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全书
37995000000051

第51章 告子章句下(4)

从方法上说,大禹治水顺应水性,重在疏导;白圭治水却高筑堤防,重在堵塞。从效果上说,大禹最终将水导入四海,而白圭却把水堵塞后流向邻国。导入四海造福人民而于人无害,流向邻国则是损人利己,是仁者厌恶的行为。白圭、大禹,孰胜孰劣,一目了然。

十二

[原文]

孟子曰:“君子不亮①,恶乎执?”

[注释]

①亮:同“谅”,意为诚实守信。

[译文]

孟子说:“君子不诚信,怎么能够有操守呢?”

[延伸阅读]

如果缺乏诚实守信的专一作风,做任何事情都随随便便,自然不能够有操守。所以,儒者把诚信作为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两千多年前,孟子讲过这样的话:“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今天谁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坚守做人的道德底线,尤其是诚信这条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人们常说“做事先做人”。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否则,就算你认为自己已经具备很多优秀的、能够成功的素质,你也未必会得到他人的尊敬,更不会得到成功企业的重视。在一个先进的企业里,员工最需要具备的素质不是优越的智力,而是诚信。诚信比才干更重要。

十三

[原文]

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

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

曰:“否。”

“有知虑乎?”

曰:“否。”

“多闻识乎?”

曰:“否。”

“然则奚喜而不寐?”

曰:“其为人也好善。”

“好善足乎?”

曰:“好善优于天下①,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②;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③,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拒人于千里之外④。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馅面庚之人至矣。与谗馅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

[注释]

①优于天下:赵注云:“以此治天下,可以优之虞舜。”朱熹《集注》云:“优,有余裕也。言虽洽天下,尚有余力也。”

②轻:朱熹《集注》云:“易也,言不以千里为难也。”

③訑訑(yí):赵注云:“自足其智不嗜善言之貌。”

④距:同“拒”。

[译文]

鲁国打算让乐正子治理国政,孟子说:“我听说这件事,高兴得睡不着。”

公孙丑说:“乐正子很有能力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说:“他有智谋远见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说:“他见多识广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说:“那么为什么高兴得睡不着呢:”

孟子说:“他为人喜欢听取善言。”

公孙丑说:“喜欢听取善言就足够了吗?”

孟子说:“喜欢听取善言足以治理天下,何况鲁国呢?果真喜欢听取善言,四海之内都将不远千里赶来把善告诉他;果真不喜欢听取善言,那他就会说:‘哦,哦!我早已知晓了!’哦哦的声音、脸色把人们拒斥在千里之外。士人止步在千里之外,谄媚阿谀的人就来了。与谄媚阿谀的人相处,国家要想治理,能做到吗?”

[延伸阅读]

孟子并不是认为没有能力就能治理好国家。由于当时的洽国者大多有能力而缺乏好善的作风,鲁国起用乐正子,说明统治者有向善的意向,关键不在于乐正子一个人得到重用,而是这个举动将会引起的反应,许多既有能力、又有德行的士人将会因此而前来,所以孟子要为此感到高兴。

十四

[原文]

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①”

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②,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注释]

①除子:赵注认为即本书《公孙丑下》篇中的孟子弟子陈臻。

②礼貌:此指礼仪、态度,非今通常所言之礼貌。

[译文]

陈子说:“古时候的君子怎样才出仕呢?”

孟子说:“就职有三种情况,离去有三种情况。迎请时恭敬有礼,有所进言就准备照他所说的去实行,便就职;如果礼仪、态度不差,所说的却不实行,便离去。其次,虽然没有接纳他的进言,迎请时恭敬有礼,便就职;如果礼仪、态度差了,便离去。最下的,早上没有吃,晚上没有吃,饿得不能走出屋门,国君知道了说:‘我作为君长不能实行他的主张,又不能听从他的进言,使他在我的国土上挨饿,我觉得羞耻。’于是给予周济。这也可以接受,不过是免于死亡罢了。”

[延伸阅读]

孟子认为,君子在三种情况下可以出仕任职,但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以基础一旦不存在必须离去为前提。这就是君子的节操与界限所在。

孔子说:“君子从时。”我们的时间每时每刻都在“滴答滴答”地向前走,我们周围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所处的社会的形势每天也都不同,世界上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所以我们不要有一劳永逸的想法,也不能固守某一理论,自认为是永世不变的真理。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人,终将被社会所抛弃。

万事万物始终都处在新陈代谢、替换更新之中。我们的知识、思想也应该处于不断地更新之中,今天应该比昨天进步,明天应该比今天进步,每一天都有进步,每一天都有成长,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就像机器,长期使用却从不更新,就会变得老化,失去原来的效率。

我们要不断地更新自己。我们的生理每天都在进行新陈代谢,我们的知识,我们的社会经验,我们的智慧也应该每天得到更新。一天不洗脸,一个星期不洗澡,我们会觉得不舒服,但我们更重要的头脑中的更新,却容易被我们忽略。

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在我国宋代,有个叫做瑞严的和尚,他每天都要自己问自己:“你头脑清醒吗?”然后自己回答说“清醒”,这样才算安心。他这样的自我警醒、细细追问自己的灵魂,得到了朱熹和张岱的肯定。

我们不应该拒绝变化,相反,我们应该欢迎变化的到来,排除我们思想中已经过时的旧观点、旧习惯,时时为新思想的产生创造条件。

十五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①,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②,孙叔敖举于海③,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④,所以动心忍性⑤,曾益其所不能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⑦,征于色⑧、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⑨,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

①傅说:商王武丁的大臣。相传他原是在傅岩从事版筑的工匠。版筑,即筑墙。古时以两版相夹,实土其中,用许夯筑而成。

②举于士:此处之“士”指士师,即狱官。管冲原辅佐公子纠,齐桓公杀死子纠后,管仲被拘押,经鲍叔牙的推荐,才彼桓公释放任用。故孟子说他“举于士”。

③孙叔敖:春秋楚国人,敖是他的名,孙叔是字。他在楚庄王时任令尹(即国相),辅佐庄王称霸。赵注云:“孙叔敖隐处耕于侮滨,楚庄王举之以为令尹。”

④行拂乱其所为:赵注云:“所行不从,拂戾而乱之。”

⑤忍性:赵注云:“坚忍其性。”

⑥曾益:同“增益”。

⑦衡于虑:未熹《集注》云,“横,不顺也。”赵注云:“衡塞其虑于胸臆之中,而后作为奇计异策、愤激之说也。”

⑧征于色:赵注云:“征验见于颜色,若屈原憔悴,渔父见而怪之。”

⑨法家拂士:朱熹《集注》云,“法家,法度之世臣也;拂士,辅粥之贤士也。”

[译文]

孟子说:“舜兴起于农田之中,傅说举用于夯土筑墙之中,胶鬲举用于贩卖鱼盐之中,管仲举用于狱中,孙叔敖举用于海滨,百里奚举用于集市。因此,上天将把重任降临给这些人,必定先磨砺他们的心志,劳累他们的筋骨,饥饿他们的肌体,空乏他们的身子,一有行动就阻挠扰乱他们的行为,以此来触动他们的内心、坚韧他们的性格,增加他们所不具备的能力。人们常常有了过错才去改正,内心困穷、思虑阻塞才有所奋发,显现于形貌、流露于谈吐才能领悟。内没有严明的世臣、诤谏的士人,外没有抗衡的国家、外在的忧患,国家常常会灭亡,由此可知,在忧患中生存而在安乐中死亡。”

[延伸阅读]

此章是孟子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人经常引以为座右铭,勉励自己在逆境中奋起。艰苦的环境,是锻炼有志者的好时机,历史上许多着各人物大都有过一段在艰难中奋斗的经历,并从中磨炼了意志、吸取了教训,奠定了尔后成功的基础。因此,这是一段值得反复涵咏体会的经典名言。

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生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永不言败,屡仆屡起。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常听到许多成功人士说:“我失败过。”这是英雄式的宣言,是对过去失败的肯定。可惜,我们当中许多人说“我失败过”时偏偏难以启齿,为什么呢?他们总是逃避失败、害怕失败,做一件事之前往往瞻前顾后、举步不前。为了避免失败,他们想了一个万全之计:不做事!不做事,自然谈不上失败,但也谈不上成功。世间许多人就是在这条既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的道路上走完了平庸的一生。

何谓失败?说得通俗一点,失败就是:一个策划的方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付诸实施;一个预期的目的,因为时间的耽搁而没有达到;一种分解的试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生了错误,使之无法进行下去;一项紧张的比赛,被对手战胜。这几个例子,都可以称为失败。

失败使人沮丧,使人丧失勇气,严重者一蹶不振,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积极方面,失败会催人奋起,会激起人更大的决心和能耐,从而实现更加辉煌的成就。

当我们动手去做一件事情,认为自己永远不会失误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至少在某个方面一定会有失败之处,毕竟,失败是进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致力于研究成功课题的人士指出,失败实际上只不过是暂时的挫折。暂时性的挫折是一种幸福,因为它会使我们振作起来,调整我们的努力方向,使我们向着不同,但更美好的方向前进。

暂时性的失败,在致力于成功的人士的意识中,都不会成为永久的失败,只要你把它当做是一种教训。事实上,在每一次失败中,都存在着一个持久性的教训,这种教训是无法通过失败以外的其他方式获得的。只有把暂时性的失败当做永久性的失败来加以接受时,失败才会成为一种破坏性的力量。

失败者常常感叹命运的不济,现实也确实如此。竞争机制的引入,优胜劣汰,必然要求更好的心理素质。现实中常有这样的事,一个人颇具实力,却不能在竞争中取胜,甚至一败涂地。究其原因,就是对竞争的心理准备不足,进一步而言,就是害怕失败,缺乏信心。

我们深信,失败是大自然来考验那些成功者的,使他们能够获得充分的准备,以便进行他们的工作。失败,能焚烧成功者心中的垃圾,使他们经受得住严峻的挑战。

生命年轮在不断地旋转着。如果它今天带给我们的是悲哀,明天它将为我们带来喜悦。

十六

[原文]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译文]

孟子说:“教育也有多种方法,我不屑于去教诲,这也是在教诲啊!”

[延伸阅读]

孟子的意思是说,不屑去教诲,如果其人能因此感悟,迎头赶上,不也起到了教诲的作用吗?如果其人至此仍不感悟,即使讲得再多也不起作用。

其实,孔子正是采取这种“不屑之教”的高手。除了《论语·阳货》所记载他对孺悲的态度是典型的“不屑之教”外,他教育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说没有什么好责备的,其实正是最严厉的责备。所以,也是一种“不屑之教”。

“不屑之教”的奥妙在于,我之所以不屑于教诲他,是让他羞愧而奋发向上。因此,不屑于教诲只是不从正面讲道理而已,是从反面激发他的自尊心。想来宰予是羞愧而奋发向上了的,后来还做了齐国的临淄大夫。看来,儒家先贤教学很是注意教育心理学原理的运用,虽然他们当时并不一定概括出了这些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