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206

第206章 召智光进京

“发克!”常智光怒道:“原本指望发一笔横财,没想到这死女人不仅算计女真、算计鞑靼,把我这样老实巴交的人都算计了进去。”

“嘘!”苏老爷和惠兰急忙让常智光禁声。

一旦得出最佳的火药配方,接下来就是密封、铸造等比较边角的问题。普通重炮其实并不难造,结构也很简单,就是用火药推力把炮弹推出去。

常智光不怕朱玉要图纸,他怕她要火药配方和引线配方,这两样流传出去,那才是最最致命的。

安****厂的火药已将近达到了近代黑火药水准。比例、研磨工艺都大有讲究。一旦这些落到别人手里,那大家将回到同一起跑线上。要知道知晓核心机密之后,配置火药非常简单,为保证进步,难道自己要开始研究TNT?

事实证明,古代人的智商不亚现代人。古人输给现代人有几点,现代人拥有一些知识的浓缩。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人家研究了N年,现代人一听说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其次古人受到的道德约束比现代人要强要广,他们在无形中告戒自己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

而常智光在西北战场的表现给了朱玉很多的思考,她发现其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如果不利用鞑靼女真的矛盾好好做文章,而和君子一般碌碌无为的话,她觉着亏了。如她这样的人一旦引用上吃亏、占便宜的观念,道德似乎已经不太重要。

朱玉一方面同意将女真国列为藩国,另外一方面也同意卖重炮给鞑靼国,按照常智光的看法就是两者拆开来看是没有冲突的。

这种事在欧洲很常见,两国争端,都想借助第三国的力量,而第三国就从中渔利。说近一点二战的美国吧,日本侵华,侵略东南亚,美国从政治和经济上是支持日本的。而后因为触动了自己的利益,美国就翻脸了。同样的例子在欧洲很多,但是在中国却是少有,或者说几乎没有。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约束人行为一种道德准绳。远的不说,现代中国就是这么吃大亏,美越战争中国无偿支援越南武器、资金、药品、粮食。但没过多久,越共站稳之后,就发生了持续数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当然,而今这个名称早已经和当年战死的英烈们一起消失,就连当年拼了无数人生命的老山法卡山一线,也被天朝拱手送给越南了。

朱玉也是挣扎了很久,一方面是野心的膨胀,青书留名,一方面是传统道德的约束,臣子们的约束。很多大臣说,无信不可立国,可以两不相帮,如这般万万不可等等。但凭借西北大胜的威望还有光明报等各种政策,大家都知道,大明现在就是她一人说得算,有大臣甚至用刚愎自用的字眼上书。

同时,朱玉也发现常智光眼光的锐利,这一切的起因就是常智光强力支持组建大规模的杭州舰队。

一个女人在宫中,如同是一种变相的软禁,男人可以有三千佳丽,但女人呢?除了公务,还有什么能打发时间的呢?朱玉:“宣常智光!”

“要命的圣旨终于来了。”四月,常智光手拿圣旨悲叹。虽然圣旨上写的字不多,但是常智光很明白这朱玉让自己上京是个什么情况,而今大明对外有两大优势,一是钱、二是火器。

随便收拾了一下,常智光看着一个扁盒子犹豫很久,最后一咬牙把盒子揣进怀里。为防止路上出意外,还带了彭子晨何勇及二十名精干衙役一起上京。什么意外?女真使团可是一直没走,说不定人家来个半路抢劫。

到了京城,到宫门缴旨,禁军进去通报,两刻钟后就有内卫出来:“公主有旨,安国知县常智光到偏殿暂且休息。”常智光被带到偏殿,这本来是妃子的宫殿,虽然早已没有人居住,也有几个宫人正在清洗,总是要找点事让她们干的。朱玉未婚,这宫女无人管理,现在由明穆宗没带走的一个妃子暂管六宫。

常智光到后,宫女们送上瓜果点心退出殿外。前年有个例子,朱玉让新科状元在偏殿休息,结果有宫女勾搭,事后宫女被杖死,而状元还是状元。

而今女性执政,而万历皇帝又年幼,六宫清苦之甚,不过好歹还有机会熬出头,但若等到万历成年,这一代宫女基本上是没指望当什么娘娘了。

“公主驾到!”下午,常智光本想打个盹,没想朱玉反倒来了,除了九公公外,所有人退出。

常智光苦笑一下道:“公主,微臣怎么有种当妃子的感觉。”

朱玉皮笑肉不笑道:“哦?你有这个志向?”

“不知公主召微臣上京有何事?”常智光擦把汗叉开这个话题,这朱玉执政越久,越会笑里藏刀了。

朱玉点点头:“召你来,是有那么几件事。第一件事,你这安国知县也当了好久了,政绩突出,民间赞誉有加。本宫一直在想,这么个能人放在安国是不是大材小用了。明开国两百多年来,没有一个状元上任八九年还是从八品的官职,也该调整调整了。第二件事,礼部尚书带了几个老学究到鞑靼国,谈了这么久,连一点进展都没有,本宫想撤了他。”

常智光不语。

“这升官可是好事,你怎么不说话?”朱玉问。

好个屁,而今在安国那多舒服,有钱赚又不用管事。每天就是溜达,无聊可以帮人设计下衣服鞋子。这一当京官,就不是那么舒服,京城御史成群结队,骂句粗话都可能被参。

常智光正色道:“回公主的话,公主让臣当一辈子安国知县,微臣不敢不从。”

“至于装出这痛苦万分的样子吗?”朱玉道:“本宫知道你当土皇帝当习惯了,俗话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在安国你最大,在京城,四品官都一抓一大把。不过,这谈判……”

“公主,不知道派使节出去,有没有给使节们准备回扣的钱?”

“回扣?”朱玉看九公公。

九公公一边道:“公主,就比如商贩一斤白菜卖给宫里10文,但他想卖这个价格,就得给管事的一斤两文的好处费。”

朱玉点头:“具体说说。”

“比如李处温是权相,而他顶头上司其实是萧奉先,而鞑靼国其实王爷们的权利也很大的。还有鞑靼皇帝拉力克,此人也是昏庸无能,微臣相信只要金钱铺路,应该问题不大。”

朱玉犹豫道:“这有点不合适吧?”

“什么不合适的,比如燕云十六州,一个州卖一百万贯,但俗话说拿人家手短,他还好意思卖一百万?可能五十万就卖了。而且公主先不着急拿回这富裕的州县,而是拿贫穷的,让人家感觉这边油水不多,可以卖。一旦这事开了先例,以后鞑靼打仗打穷了,就会第一个想到还有几个州可以卖呢?”

“可是此事传出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