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203

第203章 明媒娶良玉1

“错!是惠兰版的浩荡皇恩策略。”常智光伯母只是卧床不起,并不是什么要命的病。常智光是应惠兰要求回来感动的,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爱名之人。朱玉到时候一看,丫的,原来你吃这一套,那就好办,于是常智光以后也好办了。

接下来第一个拜访的人物一定是先生,这要是过先生门而不入,很有可能会被参的。这种非律法,而全民皆重视的道德礼仪是万万不能少的,先生早就在国子监内翘高了脚等常智光,常智光进去把礼数做足,先生还是比较满意。

但先生仍旧教导:“当年给你取字为宏学,就是想你不拘小节,学天下所能学之事。凡事先学而后做,心中才有三分把握。而今你虽然官职卑微,但总是可以算是栋梁之才,万万不可为了身外之物而耽误前程。”

“先生教导的是。”

“有点风月,倒也算是小雅。但我听说你西北期间,流连乐营,却是大大不该。幸好有功而无过,以后切记要多加小心。”

“先生教导的是。”

“还有,忠君爱民,乃是当官的本分。你抗旨不遵,虽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但凡事讲究一个因果。此次没事,不代表下次没事,我赠你韬光养晦四个字,你且好生琢磨。这为官做人,都是一个道理。”

“先生教导的事。”

“恩!”先生很满意常智光态度道:“今天就在这边吃饭吧。”

“是!”

第二天去拜访的是常智光生母杨氏,这就可去可不去,毕竟是改嫁的,在朝中没有注册。

这次带的是秦良玉一起去。虽然有县里事先提醒,但杨氏是真没想到常智光会来。虽然有所准备,但也是手忙脚乱。

幸亏常智光同母异父的十一岁妹妹也能帮忙,搬板凳,烧水泡茶。杨氏除了这个女儿,还有一个八岁大的儿子。杨氏现在丈夫是县里为数不多的郎中,看得出一家人生活虽然说不上富裕,但也算得上小康。不过丈夫这几天送儿子去杭州上学堂了,没在家中。

秦良玉把手镯套在常智光妹妹手上问:“叫什么?”

“王保福。”

常智光恶寒一个,这名字也太烂了。不过身为皇家的明世宗几个女儿的名字也是烂得没边,什么朱玉、朱金、朱银……

常智光问道:“上学了吗?”

杨氏一边说:“女孩子家上什么学?这家我一个人也操持不过来,她在家还能帮上点忙。我不是也不识字,还不是过得好好的。”

“话不是这么说。你看杭州扬州和洪州,还有安国附近那一带,不识字嫁都不好嫁。你说妹妹将来就找个好人家,不识字可不好找好人家。”

秦良玉一边道:“是啊婆婆,现在场子里有事通知就在场门口写上,我记得有这么一个事,说是场主通知大家去拿过节钱,可结果识字的都去拿钱了,不识字的什么都没有。婆婆你看,这哪个当了工长的不认字?上面的人都是发文下来给工长看,一个场子百来个工长,总不能一个个通知吧。”

王保福很懂事道:“爹说好的学堂贵,还有弟弟将来也是要拿状元光宗耀祖的,我却是迟早是要嫁出去的赔钱货。”常智光弟弟是去杭州城里上学的,那学费确实不一般。但先生更是不一般,乃是特骋的告老翰林。

“真懂事。”常智光摸摸王保福的脑袋,从包裹拿出一张白纸,再拿出一个印泥,把王保福的手印按在上面道:“妹妹现在也是有钱人了。”

杨氏疑惑问:“什么钱?”

“我打算把在怀远的采茶股份转到妹妹名下,回头我让人办了契约送到采茶厂大股东那。”常智光道:“每年也就万贯左右的分红。契约是死契,不能再转了。保福乖,要听话,要是你为了弟弟好,这钱可不能让你弟弟花上,还要记得,十八岁之前不要嫁人。”

“这合适吗?”杨氏忙问,她可是知道万贯是什么概念。

“有什么不合适的。”常智光道:“女孩子就得要有几个钱。但你要听我的,这钱就不能让弟弟花上,否则将来就是一个败家子。一边是弟弟,一边是妹妹,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看得出来这弟弟已经有很好的照顾,听说还雇了专人在杭州侍侯起居。而我这妹妹这天气还光着脚在地上走,几件衣服都是旧衣服改小的,我这当哥哥的当然要说句公道话,这事就这么定了。”

秦良玉一边道:“官人,你觉着保福敢不把钱交给家里吗?这钱交到家里,小叔子还能好吗?”

常智光想想也对,对杨氏道:“这么着,这契约我就交给我哥管,你有难处尽管找他。这保福我带在身边。你看怎么样?”

“行!”杨氏一口答应。

常智光叹口气,商量都不商量就答应,就可以知道王保福在这家里的地位。其实这事已经很普遍了。不仅是这时候,就是90年代末的农村,仍旧是这样,一个女孩子早上五六点就要起床煮饭,不起就会被骂懒。而男孩子则是母亲帮忙穿衣服,父亲负责背上学。

记得2000年一个调查,农村男性学历比女性学历要高出两个年级。为什么女性会被歧视?第一个原因是劳动力,第二个原因是“嫁”字。

女性体力本不如男性,再加上小脚一说,基本没有什么劳动能力。而嫁出去的女儿如同泼出去的水,现在养的都是别人的媳妇,而儿子则是养老送终的。

别人的事没办法,毕竟这是观念,但自己的妹妹不能看着让她受委屈,既然留在这不合适,那就带走。安国在大明这重男轻女的风气还是比较轻点,要么说重男轻女是和经济发达与否成正比。

在越穷的地方,一个女孩出嫁的聘金就越高,名曰买老婆,一次性买断。而富裕家庭则是关心女孩将来在婆家过得好不好,会不会受委屈问题,别说聘礼,可能姑爷需要买房的时候还会慷慨解囊。

而古代通奸惩罚更是说明重男轻女,女的要浸猪笼,男的却只有点小麻烦。把错误的责任全加到女人头上,本来就是不公平。即使是朱玉当了皇帝,女性地位也不会提高多少。

这些都是南宋一个叫朱熹的杂毛弄出来的,把女性仅剩的一点地位也被剥光。常智光心想,若是自己穿越到了南宋,一定会在摇篮里就把他捏死。

杨氏本想留饭,但常智光看王保福在家的待遇,心情不是很好,也没给杨氏面子,招呼一声,过些时间回安国会捎上王保福,就离开了。

让常智光真正生气不是王保福家里地位,而是连杨氏身为女人的人,都有很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情节,这才是他无法理解的,什么女人同情女人,根本就是扯淡。

县里又耽搁了几天,常智光看了几处的采茶场。安国出产就是不一样,面积大,管理规范。每亩之间都有隔离,避免虫害传染。还有精品区,专人管理,卖大价钱的。按照协议,此地茶叶粗加工后可以送到扬州再加工,也可以把生茶卖给东南商会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