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441

第441章 公主的提问2

常智光感觉光明报最近的增刊已经成了一种惯例。做为一个商人,常智光很明白什么叫做公众信誉。光明报不象现代某些报纸无耻到热烈祝贺XX什么的,也要算老百姓报纸钱。但凡增刊的内容一律不额外收钱,非报纸信息不进入报纸排版,光明报只有一页是原本就附属的广告。

五月,最吸引大家眼球的一是对女真的最后决战,二是对蒙古、西鞑靼的迁徙、开发政策。还有就是大明第一届监国大选。

对女真战争其实已经打响了十来年,大明一开始就用耗的政策持续削弱女真和契丹人的国力,军力,在其中明国是扮演了一个不太光彩的角色,人无耻则无敌,国无耻更无敌。

明朝一方面和女真交好关系,一方面又源源不断的运送武器到契丹,让契丹人杀伤女真人。不过如果是到了现代,就会发现,明人还是很君子的。

比如说很多人都知道的本拉登,最开始是美国帮助扶持他建立一定力量的地下组织,用来抵抗苏联侵略者。先前美国人称呼其为伟大自由战士,自从本大叔干了911,触犯了美国利益后,自由战士就变成了恐怖分子。

如同现在某和尚被称为宗教人氏一样,如果哪天这和尚给美国人一巴掌,宗教人氏立刻变成极端宗教人氏。好人或者是坏人,主要就看你和我的关系好不好。老美的变脸战术从总统到百姓,都相当强悍。诸如虎虎虎事件前后态度的转变。

拖垮了女真人,打乱了女真以战养战的念头,消耗女真战斗力。努尔哈赤如果聪明,一早就应该和契丹人联合。因为即使女真真的打败了契丹,也要接受明朝的挑战。明军宣布对女真战争后,明军就势如破竹,虽然因为气候和当地情况的影响,进展有些滞怠,但凭借总体实力和将军的英明,有惊无险的拿下黄龙府,彻底宣告女真时代的结束。

蒙古和西鞑靼进军很顺利,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明军会对他们突然发动全面的进攻,在明军进攻的同时,他们仍旧在进行汗位和盟主位置的争执。即使有个别部族对明军进行统筹抵抗,但火器根本在他们认识之外,明军毫不客气将蒙古大草原占为己有。

占据蒙古后,李如松兵分两路,一路朝西鞑靼而去,一路北上,和俄国对草原延伸地带进行争夺。李如松口号是,能打到哪就算哪。

土地占领了,自然要考虑使用。如果汉人不使用,这样肥美的草原迟早要繁衍出新的游牧民族。但给老百姓什么好处,他们才会愿意去草原呢?

朝廷的政策是圈地放牧。改游牧为定点放牧,改无主之地为有主之地。

最流行的一种办法是,男人骑马跑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内所有土地归他所有。而后这地就是男人的合法土地,男人可以在这区域内放牧,种植,养殖,盖房子,放火,下毒、打老婆……在一定区域将有一个县城,方便汉官进行管理,每县都囤积有千名禁军保护他们圈地的利益。汉人也可以自己保护自己,组织起队伍来,应付突发事件。

至于原先的居住者,采取的措施一般有几种,第一屠杀,任何有规模反抗的部族会遭遇针对部族性的攻击。

第二是驱逐,这些是通过一定谈判让出自己土地,朝北迁徙离开的部族。

第三是买卖,无前两者情况,也就是不反抗也不谈判的,人口将遭掠夺,送到杭州非法劳工贩卖地进行买卖。

第四种是奖赏和送礼,这方面是针对这些部落漂亮的女性。她们被当成礼物,特别是汗级的女儿和老婆,很受朝廷官员的欢迎,因为比起自己的老婆那是另有一番风味。

直到朱玉把两个典型案件发给御史台,牵连到几名大员和叶梦熊身边的人后,大家才有所收敛。

最后一个话题就是,监国选举。

由于常智光前些日子去沧州大牢开小差,结果九公公只能在选举前夕和常智光会面。九公公开门见山:“常大人,公主让咱家问你个问题,请常大人如实回答。”

“是!”

“第一个问题,如此监国选举会不会影响皇家声誉?”

常智光回答:“自然不会,但会影响一些皇家的权利,也有可能导致一些王爷的不满。”

“第二个问题,常大人如何保证朱家可以持续坐天下?”

“选举成法,由公主监督。兵权在公主手中。由于朝廷有三方以上大员角力,所以绝对不可能出现一党倾朝的现象。公主还对大理寺、御史台有直接的监控权利。不说大家不敢兴风作浪,即使有人有心,但也无力。”常智光道:“最重要一点,群臣们已经不会再拥护非朱家子弟为帝,权利的转移,公主之位也没有原先那样使人眼馋,而监国之位争夺必然更加激烈。但兵权在公主之手,既然再凶,也不可能造成兵变。所以而今之状况比明原先之状况,国家更加稳定,不易爆发战争。即使百姓起事,也是因为监国不利,而并非是公主的过错。”

九公公苦笑:“谢谢常大人回答二、三、四、五、六这几条问题。第七条,公主哪天不高兴,能不能废了监国之职?”

常智光考虑了一会道:“公主废第一次,子孙必然会废第二次。那就会有第三次,第四次……那公主对监国职位所做的努力,就付之东流。而且还会加剧臣子和公主之间的矛盾冲突。”

九公公道:“第八个问题:那如果公主认为此监国不能胜任,该如何处置?”

“公主可以先让御史台查此人,如果有作奸犯科,可以由大理寺下罪,废除其监国之权,大家重新选举。公主也可以对监国表示不信任,而后让大家重新选举投票。但绝对不能因为个人喜好而随意废除监国之职。”

“第九个问题:你觉公主有必要封禅泰山吗?”

“大明现在国富民强,还浪费得起。”常智光道:“监国之策初起,必然会引发各种麻烦。最不可缺的就是公主的威信。封禅泰山,昭告天下,既是显公主之威望,更是稳固监国之策,保朱家子孙万代。”

“第十个问题。”九公公问:“如果去泰山封禅要从安国过的话……”

“恩……这个问题问得好。”常智光汗道:“没法回答,随便公主走哪条路,最好别从安国过。”

“第十一个问题。”九公公边看手谕边问:“本次当选监国将会是谁?”

“王锡爵!”常智光道:“做为回报,他将比较重视商业的发展,并且同意增加朝内轮换大夫席位,两名大夫将从杭州、安国出色商人中产生。还有六名的职业是农、工、渔、衙役、厢军、禁军。四年轮换,在职期间,朝廷给予补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即使他们无法说出,甚至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他们会用自己的身份去联想,朝廷的每项政策会对他们的职业造成什么后果,他们能不能接受,他们的家人,他们的身边的人能不能接受。明近百年来,暴民百多起,严重破坏了大明的根基,消耗了大明的国力。所以我们必须让他们参与朝议,诸如太上皇,他知道人头税对百姓造成的伤害吗?我看不是太上皇残忍,而是他不知道全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