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38594300000079

第79章 适时求变,守旧则意味着死亡

“原文”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译文”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孟子本来是非常强调个人修养问题的,认为君子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但在这里却又提出言不必信,行不必果的命题。可能让人会怀疑。其实孟子指出是一个大信与小信的问题,人在不同环境下,要能审视不同的条件,只要符合道义的就是可取的,孟子这里他们指出就是一个变化的思想,只要是符合道义的,一切都可以变。在管理中也是同样,只要是符合企业利益,一切都可以变。而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不变就意味着被淘汰,意味着死亡。

1946年,日本卡西欧公司成立,当时公司只是一个仅有一台机床的小作坊。而现在,它已是拥有资金近千亿日元,营业额达1800亿日元的世界著名的大企业。卡西欧公司成功的秘诀在于对产品的不断创新。

卡西欧公司刚成立不久,就拿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中继式国产小型计算机。近50年来,卡西欧公司坚持在一定时期推出一些主力商品。几年后,人为地促使它陈旧淘汰,同时又生产出一些新产品来取代之,并且明确提出这样的目标:下一个王牌产品的功能要比现在的提高20%,价格则要便宜20%。20世纪70年代中期,卡西欧公司致力于开发以学生、小职员、家庭主妇为主要消费对象的人手一只的小型廉价品。20世纪70年代末,卡西欧公司又推出“迷你式”LC--78型微型计算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卡西欧仍然不断地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如像信用卡片大小的太阳能计算器、电子手册的数据库电脑等。

卡西欧公司在开发新产品时,十分注重产品的多功能复合化,使用户更方便。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生产了具有计算数字、计时、读秒、闹钟等4种功能的复合式计算器;在20世纪70年代,又成功开发多功能计算机和函数计算机;进入20世纪80年代,品种更是五花八门,有超薄型计算机、数据电子表,可以伴唱的电子乐器、附有自动打印装置的计算器,高灵敏的太阳能计算器等等。这些源源不断问世的新产品,使卡西欧公司连续获得前进的动力和发展的活力。公司的发展目标也由“计算器的综合制造”发展到“情报机器的综合制造”,再发展到“电子机器的综合制造”。

为了从组织上保证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卡西欧公司设立了研究开发总部。该部拥有800多名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5%,专门从事新产品的研制和技术的开发工作,科研经费占销售总额的4%左右。研究开发总部分成许多个小组,各小组密切注视市场的动态,设计出适合各种需求的新产品,并及时地投入生产、投放市场。

此外,卡西欧公司还建立了“卡西欧振兴科学财团”,专门资助有突出成就的科研人员。

从卡西欧公司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想保持长盛不衰,就必须随时进行自我更新,用科学技术来改造原来的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否则,因循守旧、骄傲自满、故步自封,无论企业过去的历史多么辉煌,最终也会被时代发展的大潮所淘汰。

美国的胜家公司曾经是一个国际性的大企业。它生产的“胜家”缝纫机曾经在全球畅销。1940年,世界每3台缝纫机中,就有2台是这家公司的。可是,到了1986年,胜家公司不得不放弃了缝纫机的生产。

“胜家”为什么退出缝纫机生产领域呢?原来,胜家公司没有能够投入人力、财力,开发新产品。一直到1985年,胜家公司生产的仍旧是19世纪设计的缝纫机。而其他的缝纫机生产厂家却研制出了新产品,如日本研制的缝纫机在操作失误时会报出声音提醒改正;英国则推出了“音乐缝纫机”;瑞典生产了“电脑缝纫机”。世界市场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技术更新浪潮,但胜家公司却永远保持原来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求技术创新,因此被淘汰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