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205

第205章 逼火药配方

首先找上常智光是苏老爷,这两人加苏千可以说是安国商业协会的龙头。苏老爷一般不问事,常智光也不做具体的事,常智光原本以为苏老爷就是来走访一下,没想到却带来一个应该算是坏消息的消息。

常智平帮周屏去安顿,秦良玉则带了王保福去买些生活品,外带报名学堂。

常智光把苏老爷让进文房。苏老爷客套几句后就进入正题:“大人,太学士陈东可认识?”

陈东?说不上认识。不过不久前在于世昌一事中,自己借他的手用了一下。说熟嘛,朝廷内即使是王锡爵也说不上熟,此人刚正不阿,性格有点象海瑞,比海瑞会识时务一些,但能力比海瑞也相差颇多。常智光点头:“认识,不知苏老突然问起,有什么原因吗?”

苏老爷点头:“刚收到消息,陈东在前日早朝上表,历数了亦官亦商之十大垢病,请公主禁止本地官员参与行商。”

“大臣和公主什么看法?”

“大人是知道的,这京里的官哪个和商人没有说得清道的明的关系。当场就被一干大臣们呵斥,请公主将陈东降罪。但让人奇怪的是,公主却觉两边都有道理,于是就这么被搁置了。”

常智光想想后道:“苏老是怀疑这陈东是公主指使的?而朝廷似乎想搞什么?”

“恩,据消息说。明纸币即将发行。”苏老爷道:“大人也知道,这朝廷发币不是不行。但是朝廷准备了多少实钱呢?”

恩,这是个准备金的问题。朝廷准备金越低,明币就越不值钱。这朱玉要是来个空手套白狼的话,商人的损失可不是一星半点,最麻烦是钱庄的损失。原来你存一贯钱,但现在一贯钱只能买半贯的东西。老百姓自然是不干,而拥有钱财最多的商人资产也会大面积缩水。如果朝廷收一百贯钱,发一百贯钱的纸币,那根本没有区别,如果收一百发两百,那问题就严重了。

常智光给朱玉的进表是发行债券,或者是收一百发行一百二这样比较温和的办法。或者是委托安国钱庄发行纸币,收铜钱,最后用黄金来作为衡量标准。

苏老爷道:“陈东表上最重要一条就是,商人可能主导大明的经济,而发行纸币则控制了这样的事情发生。老朽也不是不同意朝廷发放纸币,但是这实钱多少一点都不知道,确实有点心虚。说不好,安国钱庄就可能倒闭。”

常智光皱眉头,这国家发行钱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多出来的钱是要老百姓消化的,经济增长之下,可以适当增加。

但常智光却不感觉朱玉想适当增加,否则这事她必然要和自己提起,毕竟自己是赞成的。常智光提出以税利为标准,比如去年国库收一百贯,今年收一百二十贯,那就可以相应发行一百三十贯左右的纸币,但你要发行两百,那就通货膨胀了。虽然大明没有这个通货膨胀的概念,但是户部的人不会不知道影响。

国库没多少钱,常智光是知道的。西北打仗,买军火,东南减免税赋,安抚西北、杭州舰队船只、码头、军营建设费用……常智光道:“苏老,公主好象有点急功近利了。”

“恩,老朽也这么认为。”公主要钱,自然是有用,打通丝绸之路,能让她在历史上记下重重一笔,但要打通这条路,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要将这路变成常备路,更不知要花费多少银钱。其次封禅泰山,要说朱玉也勉强有资格,但是根据常智光无聊时候计算,诸方蕃王跟随,铺设道路等等费用,最少不低于两千万贯,这还不算百姓们的损失。

再或者……常智光大惊:“难道公主要联鞑靼对女真,或者是联女真对鞑靼?”对女真,舰队连雏形都没有,对鞑靼更是扯淡,两败俱伤,女真人捡便宜。但只有这个解释最合理,也最能解释为什么朱玉突然有杀鸡取卵的态度。

常智光忙喊:“来人,把惠兰找来。”

惠兰来了一说,常智光知道麻烦大了。努尔哈赤派儿子上表京城,而且以藩王身份接受了朱玉的册封,尊明为父国,并且说将年年入贡朝拜。

苏老爷倒不觉有什么问题,而是道:“大人,你刚才也说了公主急功近利,这偌大的一个女真国成为藩属,等同将女真国纳入大明版图,这是多大功绩。”

“苏老爷有所不知,这女真国……”常智光又不好解释三四十年后大明就是被女真灭了的。

惠兰笑道:“大人,如果光是这事,惠兰定然派人快马知会。只不过还有另外一件事。朝廷派户部尚书为钦差前往鞑靼国临潢府商议购买燕云十六州的新州、武州、应州、莫州之事。”

常智光纳闷问:“什么意思?”

“是杭州舰队,公主大力组建杭州舰队,并且五月公开武举举将。鞑靼使团说愿意和明重修盟约,两国一致对女真。而女真国收到消息则是大为恐惧,一旦明舰队真和鞑靼盟,明人从海路包抄女真人后路,女真人基本就算是败了。所以上书臣服。”

“哦!”常智光放下心来,这朱玉确实有点急功,急着想拿回燕云十六州,不过在各种办法中,选择了一个很商人的办法。

惠兰道:“大人可能有所不知,这西北大胜后,公主特意抽选了几十人进行研究,公主现在很明白,大明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就不叫问题。”

似乎是自己和朱玉说,利用货币贬值办法从鞑靼人那抢劫财富的。恩……朱玉发行纸币也有道理,相信其会把最大的损失计到鞑靼人那边,燕云十六州一拿回来,那可是功比汉武,如果兵不血刃拿回来,那是功盖汉武。

惠兰笑道:“大人,公主又不是昏君,大人又常有进言,大人是不是把公主想得太不堪了。”

“恩,确实是把她想垃圾了,不过怎么不派我去谈判,这我最拿手啊。”

“你还别说,原本还真有这念头。但是上书省说,大人和鞑靼人关系过于亲密,再加上大人省亲,于是就派了别人。”惠兰道:“大人要有兴趣,我这边有临潢府前几日刚到的消息,不过,可能还有个对大人不好的消息。”

“什么?”常智光疑惑,这谈判还能谈到自己身上。

“本次谈判,朝廷用的筹码是大人的重炮。”

常智光汗问:“他们知道不知道造一门重炮需要多少时间?”

惠兰想想道:“我想他们是不知道的,据说都是以百门为单位的谈,朝廷从大人处购买,而后交换州县。”

“一艘战船就算是四十门配置百艘就是四千门,安国也得一年后才能交货。”常智光突然一悟大汗:“***,公主是要逼我交图纸。”

“啊?”惠兰有政治头脑,但没商业头脑,想想才明白,常智光这是官啊,难道常智光敢不支持朝廷拿回燕云十六州吗?安****厂的规模根本无法朝廷所需,只能是京城造作局来搞。而常智光自己和朱玉说正在研究长远重炮,说明普通重炮保密价值不高,再者别人要盗版,也得一两年后的事,根本没有其他理由拒绝交出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