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386

第386章 金娘当管家

当然,公文也对其有所限制。比如他自己将带一千人前往海州,通过海州加入河北军路,他点的剩余四千人,也将通过分批方式输送。

金四不是傻瓜,他当然知道一些突然给自己这些好处的原因。不过这是机会,这是让他当人上人的机会。自从他知道那天在河边和自己说话的是常智光后,他就知道自己还有机会,他甚至看常智光的亲笔信,比圣旨还重。

常智光信上说了他可能要执行的任务,信中说,即使他不愿意这么干,在加入河北军路的编制后,他仍旧是大明正将。但如果把事情做好了,将非常有可能进入大明朝堂。常智光还说,他也是希望在少死人的情况下快速结束战争。

常智光分析了目前的兵力、物资、武器上的对比,告诉金四,女真没有胜利的可能,将来女真人地区的管理还要依靠他来负责。亲笔信最后附带说一句:不要让我失望。同时送上两万贯的银票让他随意使用。

这封信完全说服了金四放下最后一点心理障碍。常智光在信中说的都是实话,就因为金四知道常智光说的都是实话,所以才这么容易接受下来。信中还不讳言说到金四的老婆和孩子是人质,但如果金四战死,常智光也保证会照顾他们。

有能力当然有魅力,金四第二天就开始招募亲兵百名,清一色的黑水部成员。而后亲兵持他发出的公文到附近女真聚集区招兵。

他们宣传口号是:为自由而战。演说稿是有相当有魅力的,出发点就一个,说女真国的女真同胞正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被努尔哈赤当成可以随意牺牲的炮灰派上战场。而上位人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根本不管他们生活怎样,所以必须将女真同胞解救出来。

有不少女真人都支持这样的看法,但同时他们觉得大明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先前报名的积极性很一般,但知道常智光自己出资的巨赏后,大家脑袋就活了。一个人一万贯,十个人打掉一个窝点,抓捕一酋长和两儿子,就是三万贯,每人就有三千的红利。

三千即使在大明,也可以比较舒服过上一辈子,这个才是真正刺激他们心房的。并且原先就有不少人和自己的酋长或者是邻近部落酋长有仇怨,在各种原因驱使下,而后招募工作非常顺利。当月,金四就带领一千精兵出发前往海州。

时间很紧张,八月底就要发动对女真的战争,金四是八月中旬到河北军路报到,监军于世昌还未到位。叶梦熊因为上面有交代,所以将金四转给薛柄掌管。薛柄和金四一合计,决定不再等其他人,一千人在金四带领下潜入长白山。

女真军制相比大明更加混乱,早期实行的是猛克安兵制,而后实行勃极烈制度,其军以九曜二十八星宿为名。大官人,就是一军主将也叫谙版勃极烈,下面还是小官人,叫勃极烈,接下来是万户长直到牌子头。纪律倒是非常严格,伍长如果战死,他麾下四人如果没有建树,也要陪死,什长战死,两伍长陪死。

他们混乱在于,谙版勃极烈是一个单位,并非一个建制。有三百人一个谙版勃极烈,也是两万人的谙版勃极烈,很多小部落自成一个谙版勃极烈。也有大家合起来成立的,这样军内很多是以族建制为单位。

比如金四这样的人到了女真地,如果没有和部族在一起,战时就会被当作签军,被征兵的谙版勃极烈强行征集进入军队。女真的制度是不怀疑女真人的制度,只要你是女真人,就可以也必须入战场。

薛柄虽然有才学,但就因为不是女真人,一直很难得到升迁。当然也有契丹人组成的军队,不过军官都是女真人担任,军法比起女真部队只严不松。

这次行动是有系统的行动,也展现了薛柄比较高的战略指挥水平。金四将带一半人贯穿长白山,而后在接近率宾府的附近海域搭乘接应的战船离开。金四最信任亲信带领另外一半人摸向辽阳府,最后从苏州海上撤离。所得赏金千人同分,当然前提是你要能活着回来。

叶梦熊看了眼计划就完全同意,叶梦熊看来,这千人进去骚乱后,不管能不能得手,都能造成女真内部的不信任和混乱。

酝酿很久的战争终于全面爆发,鞑靼人根本没想到,明人第一个有威胁的进攻是借助水军直直杀向临潢府。古格利用了杨威的技术制造出大量车船,要知道即使是明内官军的内陆战船都和杨威的车船不是一个档次。据记载杨威曾用两艘车船冲散百多官船,从这里可以看出车船的威力。

古格完全主导了涤河、潢河、土河、辽河四条河流的战场主动权。这让鞑靼军一日三惊,为避免大明利用水道四面开花,偷袭后路粮草,除了在河中沉船堵塞河道之外,锦州的军队全部撤退。但在撤退到大定府卫戍临潢,还是撤退通州卫戍将来临潢撤退到京城后路,朝廷和军中各有不同看法。

而在明军轻松占领锦州的同时,常智平的婚礼也正式举行。婚礼是在常府举行,常府以后就是常智平府,常智光将去白云区靠河边的别墅居住。虽然常智平坚持要住在一起,但常智光很明白什么叫夫妻生活。常智平帮自己活了二十多年,也该给他一些自由。按照常智光所说,常智平还是要负责打理一些人情往来的事,但不再负责管家职位。

那常智光那些锁事,比如收信给打赏,比如日常支出,雇佣使女等等谁管呢?常智光本打算不管,过独居的生活,但后来金娘从女真国来到了安国。常智光当然不会看她再去青楼谋生,于是就留她在自己的别墅中当了管家。

金娘接过价值二十万贯的信物,还有银票几千贯,着实是楞了半响,她是真没想到常智光这么大方,这么信任自己。

常智光见她那表情后解释:“金娘,其实以后家中主要支出都是从你这边拿,你就学常智平,自己的薪水自己拿,需要买什么东西也就买。打赏跑腿的、买上等茶叶接待客人的都要钱,我不在家时,你安排客人在外住宿等等都需要钱,很重要一点,别太丢面子。”

金娘想想问:“什么叫别太丢面子……”

“恩……比如有商业协会的人来拜访,我不在,你就帮我请他们吃饭。吃什么没关系,最重要是贵,一桌不能少了五十贯。”常智光道:“金娘你很合适的,你见的人各式各样都有,这个管家不仅是管一个家,更多是帮我应酬。你又会骑马,经常还得上京或去保定,我就担心你受不了。”

“你不在家,家里的应酬全部由的作主?”金娘问。

“对,就是这么个意思。”常智光道:“这边有一些关系比较好的衙役名单,比如白莲孩子周岁了,你也得帮我送个红包,有空可以代我赴席。还有下个月保定知州父亲六十大寿,你得帮我包一份不少了千贯的贺礼,有时间可以出席,多认识点人,钱不够就和我说,我不在,你就去找常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