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443

第443章 意外的结果

御史台的人严密的注意者一些参选人的活动,但三方显然都很懂事,各自到自己派别的院子。

常智光把官帽一摘,喝问:“怎么回事?你们投了谁?”

房间内只有八名官员,大家都一致回答:“当然是王相。”

“吴敏那边也有八九个人,王锡爵有十一个人,合着大家加一起,就再没有别人投王锡爵了?王锡爵到底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常智光问:“或者是有什么事我们没有考虑在内的?”

苏千道:“会不会是吴敏那边出了问题?”

一名官员道:“我看是常相低估了王相。大人还记得叶梦熊圈地一事吧?大人认为为什么顺天府尹要让死者去找王相?但凡有人对王相有好感,也会劝阻这件事。这件事事后竟然也没有人替王相说话。于世昌为什么敢在中书省明目张胆的给王相难看?

“什么原因?”常智光问。

“也就是说王相虽然不至于让大家讨厌,但大家对他也不会喜欢。”苏千道:“大人,难道你忘了就是在他上任时候,高拱可是被判斩首。大明多久没杀如此大员?王相对官员贪墨表示了不满和愤慨,恐怕也是失民心一个原因。”

一名官员道:“常相看我们,再看朝中,真没有几个人是完全干净的。除了陈东和海瑞。说实话,谁愿意王相监国?而且王相政策是抑商之策。你俸禄不提不说,反而把我们财路都断了。而且不是玩笑,一断就要三年。这三年还说不准王相会对大家怎么算账下手。所以……我说实话,我没投给王相。”

“我也没有。”一名官员接口。

常智光清点下来险些晕倒,合着就自己、苏千、李廷机三人投了。常智光苦笑:“看来即使说服你们投王相,这票数也差不是一般的多。”朝外看一眼,吴敏那厅似乎也在纠结。大家当然不是因为王锡爵当不上监国而苦恼,而是因为朱玉已经比较明显通过九公公消息出去,第一届的监国朱玉心中人选是王锡爵。

李廷机这人官声官品都还可以,而且对经贸商业还有专门的研究。大家都知道象李廷机这样的人,最多只会限制,不可能会对贪墨官员进行严肃的处罚,政策也是以稳定经济为主。所以哗啦一现,李廷机飞了上去。

从李廷机从官经历也可以看出明朝开明的政治和经济一直保持到现代改革开放前,有人认为大明的自由政治气氛超过了现代社会。比如……公主从不强制拆迁,还要征求百姓们的意见。

苏千道:“我看还是商量下善后吧。”

大家点头同意,看目前情况,王锡爵是凶多吉少。

常智光道:“这是第一届选举,所有人都在看着。即使现在不关心的人将来也会知道这是影响他们生活的选举。所以不能没事装病。虽然是扛公主的怒头,也得硬头皮上了。既然大家敢选,李廷机大人也没有不敢当。当然,大家下一轮还是要把票全投给王相,这是政治要求,我想说一句,既然大家聚集在一起,为这个团体服务,这个团体同时也为你们服务,那团体的决定你们也必须遵守。所以希望你们不要意气用事。”

“团体?”一个官员有点疑惑问。

“欧阳修说过,君子和而不同。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希望实行《穿越未来》的资本制度。所以我们凑在一起。利益团体,就无论是在民间、商业活动或者是朝廷上的事,做到结合凝聚影响力。我们在一起还要挖掘人才充实到我们队伍来,还要著书立作说明我们的政治观点寻求大家的支持。如果有人不同意的话,没关系。但我就想大家知道我们不是什么商业联盟,也不是什么金钱联盟或者是贪污权利联盟。我们是政治联盟,我们有追求,我们有目标。”

常智光再道:“其实这观点已经反复说了,如果有人以前误会,现在愿意退出的话,我们也绝对不会有过激的行为。因为我们不是因为巴结攀附而聚集在一起的朋党,而是因为同样目标同样理想而在一起的政党。”

即使是以常智光为首的人全部把票砸下去,王锡爵在第二轮投票仍旧全面败北,李廷机当仁不让的成为第一届的监国。当然,按照规矩,李廷机必须得到朱玉的许可圣旨,才能正式成为监国。不过,只要朱玉不是太傻,就应该知道这时候绝对不是使皇权时候,即使要用,也是事后来解决。

接着,李廷机宣布了自己组织的民主联盟,并且宣布自己就是联盟的主席。李廷机邀请王锡爵一起组成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还有六部的结构。吴敏本应该是王锡爵联合执政的,但却变成了反对派,这让周屏非常不满,但周屏没怪别人,谁也想不到选举上会出现这么一个意外。

九公公又让常智光去外面请他吃饭,皇宫由于朱玉的离开,人气很低。内卫数量没有减少,太监和宫女数量降到历史最低。

内卫现在除了要保证皇家人物的安全外,还有派出人手保护李廷机的安全。朱玉这次没有监视性质,如果李廷机有自己的保镖人手,内卫也可以不参与。

九公公笑mimi,不是好东西:“怎么,你和吴敏都不把公主的意思看在眼中?”

“九公公,这事我越想越不对。”常智光道:“王相的得票实在也太低了一点。这几年版图扩大,再加上基本完成改朝换代,官员这一块一直是个大缺口,可是有不少年轻人到五品,这些年轻进士大部分都在安国或者京城大学培训过,意气奋发,爱君爱国爱民。他们可不会因为王相为官正直就不选他。相比之下,李廷机和吴敏都是有铜臭味的人,自古读书人都清高,我就不信那么多人都反对王相。”

“呵呵!”九公公道:“其实告诉你也无妨,是我拿了一份手谕给计票的清议大夫让他作假。”

“啊?”常智光惊讶。

九公公摇头:“其实不这么安排,王相还是输。原本公主就想看看你们敢不敢遵从民意。放心吧,常大人,公主希望就是这样。如果公主真想谁当监国,直接下道圣旨就可以,何必还要这么麻烦。难道你以为公主还要和臣子解释那么多?更何况是当今公主威望。”

常智光想想后道:“老九,我们好歹也认识十来年了吧。有件事你得私下和我说说。公主到底是怎么看这个选举的?”

九公公答非所问:“大人在出任安国知县差遣,整理清理了自己的县,而后就当甩手掌柜,为什么?”

“因为早先如果不管,那就一垃圾县,再说那时候还年轻。后来县里贪污、建设全部上了轨道,形成了一定章法后。当然就可以不管了。你别以为我很喜欢天天在发臭的尸体边上吃午饭,也别以为我喜欢半夜三更玩女人时候有人通知我走水。也别以为我喜欢跑到乡下去呼吸新鲜空气。既然有人办了,我为什么还要管那些破事。再说,我管得少就错得少,不管就不会有错。钱赚到了、事能少一点自然是一点。就象是妓女,很少人是因为喜欢被人上而去当妓女。当官也一样,很少官是为了吃苦而去当官。但是妓女当得好不好,和人家光顾次数帮助宣传有关系。官声好不好,能不能捞到钱,和你会不会吃苦经营一个县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