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442

第442章 选举潜规则

选举这样的内幕交易,常智光是顺手拈来,丝毫不觉得有任何羞愧。倒不是常智光不知道君子坦荡的道理,而是他根子里都这么认为,但凡是参加竞选的,都是虚伪的。比如天北大学时期曾经选举得到的诗社副社长,就是行贿了一顿夜宵几箱啤酒才弄到手的,被选为社长那家伙用的是到小肥羊吃刷羊肉,天北干不过……

九公公苦笑:“常大人,你回答问题就一个个回答嘛。你说这么多,咱家怎么可能记得住。”

“那就写了。”常智光笑问:“怎么,公主到处走走,是不是精神很好?”

九公公拿纸边写边道:“确实不错,咱家都长见识。公主说她早年经常去江南游玩,现在去北面看看大漠、看看草原,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公主说,河山大好,这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皇帝都喜欢亲征。下一个问题:你和王相做了什么私下交易?”

常智光一一告知。

九公公记录问题答案后道:“明年开春泰山之行,昭告天地是一件大事,常大人可是要督促督促。”

常智光忙道:“九公公,我只是一个副宰相,明年的假我都请好了。再说,只有户部尚书是我指派委任的官员,这礼部的事,你还是找礼部的好。”

“哈,你又请假?”九公公又苦笑了:“公主说得真没错,说你是个呆不住的主。”

常智光客气道:“朝廷自有能人。再说不管就是管。我一年说十二个意见,人家会答应一半算是很给我面子。如果我一年只说一个意见,他们不同意的话就是不给自己面子。”

这个如意算盘倒是打得很不错,九公公道:“公主说了,既然常智光不勤公文,大选之后就去黄龙府等公主,陪公主走走女真之地。”

常智光一愣问:“喂!这女人有没有搞错,为什么又是我去?”

九公公道:“别乱讲,你和公主比较随意,你又对女真地比较熟悉,自然是你去了。”

原来这样,常智光也比较理解。朱玉走出去,后门跟一群人,朱玉不说话,他们就不敢说话。朱玉问一句,他们就只会回答一句。问哪里好去的,只会回答安全地方最好去。常智光就不同,常智光会玩,敢玩,他和明穆宗是跳过河,冲过竹排偷过鸡……

九公公还问了很多事,比如如何保证大理寺和御史台只会对公主负责,而不是被人私下收买等等。

很快,第一届监国大选拉开了帷幕,光明报进行全面报道。虽然三派别已经内定了监国人选,但是三派人员总数加一起不到半数。而且王锡爵也乐意听听一些无派别人氏的政治见解,他掌握着几个重要部门尚书的位置,可以从他们中间选择合适的人来担任。

不过,第一届选择并不说完美,最少在部分人中算不上完美。因为御史台弹劾了六名官员,其中大部分是三派中的比较核心的官员,罪名是非法串联,也就是私下接触过一些有投票资格的人,并且许诺或者给予他们一定好处的人,全部被抓获。

大理寺卿并且还宣布:奉公主之命,任何用钱财、好处收买投票的官员等同违御笔,即欺君罔上。施好处者处死,得好处者,抄没家产,流放三千里。

朱玉这手笔相当的重,如果是以前,朱玉要处死大臣,特别是四品以上的大臣,会有一堆的官员去求情,即使是政敌,也不希望将来自己有一天也被处死。

但是……由于御史台和大理寺是单独的两个单位,连王锡爵也号令不能,他们的负责人根本就不听也不敢听大臣们求情。

按照规矩,推迟三天选举,三天之内把所有犯事官员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干净利落处理完毕。

不过朱玉先杀后说做法让大家还是很不满,王锡爵等十几名大臣上书朱玉,婉转说明朱玉此事处置的不妥当。他们认为杀犯罪的官员可以说得过去,但是事先并没有说明干涉选举有什么罪责,所以是很不公平的。

但他们也就敢说说罢了,还能怎么样?再说人该杀也杀了!不过这事民间是支持的,他们可不希望选来选去只是官员们的老干部活动。

民间角度是不愿意王锡爵当选的,因为王锡爵的主张对商业和农业发展的帮助都不大,而另外两人的政治主张能大大增加就业率,增加人均土地耕种面积。对基层人来说,王锡爵上任并非好事。

当然,一般基层农民都没有时间去考虑这样的问题,多是京城一带商业区的工人。他们懂点政治,很清楚知道谁上台对自己的好处最大。不过可惜,最少在几十年内,明朝是不可能进行全民公投的,说话权利还是掌握在士族、地主和商人之中,在政治上暂时只能是这三种职业的舞台。

虽然从本质上说共和党和民主党其实都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但是具体是谁执政,在很多政策上还是有不少出入的。这边也是一样,不过可惜,稍微明白事理的一些人都知道第一届监国已经内定。不仅是三派商量的结果,也是朱玉的看法。常智光和周屏都不适合新制度尝试,因为这两人的冒险精神可嘉,勇气可嘉,说不准他们监国会干出什么事来。

三派人员显然对各种意外情况有所准备,只是没想到御史台和大理寺会来一斧头,砍了几个人,这让大家不禁打打冷颤。他们不知道,这两个部门也是无奈,是朱玉就要借这事来做做文章,杀下歪风邪气。如果这次大家都是清正廉明,那公主直辖的两个部门就有麻烦了。

在有点死亡恐怖中,选举终于是拉开了帷幕。这政策首先是报名,够条件,愿意参加选举的都可以到吏部报名。不过要凑到十个人推荐签名,确实也不容易。再说即使有野心的人也不会去想第一届风头。所谓枪打出头鸟,王锡爵和常智光两个人平时也都是比较出头的人,所以已经不怕枪打。

按照清议大夫上书规则,超过两名候选人将按多轮选举。比如三个人参加候选,先淘汰一人,而后剩余两人再进行推举。这是避免个人支持率最高的,因为投票分配不合理,导致输给票数比较少的人。

本次推举的候选人为王锡爵、吴敏和李廷机三人,三人按照官职大小,由官职最小的李廷机先发表自己主张和拉票,接着吴敏最后到王锡爵。

经过第一轮的投票,吴敏先被淘汰出局。但让常智光等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一轮结果李廷机以五十票的高数竟然比王锡爵高出二十票。如果加上已经到京的地方官的投票,李廷机更是以六十张高出二十五张。

清议大夫宣布休息一个时辰,所有官员稍微用点茶点后继续第二轮的投票。没办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三个政治家在台上说一个时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