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433

第433章 君臣演双簧

朱玉回复公文,表示同意给予常智光东京三万禁军的调动权,同时也顺应众议,给予常智光监国之权。另外也写了几封信给反对党,鼓励他们抓常智光的小辫子。

刘挺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但不可否认还是比较优秀的将领,经历过很多的战斗。慕容默战斗经验很丰富,由于其原本是西北军道的人,所以对游牧民族在高山作战特点比较了解。

常智光在朝议上得到多数的信任票,支持对羌族开战后,就给予枢密院出兵权利,点刘挺和慕容默为将,枢密院将负责这三万人的战略目的达成。至于怎么指挥军队,怎么打仗,常智光倒是想干涉,但却被吴敏制止。吴敏认为打仗常智光是外行,而且身处千里之外,指手画脚有纸上谈兵之嫌。常智光接受了这个批评。

刘挺还没离京,清议大夫的朝议制度就摆到了所有人面前。把朝议形式用文字规定下来,执政人和反对派别之间的关系等等。文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大理寺和御史台将独立出来成为监督机构。比如有人抓了常智光痛脚,可以上告大理寺,认为常智光没资格再执政。而后大理寺就和御史台出面调查,一旦确认常智光违反了朝议制度就可以强制让常智光下台,如果常智光是其他方面问题,御史台只能上报提议重新选举。

刘挺出发了,带领三万武装到牙齿的京城禁军。常智光就是鹰派的代表,他对游牧民族还有边族喜欢采取分割同化的办法。常智光不容许他们形成聚集区,拥有自己的语言。这点吴敏是赞成的,但王锡爵是反对的,而和常智光一起执政的白时中对常智光这样想法也持反对意见。

不过因为政治需要,白时中支持常智光,吴敏反对常智光。吴敏和王锡爵都在等常智光的政策出现大问题,最后把其拉下马来。比如刘挺打败了,比如其他边族恐慌而起,都是能让常智光下台的可能。

王锡爵对权利欲望不大,但是却很反对常智光对边族政策。为了改变这一切,他也只能夺回权利后改变政策。这和公主打交道不同,你有可能用道理或者是万言书去感动公主,扭转公主的政策。

王锡爵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说服常智光,因为常智光采取的政策是其执政内部有统一认识的。如果常智光乱来,常智光很可能会被自己人轰下台来。

这个制度不是说起就起的,这是朱玉已经打算很久的一个构想。不过原先代表人物中并没有常智光就是。朱玉认为常智光不是云游,就是被自己法办,几乎不可能去朝堂。常智光本身对当官,特别是复杂局面的朝会是没有兴趣的,不过却被朱玉的改革计划吸引。

改革其实每朝每代都有,只不过动作大小区别而已。从宰相这职位来说,也经过了各种风雨飘摇,到现在还没有把其真正权利确定下来。

战国的宰相是军务和政务两手抓。秦朝时候觉宰相权利大,于是出了左右相来让他们互相制约……除了宰相,征兵或者募兵、按丁收税或者是按地收税等等问题各朝都不相同。王安石的变法遭遇很大抵触,最主要问题是他的改革是触犯地主们的利益,牺牲地方的权利和利益,富强朝廷。

常智光的政治改革则没有本质触犯士族们的利益,大家都有自己一个代表团体,有本事你就来抢位置。即使士族不上位,上位者也要考虑到士族们的意见。所以这场政治改革风波,并没有实质的触动任何一方的利益。比常智光预想的要顺利得多。

谁都得利,那到底谁做出了牺牲呢?很多人认为是朱玉代表的皇权。但事实上朱玉并没有损失权利。主要权利还在她手上。至于琐事,朱玉也不是一个喜欢听唠叨小事的人。这政策还保证了将来的皇帝会脱离矛盾的焦点。如果非说朱玉有牺牲,就是牺牲了不大不小政务的裁决权。

这点裁决权利对公主来说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对大臣们来说,就是非常关注的。他们关注这些事,甚至超过了对边疆的关注。以前这些事都是熟悉业务的臣子上公文,公主看谁有道理就按谁道理拍板。

现在反过来,公主不管了,大家一起讨论。比如常智光提出的,增加大米零售价格,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就受到了所有人广泛的认同。但常智光提出的修改茶叶法,就有很多人有不同意见,常智光的理由无法说服他们,反对人氏也举出修改茶叶法后负面的影响。

在太学的清议厅成为京城变化最大的地方。不仅有太学生还有官员在这里阐述自己对事情的观点。比如有人提议,增加税收,多收入者多交税,原因是有钱人的钱太多。也有人提议减少外流而来白银和黄金的税收,刺激大家海外淘金。还有什么下放卖盐权到州里各种提议。

而让大家跌破眼镜的是,常智光上任不到半个月,迫于压力,引咎辞去监国身份,原因就是吏部一份表章。上面历数了吏部这些年来给常智光开的罚单,主要就是不结婚不生小鬼两大罪名,还有是海瑞很多年前对安国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常智光存在贪污的嫌疑。

另外一份几年前御史台公文指出,常智光私生活非常不检点。王锡爵拿了这几样东西要求常智光解释,并且说常智光虽然是大明栋梁,但是生活方面劣迹斑斑,这样人不能担任监国。

朱玉收到这个消息笑了小半个时辰,而后很得意对九公公道:“原先他干这些破事,本宫不想计较,别人不爱计较。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屁股没擦干净,就只能下台。”

常智光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本来嘛,找妓女,不结婚生小孩,都是常智光自己的私事,常智光对朱玉也从不避讳。毕竟朱玉是看你能力怎样,不是看你能找几只母猪,生几窝小猪。但王锡爵拿到朝会上一说,常智光这时候才明白,为什么克林顿就不能有婚外情。

其他什么国防部长、外交部长等等国家大员肯定也搞点七八五六的,但人家不是老大,不用上台面。常智光本来不上台面,大家也不会对常智光这些私生活说话,但既然你当监国,那道德水准必须得过得去。

常智光在和白时中商量好久后,宣布引咎辞职,不过推荐白时中继续担任监国,表决将在三天后进行。不过,这么一来大家也明白了,这个监国不仅是权利比较大的人,而且还是最容易被攻击的人。

常智光这个决定一出来,获得了朝臣们的支持,也获得了一直关注朝局京城人的支持。

“你真的仁义无双?”玄空子一脸不信道:“不过老道就不明白了,你那点破事,不至于让你丢了监国的位置吧?”

“你没干过,你不会知道那有多丢人。”常智光感觉脸还是热的:“你知道你的王锡爵大人怎么说我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我父亲早丧,母亲改嫁,但我却游戏人间,和妓女风花雪月,是为大不孝。身为朝廷官员,但却散漫自由,到处游荡,一年难得几次办公时间,这样的工作态度,怎么可以把监国的责任放在我身上?恩?不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