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426

第426章 三堂齐会审

起因是有草原的一个可汗的女儿,穿过重重封锁线到达京城鸣冤。拿出证据说明自己部族很满意明朝的管理,并且世代尊明为主,但是全族都被永兴军路迁徙到明内,被杀百人不说,所有青壮被充为厢军。

此消息一出,大家都看明白,朝廷要对常智光下狠手了。

第一个民间反应就是物价上涨,变相裁撤员工。这不是商家为了救常智光所干的,而是脱离了常智光的束缚,朝廷缺乏监管制度,因为垄断而导致的局面。

第一批上涨的是陶瓷、名贵药品非生活必须品。第二批上涨的陆运、河运和海运业。他们的上涨导致了各商家成本的上涨,于是带动了全商业价格的上涨。

而后还干扰了米价,米虽然朝廷有定价,但运输成本上涨后,异地购米将无利可图,而本地米如果供应不够的话,只能从异地进,导致出现民间所称的黑米。而本地见黑米价格百姓不买不成,于是两城甚至是数州互相窜通,互相利用运输来制造黑米,哄抬米价。朝廷虽然想管,但是朝廷也明白,一旦打击黑米,会导致一些地方无米可供的尴尬局面。

朱玉约见了苏千,苏千则哭诉自己无奈,他已经以主席名义连续发出信件,要求大家稳定物价。但他自己本身就受到很大的压力。安国钱庄股东要求因为物价上涨,上调贷款利息。

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由于少了常智光这威慑管制,官、商开始公开勾结,暴利驱使下,甚至有军队后勤也敢把军用稂草卖给民间商人。

不过这些事,在安国和东南两大钱庄都稳定的情况下,其后果并不如第一次金融风暴来得严重。不过物价上涨已经是个事实,物价涨了,工钱也有涨,但是跟不上物价的脚步。而且一些地方开始刁难,克扣员工,要求义务加班等等手段。虽然破坏力不算大,但明内经济处在了比较混乱的状态。

在这样情况下,苏千在内卫陪同下见到了常智光。

常智光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但是还是很干净,气色也很好。两天换一套衣服,一天洗一次澡是顺天府尹特意交代。由于有内卫监视,苏千也不提常智光案子,而把目前的状况说了一遍。

常智光想想道:“其实他们不仅妨碍了经济稳定,而且还妨碍了不少商业协会成员的利益。你比如说王掌柜,出产的就是矿。你粮食成本涨了,运输成本也涨了,但是矿的价格却没有涨,因为大部分都是卖给朝廷,即使卖给商家,也有几年的契约,虽然价格可以上调,但也有一个封顶价,此事对灵活营运的产业影响不大,但大大影响签订了契约等长期产业。”

“恩,大人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立刻召开商业协会。要求海运、路运、河运所涉及公司减价。如果他们不减,商业协会将联合抵制和制裁,把源头给掐断。”

苏千道:“大人觉这提议的表决是否会通过?”

“肯定会通过。先前大环境良好,商人们都有比较稳定增加的收入。而今部分人为了私利暴利把规则打乱,会引起很多人的不安。”常智光抓了苏千耳朵小声道:“如果他们不同意,你就停止运输业仲裁权。”

停止对行业仲裁是主席的权利,如此就会因为运输业的暴利,而导致新的运输业的出现,而后形成竞争。既然你不听商业协会的,那商业协会也不再保护你垄断的利益。

“谢大人。”苏千拱手:“大人定然吉人自有天相。”

“呵呵!”常智光笑下道:“我无所谓,你去忙吧。”

不知道又过了多少天,九公公又来找常智光:“奉公主手谕,特来问话。”

常智光道:“草民已经不是朝廷官员,按照惯例是顺天府问话。”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常智光道:“公主在三堂会审之前,还不确定我有罪无罪,就将我革去官职,何必还要问话?公公回去吧。”

“这个……”

常智光问:“李将军那边怎样?”

“进展都还顺利。”九公公道:“常大人怎么不上一份认罪书,恳求公主谅解?”

“你意思是公主是为了自己面子,所以将我治罪?”常智光笑道:“恐怕不是吧。再说,我并没有不认罪,公公圣旨说的罪名,我都认。”

“征伐蒙古、西鞑靼,对大人一点好处也没有,为什么大人明知道有身家性命之忧,还一力怂恿?”

“这事我之前和公主说过,可惜公主并不理会。”常智光道:“至于理由,那时候都和公主说过了。”

“难道大人认为公主这次是开玩笑吗?”

“不是,但也不会杀我不是吗?”前脚给丹书铁券,后脚动刀,朱玉心可能有那么狠,但脸皮没那么厚。

九公公道:“海瑞大人已经回到京城。后天就要三堂会审,大人好自为之,咱家告辞。”

海瑞的调查报告只是一个过场,根本就无法完全呈递。朱玉看报告,上面说,马千乘、叶梦熊都是知道这事,但是他们并没有提出异议,事后也没有上报朝廷。

按照海瑞问话,他们认为这是一劳用逸解决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侵害的一个很好的办法。李如松等涉案人员都没有利益之争,都本着报国为民的态度而私自做或者是隐瞒这件事。

马千乘还由海瑞带来书信,表示自己身为四军大帅,知情不报,还纵容他们所为,愿意为此事负责。叶梦熊则表示,认同常智光所说,特别是蒙古就如同悬挂在中原头上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叶梦熊还说,他们虽然是百多部落分裂成多个联盟,但是他们语言、习惯等都是互通的,一旦有强力之人凝聚在一起,必然是大明将来的祸患。

朱玉怒道:“祸患?但人家毕竟现在没有。你问问史官,中原拓展版图,哪次不是因为有外敌侵袭,而后反击取得的地盘?有哪次是主动对部族进行攻击灭绝争夺土地的?”

海瑞不惊不怒不纠正朱玉历史问题的错误,道:“公主,臣只是调查事实。据臣看,几位将军所说并非没有一定道理。”

“有道理就可以擅自调动军队?今天调的是永兴军路,明天调的就是京城禁军。”朱玉道:“无法无天,他们怎么就知道本宫没有打算?李德本被囚禁的账,本宫是还没有找他们算,并不是不打算找他们算。”

“公主,不知要对常大人如何处置?”

“哦?”朱玉看了海瑞一眼问:“你也是来求情的?”

“不是,臣认为,如果公主将常大人定为乱臣贼子,就要问斩。如果公主将常大人定为失职,那是吏部之事。如果公主将常大人定为擅自调兵,那是枢密院和兵部的事。公主所说的三堂会审,只适用刑狱、通敌、谋逆等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