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降伏其心(下册)
39679000000058

第58章 如何学佛(2)

学佛以后,考验会更多,各种有形无形的考验都会来到我们面前。尤其是无形的考验,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当初释迦牟尼佛发心修道,想超越三界时,魔宫都在震动!为什么当你发心脱离三界时,魔宫会震动呢?因为三界以内都是魔的地盘,都是魔王在控制,我们都是魔子魔民!现在我们在座的突然想成佛,想做佛子佛民,魔王就要少一个魔子魔民了,所以它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拦我们,诱惑我们。如果你的信心不坚定,就被魔拉下来了。所以皈依、学佛以后,考验会更大。

有时候偶尔让你获得一点小小的利益,你会觉得:哎呀,皈依学佛以后,确实运气转好了!实际上这不是好事,是魔鬼用物质来诱惑你,捆绑你,让你享受物质,让你堕落,不让你修行,不让你超三界的!所以学佛的人如果没有大气魄,很难迈出这一步。

皈了依,并不意味着你们就已经在学佛了。有的人虽然不信佛,也没有皈依,但也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学佛。千万不要以为烧香、拜佛、诵经、打坐、吃斋就叫学佛,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大到上战场冲锋陷阵,小到在家里洗衣、做饭,都是修行。

学佛就是要有责任心。从小的方面讲,首先你要对家庭负责;从中的方面讲,你要对单位负责;从大的方面讲,你要对国家负责。如果这三个层次的责任心你建立不起来,就意味着你根本不可能学佛,你也学不好佛。别看你天天打坐、念佛,那都是装模做样,装神弄鬼!

小的方面,就家庭而言,家庭不安宁,不和睦,你哪有心情学佛?回到家里,跟丈夫打架,跟婆婆吵架,跟公公生气,你的心怎么平静得下来呢?中的方面,你到外面工作,跟领导关系不好,跟同事关系不好,经济收入没有保障,你怎么可能学佛呢?大的方面,你不维护国家的利益,国家不太平,动荡不安,也会影响你的修行。就像那些战乱的国家,他们的宗教圣地、宗教人士,很多都被无辜地炸毁、炸死,他们的人民怎么修行呢?

如果我们在这三个层次上,不能很好地尽职尽责,不仅他人不能从我们身上受益,就连我们自己也无法受益。学佛是从里面往外拿。如果从外面往里拿、往里装,就不名为学佛!

为什么“六度万行”要把布施摆在第一位呢?为什么让你布施,不让你索取呢?你布施得越多,你心理的空间就越大,也意味着你的承受力越大。

就像我刚才举的例子,你们来了,本来我不想见你们,但是为了修行进步,为了成长成熟,我把心态一转,高高兴兴地来见你们了,不是带着抱怨的心态来见你们。这样一来,我的心量就打开了一点点。是你们大家帮我打开了一点点。

如果今天我不来见你们,表面上看我是赢了,实质上我的心量又缩小了一点点,就我的修行而言,又退了一步。但是今天我带着欢喜心来见你们,我的心态就上了一个台阶,今天我又进步了。

……

我们寺庙有些和尚做事很慢,你分配给他的工作,他好几天都没有做完。看到他们时,我就会问自己:别人托我做的事,我是不是也好几天不做,没有放在心上?当我看到别人有贪心时,我不会去指责,而是看自己是否也有贪心。

我们修行人哪,必须这样做才会进步,否则根本无法进步。现在学佛的人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总想求快。你就是种一棵树,也要两年开花,三年结果,不会当年种,当年就开花、结果。

过去的祖师大德,哪一个不是几十年如一日地修行,最后才成就的?可是我们现在学佛的人,今天学这个法,明天学那个法,后天拜那个师父,拜了十几个师父,结果修行一点进步也没有!最后还说师父修行不高,师父的法不究竟,自己不具备环境条件……如果总在外面找原因,自己的内在的境界永远都无法提升。

我们人只能去适应环境,环境永远不会来适应我们。譬如你来到东华寺,适应不了东华寺的规矩,适应不了东华寺的饮食,你就被淘汰了。东华寺的饮食、规矩不会为某个人而改变。

你冬天去北方,就要穿棉袄。北方的气温不会因为南方人去了,就突然变成零上三十几度。只有人去适应环境,环境永远不会去适应人。你不适应环境,就会被环境所淘汰。环境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它也是促进我们修行的一个因素。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佛祖多慈悲啊,如果他真的能让我们立地成佛,他早就把我们拉到“佛”的位置上去了!吹一口佛气,吹一口仙气,我们不就成佛了吗?为什么还要我们这么辛苦地修行呢?我们累劫累世的习气毛病,只有通过慢慢修炼才能改变。

修行的理论,你可以马上认识到,马上纠正。但是生生世世的习气毛病,不是瞬间可以改变的。就像你过去学佛的理念是颠倒的,今天听了万行的开示,明白了学佛要具备什么样的心态,应该怎么学佛,但你还是做不到。因为你满身的习气毛病还没有修掉。

我们之所以活得累,不能解脱,就是因为习气太重。什么习气呢?不外乎一个贪心!当我们对一样东西贪不到时,就产生了抱怨心。抱怨心继续膨胀,就产生了嗔恨心。如果一个人在贪心上能有所收敛,他就是半个神仙了,也就活得轻松一些了。

如果我们的欲望真的能满足,不妨大胆地去满足它一次,问题是欲望根本就没有止境!你今天满足了它,明天它会有更高的需求;今天有了一百万,明天还想一千万;今天做成了一件事,明天又想第二件、第三件……

既然贪心永远都满足不了,不如干脆不给它机会!因为一个学佛的人,修的就是生生世世的习气。我们的六根对六尘产生六识,我们的心态是根本,眼、耳、鼻、舌、身只是工具而已。虽然外面有财、色、名、利来诱惑我们的身心,但是如果我们能把握住根本,就不会被境转。

凡夫都是来自欲界天的众生,骨子里的欲望根深蒂固。有些学佛人对自己的习气毛病很痛恨。其实没有必要那么痛恨。如果没有欲望,我们也成不了佛。成佛,只不过是把狭隘的欲望升华、扩大。

如果我们没有自私自利的心,也成就不了佛菩萨那么广大博爱的心。因为自私自利的心就是一粒微小的种子,通过这颗小小的种子,不断地把它扩大、升华……它就成了佛菩萨的慈悲心!

实际上我们身心里面,每一个习气毛病的根,都是成佛的根,只不过凡夫的习气毛病是向外求,而学佛是向内找。无论朝哪个方向,它都是一种力量。你没有这个力量,干什么都不行。

譬如你的嗔恨心有100斤的力量,你一旦把这个力量转过来,你的慈悲心也会有100斤的力量。如果你只有10斤的力量,转变过来也只有10斤。为什么说放下屠刀的人能立地成佛呢?因为他有杀生的勇气和力量,这种力量一旦转变过来,他就会有学佛的勇气和力量。

这个力量是累世积累,带到今世来受用的!我们常讲到“根器”这个词,实际上根器也是慢慢修来的。我们在座的之所以现在能学佛,说明我们前世就有这个根器。学佛的种子早已经储存在阿赖耶识里了,我们的灵魂里原本就有这个记忆。如果没有这个记忆,这一世是很难学佛的。

无论你采用哪种方法来学佛,目的都是为了对治你的身心,让你的身心达到平衡。无论你是通过念佛、打坐,还是持咒、观想、拜经、拜佛,都是因为你的身心不安,才需要这些方法、手段,也就是所谓的法门。如果你的身心很安宁,所有的方法、手段、法门都不需要。所以一个成就的人,就是一个无事的人;一个修行人,就是一个多事的人。

一个学佛的人,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咔嚓”一下转变过来!如果你第一步没有把思想观念转变过来,你说慢慢修,你这一辈子就没有指望了!譬如过去你很好杀生,现在你明白了不杀生的道理,马上就不杀生了。这说明你的观念在明白道理的瞬间就转变了,你的行为紧跟着也转变了。如果你说慢慢改,那就要等到来世、来世、再来世!

人要放纵自己很容易,不知不觉地就放纵了,堕落了。而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改掉自己的习气毛病则非常困难!佛教的戒律为什么能改变我们的习气毛病呢?因为它能端正我们的身心,改变我们做人的理念,所以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就像我们在大街上行走,就要按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这样才不容易出问题。如果你不走人行横道,去走车道,就容易出问题。

问:三宝是什么?皈依以后,跟以前会有什么不同呢?

师:“三宝”指的是佛、法、僧。三宝当中,僧宝最为重要。没有僧宝,佛法就无法延续到现在。僧宝身上既体现了佛,又具备了法,所以僧宝一人就包含了三宝。恭敬僧宝,就如同恭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皈依之前所造的业障全部由佛菩萨来承担,皈依以后再造的新业就由你们自己承担了!所以皈依以后,要时刻看住自己的身口意,不要再造新业!

问:什么叫“缘”?

师:纠缠不清就是缘!你们看“缘”字是怎么写的?都是丝缠在里面,转啊,绕啊。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缘。

好了,今天就讲这么多,讲多了,大家消化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