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427

第427章 纠结的公主

“原来你是来探消息的。”朱玉悠悠问:“很多人都很想知道是吧?常智光是不是要倒台了?公主又在想什么?大家的心思都活络起来了是不是?”

海瑞回答:“公主说的是别人,臣没有这等心思,既然不该问,臣就不问。既然不该说,臣就不说。”

“常智光自己都明白,本宫刚赐丹书铁券,回头就把他杀了。这种事本宫绝对不会干的。”朱玉道:“但也不能不惩戒,否则将来个个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帜,视本宫为无物,迟早要天下大乱,这事你就别管了,下去吧。”

“常智光,你可知罪?”三堂会审开始,刑部尚书一拍惊堂木喝问。

“知罪。”下面站的常智光回答。

“知什么罪?”

常智光叹口气:“你都不知道我什么罪,那你提审我干什么。”

“常智光,不要太嚣张。”

“我不嚣张,你说什么罪,我应就是。”

刑部尚书无奈问:“你可承认假传圣旨?”

“承认。”

“你擅自调动永兴军路。”

“承认。”

刑部尚书话一转:“你一个河北军路的监军,怎么调动得动永兴军路?”

“秘密”常智光一摊手:“除非你对我用刑,否则我是不会招的。”

“哼!规矩本官还是懂的。”刑部尚书道:“你看一下,左右没错就画个押。”对常智光是不能用刑,甚至还不能上刑具。

于是,三堂会审花费了几分钟后,宣告结束。三堂把情况反应到公主那,就等候公主给常智光定罪名。

虽然朱玉的意思是要严处常智光,但是朝廷内和民间都有很大的反对声音。连续三次朝会都有官员提出赦免常智光的议案。军中也有常智光的众多学生上表求情,民间百姓大都认为常智光并没有什么做错的地方。特别是了解的游牧民族的侵略史后,很多人认为常智光做法是非常正确的。

朱玉的压力很大,很少有人支持她,这是篡位以来,她面临群臣和民间最不信任的一次疑问。目前主流意见是,常智光虽然做的不得当,但其出发点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可以考虑不处罚,或者轻罚。商议大夫苏千更是提议,由群臣来表决此事。

这时候陈东上书,直称常智光是乱臣贼子,其心中没有君父,是为大逆。这说法是有根据的,古代人思想把国家和君主混合在一起,君主也认为国家是自己的国家,比如李唐天下,朱家天下等等。

忠君就是其中衡量是不是一个好臣子的一个标准,而常智光不仅在这事,还在很多事上并不考虑朱玉的地位,而是认为对的就做了,这在当时是不行的。

对的事和该做的事,两者之间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你做了错事,但是得到了君主的认可,那你就是良臣。比如说秦桧,他做的很多错事,但是那些事是符合君主或者说统治者的利益。

陈东朝上上表让很多人不满,但是却对了朱玉的胃口。但如果真按乱臣贼子来办,她又舍不得。

而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太学六百名学生上书中书省,要求罢免陈东清议大夫之职,理由就是陈东上表常智光乱臣贼子一说,没有经过太学清议,是陈东的一家片面之言,不能代表太学清议的意见。

设立清议大夫和商议大夫的职位,当时确实有这样的规定。王锡爵按照规则,把太学生另选的清议大夫名字,和罢免陈东职位的表章一起送到朱玉的面前。但大家都没想到,朱玉很无理的驳斥了太学生,这让太学生很不满,集体围了宫门,要求按照规矩撤换清议大夫。

陈东是目前唯一最有力支持朱玉的人,朱玉当然不想看到其被免官这么尴尬的事,但是现在事更尴尬,不撤换就代表自己言而无信。

最后事情被闹开,几天后朱玉只能是罢免陈东清议大夫之职。

新任清议大夫在他参加第一届朝会上历数了常智光的贡献,而后也说明了永兴军路行动的正确性和正义性。他们都是有学识的人,知道游牧民族给中原带来的从来只有灾难,从来没有幸福。

所以新任清议大夫完全赞成和认同常智光的做法,并且表示,事实没有因为调动永兴军路,而给对鞑靼战争增加麻烦。所以清议大夫要求判常智光重大过失之罪,罢官弃用。或者是开朝议。

二十几名臣子出首附和,请朱玉重视清议意见。

“你们这是逼宫!”朱玉冷道:“本宫开朝议不是让你们逼宫,而是纠正本宫可能做的不正确的事。”

“回公主,臣不敢逼宫。但是公主也说开朝议是为了让公主不做错事,不做一些昏君做的事。常大人乃是大明栋梁,功绩显赫。其为大明建功立业,但却不求回报。当说此事,常大人确有不当之举,但是其一片赤诚之心可见。公主如果按陈东所书,定常大人为乱臣贼子而杀之,恐怕天下人都不服。”谏议大夫回答。

“这天下是我朱家的天下,不是你们的。”朱玉道:“常智光有什么罪,本宫说得算。再者,此事是刑部、大理寺之事,并非关乎国家的大事,按照规矩,没有必要投票。”朱玉没想杀常智光,但是别人并不知道。大家看公主这态度,就感觉常智光很危险,不过朱玉也不能明言。

沉默许久,一个胆大的官员道:“太祖洪武帝云,天下和士大夫共治之。”

“够了,退朝!”

朝会草草结束,如果是这样也就算了,毕竟朱玉威望很高,最后就是她说得算。但是当天晚上发生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新任清议大夫被人刺死街头。朱玉收到消息大惊,立刻命令顺天府连夜缉拿凶手,折腾了一夜,抓捕三十多名嫌疑人,但都无法确定谁是凶手。

下一次上朝,朱玉就明显感觉到气氛不对,有十多名最支持清议大夫意见的臣子称病不朝。而来的,全都不说话。虽然没有人再为常智光辩驳,但是朱玉感觉非常不安。朱玉终于先开口问:“清议大夫的案子怎样了?”

顺天府尹回答:“抓捕的三十多人中,基本不可能是凶手。”

“你吃干饭的啊?”朱玉道:“王锡爵你有什么看法?”

王锡爵出来犹豫了好一会道:“公主,市井传闻,在清议大夫死的附近,看见过两三名内卫。”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朱玉喝问:“难道是说本宫派人刺杀的清议大夫?”

王锡爵忙道:“公主,市井传闻而已。”

朱玉默然,虽然王锡爵口口声声说是市井传闻,但看朝上这架势,大家比较愿意相信是自己干的。小人都被剔除的差不多,朱玉这才知道,朝廷中不能全部是良臣能吏,小人也是必须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