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292

第292章 朝议论功过2

“回公主的话,战事正酣,我禁军势如破竹。为保当地稳定和前线的运输,必须要有个稳固的后方,而任命当地知县职务必然是重中之重。而先前都是战事为主,农商业基本荒废,所以从军中抽调熟悉军队运作的禁军任职为代理知县,能比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事有权急。”

常智光早知道有人会对这个问题进行质问,早就做好功课。常智光继续道:“而后地方官派任到,微臣将他们和派任地方官来个比较。吏部、兵部还有节度衙门都认为目前西北初定,最需要的是能熟悉军事,熟悉地方民情的官吏,所以以上几部大人经过比较和评估之后,认为那些先期担任知县的军士更适合担任知县。不过由于非仕不官,微臣在权衡之后,将真有实学的军士定为九品主薄,以更好辅佐知县处理当地事务。”

“呵呵,常大人可知,这些人是没资格举仕的。”高拱道:“即使事急从权,即使这些人真的有用,但也不能坏了规矩。更何况本官听说,那些兵部、户部评估的人只是十中一二,而那些肯定反对大人意见的,大人似乎一个都没请去评估。”

一名四品官员出前道:“王大人此言差矣,西北初定,常大人虽有安民之策,但无熟悉当地的军士辅佐地方官管理,必然会有闹事集会。再说万一狼烟烧起,一个懂军事的下属还可以充当县尉组兵御寇。”高拱哼了一声道:“那就县尉好了,大家都知,只有州级主薄才有朝廷正式的管职。如常大人的下属赵信,也是无品无官之人。”

那大臣道:“县尉只是缉盗抓奸而已,官职主薄却有治理地方,上奏上官,施行监督之职权。特殊之地,理当特殊处理。看当初西凉,也是朝廷派遣,但某县一月发生八起聚众闹事,哄抢之事。看西北军道西北面,一个月最多一县也只有三起,不能不说是这些人的功绩。”

一大臣出首道:“臣附议。非常之地,非常之时,可用非常之人。西北军道之西北比南面更加复杂,而今初定,如果裁撤这些军士,恐怕多生是非。再说不过是个九品官吏,从太祖下来,每朝都有特例。”

“是特例,不是官制。”一名大臣道:“一朝最多不过两人,而本次却一举出了二十七人。”

“前朝只有失土,哪有占地?”一个年轻的武将很直接道。

“放肆!”张居正喝道:“你为何人?竟然敢论大明历朝君王过失。”

“够了!”朱玉见下面人都有参与争论的势头立刻叫停。

以前中立弃权派一向是多数,但最近中立派急剧减少,连几个和事老好人都有了自己的立场。对这事,朱玉也没有自己的看法。说情,这些人帮助稳定后方,而且还有用处,过河拆桥实在太不厚道。

而高拱说得也很有道理,如果一次特举这么多官员,而且还是从军士中提拔,实在太不合规矩。

本来今天心情很好,但见大家吵闹,心情打了个折扣。喝止了大家,自己也没有定论,眼角一瞄,看见一边低头似乎在偷笑看热闹的常智光有点冒火。

于是咳嗽一声道:“常智光,事是你惹出来的,你倒是给本宫说个章程。”

常智光出首抬头,朱玉看其表情有点后悔,他没有偷笑嘛,把这样自己都无法定论的难题扔给常智光,朱玉感觉自己有点过分,毕竟常智光不管支持哪一方,都会得罪另外一方,常智光一直都以中立派自居。

常智光想了一会道:“回公主,民间有句俗话说,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其实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微臣从情感上是支持那些军士留任,但是也觉他们留任不太合规矩,所以也不方便发表意见。不过,微臣倒有个提议。”

“什么提议?”朱玉见常智光胸有成竹,也欣慰地玩笑道:“难道大家打麻将,谁赢听谁的?”

“呵呵!”所有臣子附和一笑,表示理解朱玉的幽默,不管怎样,气氛也缓和了一点。

常智光不理会这么低俗的幽默,道:“微臣治下安国有一乡叫梅田乡,乡里有一张姓人,因为父亲赌博不理会患病的母亲,所以一怒之下把父亲给打了。保甲、族长等人就不知道处理了,说此人不孝的话,那其对母亲没得说,说此人孝顺嘛,又动手打了父亲。是非曲直他们很难定,这事就报到了衙门,衙门本想按法办了此人,但又有梅田诸多百姓求情,实在不好下定论。最后微臣恼了,一挥袖子说:“你们张家回去投票,同意法办的人多,就法办。同意无罪的人多,就无罪。””

朱玉问:“最后肯定是无罪了?”

常智光摇头道:“有罪,州判苦役两年。因为不少张家人认为不管出发点是什么,已经不合理,儿子打父亲,天打雷劈。微臣就想,既然连公主都无法下定论,不如就让朝臣们投票,赞成的人多就定下,反对的人多就裁撤。不知意下如何?”

一名臣子会意出首道:“公主,我大明不占民地,所以殿堂较小,故太祖将五品早朝的规矩改为了四品,而五品只是每月一朝。但如果要投票,也需请五品官员参加,以示我太祖留言和士大夫共治大明之公正。”

“行啊!”朱玉点头:“三天后早朝,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和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非病都得参加。”

朱玉很满意常智光的提议,投票谁都没意见,怪也怪不到任何人头上。能把事情这么轻松的解决,皆大欢喜,朱玉才没心情去管那二十几个人能不能派官职。

常智光的提议,也给朱玉提了个醒,很多事情其实都是是是而非,也就是说做什么决定都是对的,或者都是错的,最后导致事情拖延许久未决,如果把这些破事都拿出来表决投票,少数服从多数,那不就简单了?

常智光也没想到朱玉这么干脆,要知道这是变相把公主的拍板权利分流出去。

没有人喜欢烦琐的事,而朝会虽然是国家大事,但是争吵也是最多的,大事小事都有,将来使用投票来决定的事件必然大大增加,直到最后朱玉依赖上这样的模式,或者是朝臣们很喜欢这样的模式……不过,从这点看来,朱玉并非老谋深算城府超级深之人,最多可能只是有点深而已。

本次朝会就这么落幕,百官流水而出,常智光走中间,不和新派也不和旧派打招呼。出宫外,不拜访谁也不回驿馆,而是直接到悦来客栈,走到天字房敲门,门开常智光进去,里面只有彭子晨一个人。

彭子晨道:“东京四面驻扎禁军,城内驻扎两万左右,小翠在的春风阁在城内禁军驻地的附近。据我堂弟说,金三是这边的常客,但是从不点小翠的牌,不过发现他出没过小翠在不远的住处。”

常智光疑惑问:“怎么妓女没住的地方吗?”还要自己租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