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211

第211章 君臣论国事

李成梁沉默一会道:“本王戎马三十载,西击瓦刺,北拒鞑靼人。但朝中常有人弹劾本王,先皇和公主慧眼都压了下去,但本王确实有些心力交悴。”

常智光笑道:“这恐怕由不得郡王,下官所知,这西北一战后,公主有意在枢密院设置一个军机处。”

“军机处?”

“是啊!主要就是决策战略上的问题。比如对瓦刺当时用了耗,耗尽瓦刺人的国力,但这招对鞑靼人却不管用。那要怎么对鞑靼人呢?郡王看看,这枢密院的人要么是没上过战场的,而上过战场的又不熟河北地域,这熟河北地域的却没有战略眼光,时常就求一胜而已。”

常智光接着道:“公主说了,这打仗就是要规划。如同盖房子一样,要先定好建多大的房子,柱子要多高,梁要多大,客厅在哪等等。如果是走一步看一步,今天先弄柱子,结果发现柱子挤到了客厅,那客厅只能朝后挪,又发现后面是梁,这样下来真不好办。再看以往打仗,这路出这边,那路出那边,几路齐发声势了得,但是这几路有没有目标呢?是见一个敌人杀一个,还是见一座城占一座呢?”

李成梁点头:“有理,公主英明。如西北对瓦刺一战来看,本王觉着还是有诸多侥幸。如果从一开始就有打算,那大可不用守天惶县。瓜沙两州防御薄弱,可占据此两地,瓦刺人大军来救,让其长途奔袭。当然,这公主定下占据天惶县不可说不是一招妙棋。”

常智光拱手道:“这当年要有郡王在朝中坐镇,恐怕这拿的不会就七州而已,可以将瓦刺人彻底驱到北面荒凉之地。”

李成梁忙客气道:“常大人抬举。”

常智光叹口气道:“可惜啊,公主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来组建这个军机处。公主说,军机处关乎大明国运,天下可领此处的只有三人。第一个是马千乘将军,但朝廷为打通丝绸之路,而后还要维持此道,马将军无法分身,再说西北粗定,也不敢轻易换将。第二个是秦时风老将军,可惜老将军年世已高,连粗线地图都看不清楚。而第三个人就是……郡王了。”

“本王?”

“对啊,郡王现在正处心思慎密之时,而郡王在嘉靖年间总领大将军,四路出兵瓦刺,对各军路了如指掌,对北面地形又是知之甚深,对鞑靼人脾性又看得透彻,再加军中威望,不做第二人选。”

“军机处,倒是有点意思。”李成梁点点头,这是一个运筹帷幄的部门。他这把年纪了贪图什么?钱?女人?都不是,自然是权利。而根据常智光所描述那样,这个军机处的权利可以统领三军。让去哪就去哪,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当然也比不得自己在西军当土皇帝,不过李成梁也了解常智光前面说的话意思,看来即使自己想再回西军,恐怕也做不到了。李成梁道:“李某身受皇恩几十载,公主说去哪,李某自然就去哪。”

“久闻郡王忠心。下官佩服,下官以茶代酒敬郡王一杯。”

“慢,喝茶就没意思了。”李成梁招呼:“来人,备酒席,本王要和常大人痛饮一番。”难得糊涂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明知道朝廷想对自己下手,这装糊涂,感恩戴德并非一件坏事。

再者现在叫先礼,自己不答应或者怎样,那就只能后兵。再说按照常智光意思说,不仅王不撤,连官都不降,唯一就是实在差遣没了。

常智光酒场不如李成梁,还没到中午就被放倒。李成梁见此呵呵一笑,让何勇李强扶常智光回去休息。

一出李府,常智光就醒了:“MD,还好早点装死,这家伙不是一般能喝。”

何勇笑道:“兵者诡道,大人在这普通酒场上赢了李成梁一局。”

“未必,他是有怀疑的,不过不想在这枝节上去怀疑。既然我醉了,不管是不是装的,就当我是醉了。李成梁这做人不差,从这点其实也看得出来,要换了你们几个,没喝趴下是不会让别人走的。”

“还真是,年前喝酒,赵六借口老婆一人在家,什么孩子生病,最后急了说房子着火,但我们硬不让。后来赵六可是大吃苦头,被老婆罚得跪了三天的地板。想想,那时候我们就装傻,既然他不愿意说他怕老婆,我们就当他借口是真的,这样一来两边都好下台。”李强说。

“所以啊,这局我没赢,他没输。”常智光还是有点头重脚轻道:“这李成梁也算是个人才,公主也是明白人,要帮下面人找准位置。还是喝多了,后劲真大。”说完这话,被风一吹,常智光吐了出来。

一马远来,大内锦衣卫服饰,下马后道:“公主有请常大人。”

常智光呵呵一笑:“你看我这样,还能去见公主吗?你是谁?身份证拿出来看看?”

何勇忙对锦衣卫道:“大人,我家大人这样子真没法见公主,不如酒醒后再说。”

“也好。”

李强见内卫走后道:“大人还是输给李成梁了,人家下黑手,专上后劲酒。”

“我猜一早他就猜到大人会装醉,结果就真醉了,现在估计还得意着呢。”何勇道:“抬起来走吧。”

朱玉笑看着揉太阳穴的常智光:“喝醉了?”

“是,头疼,想吐。”常智光最讨厌这感觉了,这是喝到伤了身体才会出现状况。

“事情怎么样了?”

“按微臣看,李成梁应该没有问题。否则不会借酒桌和微臣玩这小把戏。”常智光这边一上头就开始装醉,但没想人家使的是陈年老酒,还很客气说年份不够请多担待,结果后来越喝越感觉上头。该死的李成梁还好心打开窗户让自己吹风清醒一点,难道他不知道喝多的人最不能吹风吗?

朱玉很满意点头:“本宫越来越觉得身边离不开你了,你真不想搬到京城来?你真不想上朝?”

“微臣现在是地方官,公主再宠信,别人也不会太计较,一旦上朝,那微臣说的话就会被误会是公主的意思。要么群起附和,要么群而攻之,微臣如果有张首辅这资历,当然无所谓,但微臣这年纪似乎太早了些。”

“也有道理。”朱玉同意,很多官员没入朝在外放之时还是不错的,但是入朝后人际交往复杂,政见不统一,总是会改变许多。如常智光这样挺好,一个知县没人难为他,他也不用交往什么大臣,安国又近,有事招呼来就是。

“公主圣明,这一个好的官员做出成绩也是要一个好的环境,比如海瑞大人就说过,他外放穷县当知县时候,衙役素质低,没有一人识字,而主簿又是一个酒鬼,他手中根本就没有一个可以用的人。一个县虽然不大,但也绝对小不了,除了县城还有乡村,无奈之下他只能亲力亲为。”常智光道:“微臣觉得提高基层衙役的素质最为重要,毕竟这些人是直接和百姓打交道。而公主也知道,明开国以来,暴乱百余起,如果下面人能把事情做到位,微臣想是不会发生如此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