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215

第215章 戚继光参考2

李成梁左右看看,站起来喝道:“我乃本次主考李成梁,这位是副主考马千乘马将军……”被叫到名字的依次站起来。

介绍花费了不少时间。介绍完后李成梁坐下,也不说话也不言语。烈日暴晒了半个时辰,将台上的人喝了几碗酸梅汤后,李成梁再站起来,从身后拉出一个人来道:“为将者,令达而行。上将言语,必然要听之详细。军情紧急复杂,一字可生,一字可死。现在你们就写下我手拉这位大人的官职,还有名字。交头接耳者,驱逐出场,开始!”

李逸风擦把汗道:“大人,这不是扯淡吗?台上三十几个人,虽说刚才都介绍了一遍,可怎么能记得那么多。而且李成梁话语还带家乡口音。”

“军中传递消息,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消息无法完整传达,口音也是你说的一个原因。”常智光道:“不过那人不是官,是京郊借来一个百姓,这题其实考的很深。第一考注意力,是不是真有人能记下。第二考观察力,从此人表情来看出此人是什么人。你也知道,李成梁刚才那动作可是粗鲁,有谁会这样对一个有官职的同僚吗?李成梁前面提示了,令达而行。可是如今命令不明确怎么办呢?这轮被淘汰的人就是,写错了百姓身份的人。而晋级的则是白卷、写对,或者是分析对的人。”

李逸风恍然道:“我明白了,就是在军情不明朗情况下,你可以分析,可以静观,但是绝对不能乱猜。”

“恩,这边写错了就一道题,而领兵后猜错了,就可能要死几万人。”常智光再解释:“交白卷为稳重,不轻易下笔。李成梁说这样的将领会立刻铺设后路,为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准备。”

一声金响,十几名禁军进入考场,将偷窥他人答题的人拿下驱逐出场。

李成梁道:“这当将领以后,你们是不可能再靠别人,你带领一万兵马正在行军,而后敌情不明,难道你们也能作弊?为将者,没有侥幸。收卷!”

第一批被淘汰了一百三十人。那边看过试卷后,常智光让人拿了过来。看戚继光和陈锦的,陈锦没出意外,交了白卷,他这样性格人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会糊弄欺骗瞎蒙。而戚继光卷子却是准确的写上了此人的官衔、名字。看得出李成梁也有点惊讶,让戚继光跑到跟前,一一的细问下去,让其吃惊的是,戚继光竟然能说出这边大半人的官衔和名字。

按照现代来解释说,大脑会自动排斥一些无聊的自认为不重要的信息,而这么无聊的人物介绍要记忆这么多,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强制自己去记忆。这必须是注意力非常集中的人才能做到,而后还暴晒了一个小时,即使是强自记忆,也会因为是短暂记忆而忘记。这就需要点专业,观察细微,在叫一个名字时候,能观察到他和别人不同之处。

李成梁治军很严厉,否则也不会让西军成为精锐。当下也不休息,继续道:“你手下有三名正将,十二名副将,四十二名校尉,还有一万二千名名军士。现在打了胜仗了,一名正将拔旗,一名正将保障了粮道,一名正将保护了主将。现在朝廷赏赐你一万贯钱,你要如何分配这钱。并且说明分配的理由。开始!”

常智光道:“利益分配这是最深的学问。以往很多战例说明,这战利品分配合理不合理,是一支军队有没战斗力的标准。你想你杀十个敌人拿了一贯,别人杀了三个人也拿了一贯,有的怕死躲在后方,也拿了一贯,大家心理会平衡吗?而朝廷不可能把赏赐分那么细,那就要看主将们是怎么想的。”

李逸风点头:“大人,其实最主要就是三名正将如何分配是吗?”

“正将副将是有战功表的,惟独没有战功表的是这些军士。正将即使没拿到钱,兵部那也会有记录,而军士没拿到钱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这些将领都明白,明面上的赏赐最好都给军士,平均分配给正将发给下属,还是按功劳来兑现,或者说三将功劳大小认定。最最主要其实是分配理由,为什么要平均分?为什么要给某将多点?”

“如果大人分的话?”

“我就平均分。”常智光呵呵一笑道:“当年在瓦刺,马千乘将军可是很不满意我这分配方案。最后我让他去做主。”

“收卷!”

这次李成梁送过来了三份卷子,能送过来,说明他比较看重这三份卷子。人老成精,为避嫌疑,他所有看中的卷子都会给马千乘和常智光浏览。而常智光这边还有光明报的报道,需要炒作出色的举子,毕竟这是大众的需求。

第一份是陈锦,他的主张是三将都有功劳,缺一则不可能有胜战,在军队中本就是各司其职,所以他意见是将赏赐平分三将,三将再分到下属中。

第二份是戚继光,戚继光认为攻城拔寨是以血肉相搏,其危险程度和重要程度高于其余两职守,而在三职中,拔旗职守最没有人愿意担当。所以他认为,拔旗部应该多予赏赐。并且说明,自古来,攻城之伍历有嘉奖,比如第一个进入城池,第一个上城墙,这关乎全军的士气。

第三份是一个叫于良的二十岁参选人。常智光第一眼就吃一惊,这于良竟然是安国推荐的举子,可是自己一点都没印象啊。不过也难说,自从工作分流之后,这种事就是赵信做主,赵信岳丈又有那名头,未必就会为了一两个闲杂人等和自己说。

常智光看那答题,上面写着,军曹记功,赏赐要以个人为主。先拿一部分赏赐给最为英勇的将士,而后再以三部过失得功而论。即使拔旗,但代价惨重亦可少赏。即使押运粮草但兢兢业业,也可以得重赏。于良还说,在军队中,没有可能让部将选择职守的可能,应是主将分配。

三人虽然意见不统一,但是各自看法都有道理。在大明禁军中虽然有分差,但是赏赐有的分,有的却不分。并没有明文规定。

当场阅卷耗费时间颇多,等三轮完毕日已西斜。看得出这批人身体素质还是过得去,从午时到日落,仅仅晕倒十几人。

很多人说大明军事训练负重超过美军,虽然也有很多人并不同意,但也可以知道明军锻炼还是比较艰苦的。这其实是第四关,考体质。身为一个将领比士兵还先歇菜,那是不行的。

早些年冯保当太尉来,京城禁军玩的都是花架子,一起喊号子一起舞刀分外好看。在安国运动会之后,京城的禁军才开始向东西两路军看齐。士兵的体质问题是明军中衡量实力一个很大标准,明人缺战马,所以步兵体质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第一天武举就算是结束了,十只去三,这让很多人都认为这批武人的素质都不错。

按照常智光的意思,为保证公平。所有举子全部单间睡眠,伙食供应一日三餐,由京城禁军负责管理,任何人不得窜门打扰他人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