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原文]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①:“礼与食孰重?”
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
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
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②,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注释]
①任:周初诸侯国名,故地在今山东济宁县境内。屋庐子:名连,孟子的学生。
②紾(zhěn):扭转。
[译文]
有个任国人问屋庐子说:“礼仪与饮食哪个更重要?”
屋庐子说:“礼仪重要。”
这个任人说:“娶妻与礼仪哪个重要?”
屋庐子说:“礼仪重要。”
这个任人说:“要是按照礼节去找食物,就得饿死;不按照礼节去找食物,就能得到食物,是否一定要按照礼节行事呢?要按礼迎亲就娶不到妻子,不按礼迎亲就能娶到妻子,是否一定得按礼迎亲呢?”
屋庐子不能回答,第二天到邹国去把这事告诉了孟子。
孟子听了说:“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困难呢?不度量根基而只去比较末端,寸把厚的木板搁在高处,可以使之高过尖顶高楼。我们说金子比羽毛更重,难道是说一个小金带钩的重量比一大车羽毛还要重么?拿关系重大的饮食问题与礼仪的无足轻重的细枝末节去相比,岂止是饮食的问题重要吗?选取娶妻的重要性与礼仪的轻微处相比较,岂止是娶妻重要?你去回答他说:‘扭伤兄长的胳膊抢夺他的食物,就可得到吃的;不扭伤没吃的,那你会去扭伤他的胳膊吗?翻越东边邻居的墙头去搂抱他家的姑娘,就可以得到妻子;不搂抱,就得不到妻子,那你会去搂抱她吗?’”
[延伸阅读]
以诡辩对诡辩,以极端对极端。这是孟子在这里所采用的论辩方法。
任国人采取诡辩的方式,把食与色的问题推到极端的地步来和礼的细节相比较,提出哪个重要的问题,企图迫使孟子的学生屋庐子回答食、色比礼更重要。屋庐子肯定不会这样回答,由于他落入了对方的圈套而不能够跳出来,所以就只好语塞而求助于老师了。
孟子一听便识破了对方的诡辩手段,并且生动而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接着从金属与羽毛的比重问题过渡到分析任国人诡辩的症结所在。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的方法问题。孟子的意思很明确,比较应该让比较的双方在同一水平线上,同一基准上,而不应该把一个对象推到极端来和另一个对象的细节相比较。这样比较出来的结果,当然是错误而荒谬的了。因此,孟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教给学生以诡辩对诡辩的说法,从而战胜论辩的另一方。
在这里孟子对礼进行了维护和捍卫,然而对我们来说,更有启发意义的却是他作为一个智者的思维方式与论辩艺术。
二
[原文]
曹交问曰①:“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之任②,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注释]
①曹交:春秋时曹国君王的后代。
②乌获:古时候著名的大力士。
[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有这样的话吗?”
孟子说:“是的。”
曹交说:“我听说周文王身高十尺,成汤王身高九尺,如今我曹交身高九尺四寸多,每天只是吃饭罢了,要怎样才能成为尧舜呢?”
孟子说:“这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去做就行了。这里有个人,自以为力不能提一只小鸡,那就是没有力气的人了;如今他说力气举得起三千斤,那就是有力气的人了。那么,要是能举得起乌获所举的重量,这也就是乌获了。人所最怕的难道是在不能胜任吗?只是怕不去做啊。缓慢地走在长者之后叫做悌,飞快地走在长者之前叫做不悌。缓慢地走,难道人们不能做吗?是不去做啊。尧舜之道,也只是孝悌而已。你穿尧的衣服,说尧的话,做尧做的事,就是尧了;你穿桀的衣服,说桀的话,做桀做的事,就是桀了。”
曹交说:“我能进见邹君,可以借到一所客馆,愿意留下来在您门下学习。”
孟子说:“圣人之道就像大路一样,难道是很难了解的吗?就怕人们不去寻求啊,你回去自己寻求吧,能当老师的人多着呢。”
[延伸阅读]
人人都可能成为尧舜。这自然是源于“性善论”而鼓励人人向善,个个都可有所作为的观点了。
其核心问题还是一个:“不为”与“不能”。也就是《梁惠王上》里面所说的“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的问题。只不过从与梁惠王讨论的政治问题过渡到与一般人讨论个人修养问题罢了。所以,不管是君王从政治国还是个人立身处世都有一个“不为”与“不能”的问题摆在面前。认识到这一点后,就能够树立起我们每个人立志向善的信念,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归根到底,还是反对人自惭形秽,妄自菲薄,保持既自尊又自责。同时,这也正是“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意义吧。
三
[原文]
公孙丑问曰:“高子曰①:《小弁》小人之诗也②。”
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怨。”
曰:“固哉③,高史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④,则已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位而道之,无他,戚之也⑤。《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臾之为诗也。”
曰:“《凯风》何以不怨⑥?”
曰:“《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⑦。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注释]
①高子:孟子下文称其为“高叟”,可见其年长于孟子,显然与本书《公孙丑下》篇中孟子的弟子高子不是一人。
②《小弁(pán)》:《诗·小雅》中的诗篇名,旧说是讥刺周幽王的诗歌,或说是周宣王名巨尹吉甫之子因遭后母之谗而作。从下文孟子说“亲之过大者”来看,他们是取后说。赵注云:“怨亲之过,故谓之小人。”
③固:犹言呆板,赵注云:“陋也。”
④关弓:朱熹《集注》云:“‘关’与‘弯’同。”
⑤戚:赵庄云:“亲也。”
⑥《凯风》:《诗·邶风》中的诗篇,朱熹《集注》云:“卫有七子之母,不能安其室,七子作此以自责也。”
⑦不可矶:朱熹《集注》云:“言微激之而遽怒也。”
[译文]
公孙丑问道:“高子说,《小弁》是小人所作的诗篇。”
孟子说:“为什么这样说呢?”
公孙丑说,“因为这首诗怨恨。”
孟子说:“真呆板啊,高老先生如此解《诗》。有个人,越国人拉弓去射他,就谈笑着讲述这事,这没有别的原因,因为关系疏远;他的兄长拉弓去射他,就哭泣着讲述这事,这没有别的原因,因为关系亲密。《小弁》的怨恨,是亲近亲人。亲近亲人是仁。真呆板啊!高老先生如此理解《诗》。”
公孙丑说:“《凯风》为什么不怨恨呢?”
孟子说:“《凯风》是由于亲人的过错小,《小弁》是由于亲人的过错大。父母亲的过错大却不怨,是愈加疏远他们;父母亲的过错小却怨恨,是不应该的激怒。愈加疏远他们是不孝,不应该的激怒也是不孝。孔子说:‘舜该是最孝了吧,五十岁还慕恋父母。’”
[延伸阅读]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是自古以来很有价值的忠告。现实生活中却不都是如此,那些父亲还能劳动,还可以给他们带来某些利益的人,就会把父母当做“宝”;而一旦父母卧病在床,需要侍奉,就会把父母当成“包袱”、“累赘”而嫌弃他们。这是有违孝道的行为。
一位年轻的寡母含辛茹苦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大学毕业后,老大分配到地委,老二成了县立中学的教师。但从此母子成了陌路人。大儿子生了儿子,老母亲去看望,已是地委秘书科科长的儿子嫌丢人,不认她,还对同事说:“是来上访的,烦死人了!”几年后,大儿子回家乡当上了副县长,老母亲因穷困潦倒求救于副县长儿子,谁知大儿子像打发乞丐似的给了她20元钱。老人四处流浪,一年后,终于饿死街头,副县长不得不前去料理后事。面对记者,他不承认死者是自己的母亲,相反还操着官腔说:“这是本县的一位孤寡老人,我是代表政府来处理后事的。”
像这位副县长这样的不孝之子,不仅应该免去官职,更应该绳之以法。如果做子女的都像他那样,我们的社会文明在哪里?进步在哪里?
慈是做父母的义务,而孝是做儿女的义务。唐朝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以纯朴的笔调,写出了出行在外的游子思念慈母的心情,写出了亲子之爱,反映了人伦的准则。小草尚知报答春天的恩泽,何况为人子呢?
四
[原文]
宋牼将之楚①,孟子遇于石丘②,曰:“先生将何之③?”
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④。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注释]
①宋牼(keng):宋国人,名径(亦作“钘”),当时的著名学者。
②石丘:地名,今地未详。
③先生:赵注云:“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按,孟子与宋牼均曾在齐稷下学宫讲过学,原就相识,宋牼又年长于孟子,故孟子呼之为先生。
④号:赵注释为“所称名号”,译为提法、说法。
[译文]
宋牼要去楚国,孟子在石丘遇见他,说:“先生要到什么地方去?”
宋径说:“我听说秦楚交战,我要去进见楚王劝说他罢兵,如果楚王说不服,我要去进见秦王劝说他罢兵,两个君王中我将会遇上听从的。”
孟子说:“我不想询问进说的详细内容,但希望聆知它的大要,你将怎样进说呢?”
宋牼说:“我将陈说交战是不利的。”
孟子说:“先生的志向是宏大的,先生的说法却不可以。先生用利来劝说秦、楚的君王,秦、楚的君王因为喜欢利而停止了三军的行动,这样,三军官兵会由于乐于罢兵而喜欢利。做臣属的怀着利来侍奉自己的国君,做儿子的怀着利来侍奉自己的父亲,做弟弟的怀着利来侍奉自己的兄长,这样,君臣、父子、兄弟之间完全去除了仁义,怀着利来相互对待,如此而不灭亡的还从未有过。先生用仁义来劝说秦、楚的君王,秦、楚的君王因为喜欢仁义而停止了三军的行动,这样,三军的官兵会由于乐于罢兵而喜欢仁义。做臣属的怀着仁义来侍奉自己的国君,做儿子的怀着仁义来侍奉自己的父亲,做弟弟的怀着仁义来侍奉自己的兄长,这样,君臣、父子、兄弟之间都去除了利,怀着仁义来相互对待,如此而不称王天下的还从未有过。何必说利呢?”
[延伸阅读]
孟子认为,作为君子来说,更要注意到动机的纯正性。在孟子看来,和平当然是很重要的,所以,他也非常支持宋牼维护和平的行为。但是,和平的前提是仁义,而不是利害关系。如果用利害关系去换得一时的和平,早晚也会失去和平,不仅失去和平,还会失去国家,失去天下。可见,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抱着一种求真的态度。我们之所以追求代表真实的人和事物,因为它代表着最崇高的美德——仁爱。以仁义为前提赢得和平,则会保持长久的稳定与发展,不仅不会失去和平,而且还会使天下人心归服,安定统一。
五
[原文]
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①,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处于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屋庐子喜曰:“连得间矣②。”
问曰:“夫子之任见季子,之齐不见储子,为其为相与?”
曰:“非也。《书》曰:‘享多仪③,仪不及物曰不享④,惟不役志于享⑤。’为其不成享也。”
屋庐子悦。或问之,屋庐子曰:“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