人吗?”

[延伸阅读]

男女授受不亲是中国古代礼制中一条微妙的牵涉性心理问题的规定。由于有这一条规定,“嫂溺”的时候是否“援之以手”就成了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了。

想来心理学博士倒正好可以用“男女授受不亲”的规定,作为一份性心理分析的典型材料了。

我们既不是博士,也不是教授,当然也没有办法来进行这方面的分析,只好从淳于髡先生与孟子的精彩对白方面来欣赏了。孟子虽是亚圣,但这淳于髡先生也非常了得,人虽矮小,其貌不扬,但太史公在《史记》里称他“滑稽多群,数使诸侯,未尝屈辱”,是当时齐国准外交部长级的人物,幽默诙谐的国际名士。他问孟子的问题,出语不凡,神出鬼没而又直钉本质,稍有反应不过来,不弄得你尴尬无措,“顾左右而言他”才怪。

但亚圣毕竟是圣人级的高手,群才无碍。只需略施机锋转语,以“权”释“礼”,便出人意料又合于情理地回答了对手的诘难,令人不得不服。

十八

[原文]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①。‘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②。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注释]

①夷:赵注云:“伤也。”

②责善:以善相责备。

[译文]

公孙丑问:“君子不亲自教育儿子,为什么呢?”

孟子说:“因为情理上行不通。教育必定要用正道,用正道没有成效,执教的人就会发怒,发怒反而伤了双方的感情。儿子心里非议:‘老头用正道教育我,可自己却不按正道来做。’这就伤了父子的感情。父子间伤了感情,关系就恶化了。古时候人们交换儿子来进行教育,父子之间避免互相责备对方。父子之间互相拿责备对方,彼此就会产生隔膜,没有比隔膜更不好的了。”

[延伸阅读]

古人之所以不主张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是为了避免教育中产生的副作用。

教育的本质是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容人之量,保持自己的高远志向,因此必须要抑制急躁的脾气、暴躁的性格。做事戒急躁,人一急躁则必然心浮,心浮就无法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中去仔细研究和探讨事物发展的规律。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而父亲教导儿子,则免不了因为没有成效而责备儿子,到时候道理教不好,反而使父子感情疏离,得不偿失!

唐朝人皇甫嵩,字持正,是出了名的脾气急躁的人。有一天,他命儿子抄诗,儿子抄错了一个字,他就边骂边喊边叫人拿棍子来要打儿子。棍还没送来,他就急不可待地狠咬儿子的胳膊,以至咬出了血。如此急躁的人,怎能宽容别人?这样教育后代,能教育得好才怪呢!后来他也意识到这样急躁,气性过大,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便开始学习忍耐。

此处且不说教育问题,单说“继之以怒”的危害。

《郁离子》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晋郑之间的地方,有一个性情十分暴躁的人。他射靶子,射不中靶心,就把靶子的中心捣碎;下围棋败了就把棋子咬碎。人们劝告他说:“这不是靶心和棋子的过错,你为什么不认真地想一想,问题到底在哪里呢?”他听不进去,最后因脾气急躁得病而亡。

气浮心盛的例子还不止这一个。不少人办事都想一蹴而就,但是做什么事都是有一定规律、步骤的,欲速则不达。

战国时期魏国人西门豹,性情非常急躁,他常常扎一条柔软的皮带来告诫自己。魏文侯时,他做了邺县令。他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要克服暴躁的脾气,要忍躁求稳求安求静,才在邺县做出了成绩。

忍躁不乱行事,于人于事有从容的风度,东汉时的刘宽就是这样的人。汉桓帝时,他由一个小小的内史迁升为东海太守,后来又升为大尉。他性情柔和,能宽容他人。一次,他的夫人想试试他的忍性,便在他正赶着要上朝的时候,让丫环端着肉汤给他,并故意把肉汤打翻,弄脏了刘宽的衣服。丫环赶紧收拾盘子,刘宽表情一点不变,还慢慢地问:“烫伤了你的手没有?”他的性格气度就是这样。其实汤已经洒在了身上,时间也确实很紧,即便是把失手洒汤的人骂一顿,打一顿,时间也不会夺回来,急又有什么用处呢?倒不如像刘宽那样,以自己的容人雅量,从容对事,再换件朝服,更为现实有用。

十九

[原文]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曾子养曾晳①,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晳死,曾元养曾子②,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注释]

①曾晳(xī):名点,曾参(即曾子)的父亲。父子同是孔子的学生。

②曾元:曾参的儿子。

[译文]

孟子说:“侍奉,以谁最为重要呢?以侍奉父母最为重要;守护,以什么最为重要呢?以守护自身的节操最为重要。不丧失自身的节操又能侍奉自己父母的人,我听说过;丧失自身的节操又能侍奉自己父母的人,我未曾听说过。哪个长者不应该侍奉呢?可侍奉父母却是最根本的。哪种品德不应该守护呢?而守护自身的节操是守护的根本。”

“曾子奉养他父亲曾晳,每餐必定有酒和肉,用完餐请示父亲,余下的酒肉给谁吃;父亲要是问还有没有剩余,一定回答说‘有’。曾晳死后,曾元奉养父亲曾子,每餐饭也是有酒肉,但用完膳却不请示父亲,余下的酒菜给谁吃,碰到父亲问还有没有剩余,曾元就说‘没有了’,为的是好将剩余的酒菜下餐再次奉呈。这叫做奉养父母的口腹和身体,像曾子那样才可称为奉养父母的意愿亲情,侍奉父母像曾子那样,就好了。”

[延伸阅读]

儒家所讲的孝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守护自身,不使双亲因自己的不善而受辱、受累;一是奉养双亲,使他们身心愉快。

孟子认为,守护自身的关键是不丧失节操,奉养双亲的关键是愉悦父母的意愿。像曾元那样,只是在衣食方面奉养,算不上是孝顺;只有像曾子那样,才说得上是奉养意愿。当然,曾子的作为并不是到了极点,所以孟子也只是说能做到这样算是合格了。

二十

[原文]

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①,政不足与间也②;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注释]

①适(zhé):同“谪”,指责、批评。

②间(jiàn):非议。

[译文]

孟子说:“人事不值得过分指责,政事不值得过分非议,只有君子才能纠正君主内心的错误。君主心存仁爱,没有人不心存仁爱的;君主行事合理,没有人行事不合理的;君主作风正派,没有人作风敢不正派的。只要君主做到端正,整个国家自然就安定了。”

[延伸阅读]

天下的治乱,与统治者本身的德行有很大的关系。统治者只有以身作则,才能端正风气,教化民众。因此,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要使君主本身行为合乎准则。

南宫适是孔子一个德行很好的学生。一天,他请教孔子一个问题,提到后羿。古代传说,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被后羿用箭射下了九个,只剩下现在的一个太阳。后羿会法术,有些丹药,吃了能长生不死。奔月的嫦娥,原是他的妻子,因为偷吃了他的丹药,就飞到月宫去了。这是中国古代的神话。南宫适说:“后羿凭他射箭技术和武勇,为有穷国君,想称王而最后不得好死,被他的臣子寒浞杀掉了。”南宫适又讲到寒浞的儿子,他力气大得能“荡舟”,即可以把在江海里航行的船,一手抓起来在陆地上拖着走。后来也不得好死,为少康所诛。南宫适举这两个例子,说明想靠自己的武力去征服别人,是没有好结果的。

另一方面他举出禹王、后稷的例子。后稷是唐尧的农师,对于我国农业的建立,他的功劳最大;他也是周朝的祖先。南宫适说禹和后稷,没有羿、寒浞儿子那么大的雄心和本事,自己规规矩矩去种田,是很平凡老实的人,最后都得到了天下。禹是自己得天下,后稷是他的子孙得了天下。南宫适举出两种人:一种人不择手段,即使一时成功,似乎了不起,但最终还是要倒下来;另一种人则是踏踏实实地做他分内的工作,反倒有好的结局。这两种人到底哪一种对?

孔子当时没有答复南宫适的问题,等南宫适走出去后,孔子就告诉其他同学,南宫适这个人思想这样正确纯正,真是了不起的君子,这才是最高的品德。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重视德行,有好的操行,就是一个可以称道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于我们而言,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要学会以德服人。

二十一

[原文]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①,有求全之毁。”

[注释]

①不虞:意想之外。

[译文]

孟子说:“有意想不到的赞誉,也有过分苛求的诋毁。”

[延伸阅读]

生活中,处处有有意料不到的赞誉,也有过分苛求的诋毁。所以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因为毁誉本身不一定是客观准确的,有时甚至还是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何必因他人对自己赞誉或诋毁而扰乱自己的内心呢?

不过,说是这么说,能够完全无动于衷,超脱于毁誉之外,真正“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人毕竟是很少的。一般人总是听到别人的赞誉就高兴,听到别人的诋毁就生气。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至少不要太在意,这样也才能遵从自己的内心,享受快乐的生活。

二十二

[原文]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①。”

[注释]

①无责:没有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