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202

第202章 衣锦还故乡

“周掌柜真是消息灵通。”常智光笑道:“放心,将来杭州舰队一成立,我定尽力促成对日本威势。而后周掌柜的东南商业协会和安国商业协会联手,白银不就滚滚而来?再者,周掌柜看,在中原挖矿采金死人,官府什么都得管管,但那边……”

常智光没说完,周安大悟,常智光说的其实就是强盗行为,直接用武力逼迫日本人下矿掠夺白银。这可不是什么十利百利,如果真能弄下来,那可是千利、万利。

周安立刻道:“大人放心,周某在东京也有几个熟知,就是和某些大臣门下也有所来往。时机成熟,我们一起发力,定然促成杭州舰队之事。只不过我担心,朝廷几个老人腐朽不堪,一直以中原礼仪之邦自居,对此事必然大加干涉。如大人所知,对西北道用兵,拿回故土,朝廷内仍旧争斗不休,这……”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常智光道:“我同意周掌柜的看法,要朝廷这么做,似乎不太可能。但是如果公主好大喜功,封禅泰山,那四夷皆服的名头,她未必就不想要。关键是日本和大明现在关系太好,俗话说不打笑脸人,要朝廷发兵,确实难。”

“可以安排一场刺杀。”周安道:“理由就是日本恐惧公主的英明,惟恐其将来不利日本。这样一来名分就有了,公主再宽容也不敢不信。有个成语叫兴师问罪,他们刺杀公主,公主派出舰队问罪也有名头。到时候,我们再处理一点小节制造点事端。还有,将来发派罪犯可以不去岭南,直接去日本。慢慢将日本变成中原人主导。”

“周掌柜,这姜还是老的辣。”常智光举杯道:“干杯,庆祝将来白银滚滚。”

“干杯!”

“周掌柜,这杭州舰队方面武将明年武举将选出,有良才的话……周掌柜知道怎么做了。不过,我有一个请求,将来你们的船队到日本的途中,一定要帮我带一块大碑石安放到钓鱼岛上,碑上刻几个大字“钓鱼岛是中国的”不知可否?”

周安虽然不知常智光的用意,但还是豪爽地答应:“没问题,小事一桩,哈哈!”

小住了几日,常智光参观了造船厂、货物中转批发市场、航运码头。常智光就感叹,这安国怎么就清河这条小水沟,要是面临大海,自己用钱就能把鞑靼女真砸趴下。

常智光也提出几个建议,比如设立用工招募地,各地流民可以到此地等候,进行统一的招募;还有人多,卫生状况要抓上,否则很可能产生传染病;设立专门负责批发市场管理的机构等等。

县城比不得州府,州府里可是有专门的军队设置。应天在册的厢军就有五万多人,这比例还是很高的,而今大明厢军虽然也有近百万人,但是应天能占这个比例,肯定是因为这是陪都的原因。

大船厂设立在扬州,常智光没兴趣折返回去,只是说下次回安国路过再说。

而三角中的洪州,则成了木材加工基地。杭、扬两州所需要的木材很大比例都是洪州提供。

这么三角产业发展,使这三个地方人口剧增。再加去年淮河大水,难民多,这三个地方就成了难民们的首选之地。

周安也不死板,做为东南商业协会的行政总裁,也是有分布的,比如怀远就是专门的茶叶种植基地,而庐州则是茶叶加工基地。两边从水路运输直接可以到扬州一个县。而后此县负责纸包后,或运到扬州上船卖到各地,或进入杭州的批发市场交易。

每县要么造纸,要么伐木等等总是有自己一个行当。常智光对周安的安排很是佩服,这换了自己,自己没办法做的更好。自己擅长的是扩,而这边则是固,将三州联合成为一片。当然,他能坐到这个位置上来,自然和普通人不一样。

商人可不是官人。当官途径是考举,能过不能过和运气等很多因素有关系,当商人则是综合实力较量。想比之下,周安如今这地位虽然不高,但过程之艰难不亚于张居正。

由于常智光毕竟是从八品的芝麻官,府尹为防有人说话,不敢出面礼遇。

几天后常智光离开,周安安排了马队送常智光去怀远。按照正常逻辑,这经济好了,大规模的劫匪出现比率就会低,再着常智光这一行人都不是吃素的,不需要周安安排。但周安还是坚持,按他说,而今这官道正在修葺,又是主要的陆地通道,有他派出去的人,路程会比较平坦。

由于是经济一体,各县都会抽调农闲农民对自己县内官道进行修葺。这是学安国的,农民可以增加收入,而后再转换成消费,带动经济。

刚开春,农作物还没下地,官道上确实乱七八糟。还好有周安派来的十几个人,一直在前面协调,常智光这队人也没多耽误时间,在拥挤处,货运的队伍都让常智光这边人先过。

秦良玉出来透气道:“官人,这修路四个月,用路八个月,很不划算呀。”

“这路用的太狠了,而且只是填填补补的黄土小石路。别说是重货过,就算是雨天过客,也弄得坑坑洼洼。”这个问题是全大明的问题,而厢军步军最大一个作用就是修路。常智光很惭愧,不知道水泥是怎么整的,也不知道沥青是怎么弄的,更别说橡胶轮胎。

这边还算好的,秦凤路那边打仗,就为了把物资运上去,动用厢军加劳工就有几十万,光修路就花费了几十万贯,要么说古代非游牧民族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秦良玉:“照我看,这茶叶、大米就算了,如果是鸡鸭或者是水果一类的东西,这路上要耽搁些时间,钱就打水漂了。”

“东南还好,除了陆路还有水路,北方那边才是真麻烦。”常智光笑道:“你也别把我当万能的,对这路,我还真没办法。”

由于产业的建设,导致大批的货车出现,有牲畜的也有人力的,即使有人开路,三天的路程,常智光一行人也是花费了五天才到怀远。常智光想好了,回去打死也要走水路,这走陆路其实就是为了重温一次当年离家的自由感觉。

到了怀远,迎接人马甚巨,鞭炮、锣鼓等全摆了出来,有头有脸的乡绅都来迎接常智光。

这面子可算是摆足了。但也是应该的,不说常智光当官的事,就算是其投资当地十万贯做采茶基地也是应当的,这投资可不能算十万,常智光拿的十万是作为本地投资入股,又有安国那边商人再注资管理,一来一回,那钱就多了。

一种产业带动产业链,价值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而当地官府也知道常智光是位低权重,再者怀远富裕起来也让他们有视金钱为粪土的能耐,所以也是接待相当殷勤。

秦良玉在常智光身边笑道:“这就是衣锦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