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108

第108章 公主来安国

彭子晨招募厢军一事,也因为这半路出的程咬金而耽搁,而对外军事贸易也因为这突变而暂停了商议。彭子晨本人对常智光感激不是言语所能表达,两年多时间将自己从一个捕快提到了县尉,而后又升到了六品官。他不善表达,只是说常智光去哪他就去哪,任官几品他无所谓。反正他本不是本地人,而且惠兰也得和常智光一起搬迁。

不管怎么说,此消息带给安国是一片死气沉沉,由于对未知的恐惧和担忧,导致场主无心管理,工人无心开工,学堂无心教授,即使是农民也在谈论是否囤积粮食。常智光在的时候,囤积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无论年景如何,衙门会根据市价的变化来稳定。丰年收粮,贫年卖粮,所以百姓囤积只有损失而没有收益。

再看朝中上下,现在都看着安国这块。这事要说也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安国的表现直接开始影响到了京城。首先酒类、纺织类产品,由于安国场主推脱定单,价格上扬。珍稀药材,貂皮等奢侈品由于安国商业协会暂停对女真贸易,价格攀升。预计猪、鸡、羊等生畜由于安国养殖场的停止供给,将来会有大的变化。

由于恶性循环,零散储户出现恐慌性提现,虽然苏千调集大量资金到安国压制此事,但毕竟泡沫严重,各地储户都有提现的迹象,再加周边经济一体,安国钱庄紧急知会户部,钱庄随时都可以因为兑现不出现金而倒闭,需要朝廷紧急借贷资金。做为几乎是北面地界垄断钱庄,他的可能倒闭,户部在派人调查后深感恐惧。立刻上表请公主准许民间借贷,朱玉看了以后决定亲自传唤了苏千。

“要借贷三百万贯?”朱玉倒吸口冷气问:“这算是什么道理?”苏千明白朱玉的疑惑回答:“回公主,借者随时可提储金,多付点手续费而已。但是贷者期限未到,钱庄无现币。这三百万贯只是第一期,而后还望朝廷能在两月之内借贷安国钱庄五百万贯。如此钱庄才能渡过危机。”

朱玉听了苏千这话感觉甚是可笑:“你自己做不好生意,凭什么要求朝廷帮你的忙?”“苏千身为安国钱庄负责人,定然赔上全部身家外加性命,但安国钱庄危难消息一出,各地储户定然开始疯狂套现,以安国目前资金储备,总有千万贯之储蓄血本无归。”“有这么严重?”

户部侍郎回道:“确实如此,现在消息还未传开,只是保定京城等地,钱庄银钱倒还能勉强兑现,一旦消息蔓延北部真定府,人人要求套现,钱庄无钱供给,定然引发骚乱。”朱玉锁了眉头:“这事怎么开始的?”户部加苏千皆面面相觑,而后齐齐看公主。朱玉惊讶问:“为何如此看本宫?”苏千硬了皮头说:“就因为公主想调任常智光常大人。”

“笑话!一个知县的调任,还能导致全国慌乱。”朱玉有点狰狞道:“常智光不想走可以说,没必要来要挟本宫。”户部尚书忙道:“非是常大人之错,常大人已经使用各种手段安抚百姓。但……微臣这么说吧。安国乃是富县,其存储资金之高,虽然不能比及京城,但也相差无几。一听说常大人可能调任,场主们生怕后来知县盘剥,纷纷停产卖出场子,此为一。场子停工,导致大量涌进安国的劳力无钱谋生,提取存储现款。而场主的原料、贩卖都是由安国钱庄异地完成。他们的停产,导致原料供给贩卖方提现。而如此大规模的提现,百姓得知后也加剧恐惧,外加常大人即将离任,百姓们为安心,普遍认识还是将钱银放在家中合适。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安国钱庄的总店在四天之内,有九成储户提现。安国钱庄无力供给,从保定、京城附近等地调集银钱。消息一出,谣言四起,从而导致了如今大动荡。公主就看京城,提现之人从街头排到街尾,足足五里之长。”

朱玉不说话。“还由于常大人的即将离任,场主停产卖厂,安国新城建设已经瘫痪,外地投资客欲哭无泪。总的一句话,安国现在都在处理手头的东西,他们认为只有换成了现钱才安心。还有因为这思想,一些奸商还囤积物资。公主看,原本有三家养鸡场供应京城,而今两家停工,一家半开工。由于其他州县鸡还是零散养殖,成本甚高,所以现在京城鸡价番了一倍。还有瓦场,早先因为瓦场的大量供给,挤破或者吞并了京城附近的瓦窑,而今场主抽现金而出,拍卖场地,瓦之贵,比同绸缎。”“由于场主们自私自利,安国停工后,大量无业百姓涌向四方……”

够了!”朱玉喝止几人再说。她真不知道,市场垄断能造成这么大的危害。原本还觉不错,由于安国商业、工业的发展,让东京物价受益非浅,没想后果却是如此严重。她不知道,常智光是知道的,比如现代中石油石化破产,导致原油价格上升,又会导致汽车行业低迷,又导致零部件厂家的倒闭,导致无业工人增加,平均劳动报酬的降低……这就是破产企业,要是如安国钱庄这样的国有银行破产,最少在现代是不敢想的事,那将是金融大地震,经济水平绝对倒退十年以上。

朱玉阴着脸问:“谁和你们说常智光要调任的?”一干人都没说话,扯淡嘛。地球人都知道谁要去安国上任,人家光明报都披露了,而且还是采访的吏部尚书,你现在倒反问这白痴问题。“传出话去,常智光最少还得在安国再任十年知县,喜欢当,让他一辈子当知县得了。”“公主英明!”

朱玉让大家滚蛋后,肚子里憋了一股气,着实堵的慌。她原本就认为调任常智光这个小知县,根本就没什么事。但没想到市场反应如此激烈。她却不知道,常智光现在如同是商业的风向标。除了刚才说的,商人们还担心是朝廷开始重拳抑商。

九公公一边递上茶。朱玉就问:“你说这常智光是不是太离谱,他想留就留,本宫还动不了他?”“回公主的话,此事和常大人确实没有关系。据咱家所知,常智光还有安国钱庄部分的股份,钱庄倒闭,他绝对没有什么好处,还可能赔到倾家荡产。主要是……百姓们猜疑。”“猜疑什么?”

“您想,安国这县被常大人治理得没得说。而今,常大人任期未到,又无过错,公主又说三年不予升迁。没几天突然要常大人调任,百姓们自然各有各的想法。最主要就是说,公主要抑商了。”“胡说,本宫怎么就抑商了。民富则国富。难道换个知县,能抑制安国的发展,甚至说会破坏安国?”

“按咱家说看,还真的会。”九公公一边道:“公主看现在官员,有勤政爱民的,有廉洁奉公的,有贪污横行的,有搜刮民膏的。但却没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公主看常大人敢做能做,民窑合并一起,技术互通,质量比得上官窑,价钱却是官窑的四成。再看养鸡的,常大人把他们叫在一起,从诸鸡中选种,再选经验丰富者管理,集合一起划出区域养殖,长的快不说,人力物力大大节约。公主再看对女真通商,安国钱庄,全民识字,还有光明报等等这都是常大人的手笔。公主您说,除了常大人,谁还能干出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