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081

第81章 获准办报纸

“不说你怎么知道?”常智光道:“我看没有那必要了。微臣说的您同意的几点,还请皇帝派专人出台相关法令。微臣最敬佩诸葛孔明,其治蜀以法治国。条条目目上说明,百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有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微臣也只有如此之能。此事还是交给大理寺吧!”

“这样吧,明天早朝,我特宣你上殿。到时候看看文武百官的意见如何?”常智光虽然官小,但是是朱玉手头唯一有资格上台面的人,朱玉态度还是很好的,还是让常智光看看百官意见,免得对自己有意见。“是!”

“对了,小青现在住在我早先的公主府里,那边房子多,你不妨也住进去。”常智光则回:“回公主,微臣已经定了客栈。”“哦?难道你真不想入朝为官?”常智光答:“回公主,微臣入朝,谁去办报纸?谁来帮陛下歌颂。”“恩!”朱玉点头道:“一会陪朕用膳,顺便说说这一年你都跑哪去了。”她才不相信常智光省亲受伤了快一年。

“哦?”朱玉大是惊讶:“你竟然在鞑靼国打了根基,还去了女真?”她真没看出来,常智光这个文弱书生胆识非凡,在敌国开赌场就算了,竟然还在女真绑架人质而回。“微臣擅离职守……”“你是怕万一本宫失败被牵连吧?”朱玉道:“本宫也不怪你,难得你有这份魄力……和本宫说说,你都看见了什么?”

“根据我看,鞑靼国腐败不堪。且军纪涣散,内部权利争斗严重。大小王爷上百人,各自有封地不说,还各有兵马。有句俗话说,最坚固的堡垒也能从内部攻破,根据微臣来看,鞑靼国不足为惧。反倒是女真,上下一心,虽然目前兵少粮寡,但是却如同一条恶狼一般。就如同两边打架,甲这边人多,乙那边虽然就一个人,但是他不怕死,他死也要拉甲这边一个垫背的。而甲这边人都惜命,所以谁胜谁败真不知道。”

“恩……太上皇当权那会,和大臣们计议,要和女真联盟一同出兵。这事暂时就搁那了,本宫原本过几天就议议,燕云十六州能拿回来那就是千古明君,而且张逊也劝本宫要转移大家注意力。但听你这么一说,似乎我们是在驱虎吞狼。”常智光回道:“公主圣明。女真人和鞑靼人像比,少了信用二字。看我大明和鞑靼之盟,虽然边境多有摩擦,但确实未有战事开启。但观女真,从微臣之遭遇就知,利字一途,远胜其之信用。我大明和女真联盟,无异于与虎谋皮。”

“恩……那你说怎么办?”“两军对垒,义庄发财。要是女真强鞑靼,我们就资鞑靼。如果是鞑靼强女真,我们就资女真。两边打仗,我们拿好处。比如将铁价格提升10乃至一百倍,两家贩卖,打压战马价格。”“状元的身份,商人的头脑。”朱玉笑着点头:“本宫看可行。商人逐利,我们亦逐利充实军需。不过只贩卖铁器似乎……”

“回公主的话,我有心弄个兵工厂,集合大明人才研究武器,我们可以把武器买给鞑靼,还可把武器卖给女真。”朱玉来兴趣问:“什么武器?”“目前只是构想从火药入手,至于能折腾出什么新鲜东西出来。就要看匠师们的本事。”常智光补充道:“再就是想办法怎么个克制骑兵。只不过这私造武器……”

“本宫准了,不过出了就给本宫先过目,别到最后女真鞑靼都有好武器,我大明却没有。”朱玉问:“常智光,你说就算是女真灭了鞑靼,能打我们吗?”“公主您这话问的……这么说吧,努尔哈赤的皇宫就是仿造咱们这皇宫造的。他的会宁府正在设计改造,就是咱这京城的布局。游牧民族哪个不羡慕咱们中原的繁华?”常智光道:“从秦开始,咱们就没少吃游牧民族的亏,他们都将我们当成可以随便提取的仓库一般。哪年他们年景不好,就派兵南下洗劫补充他们给养。秦、汉下来还有五胡乱华,唐太宗这么有为君主也吃了大亏,我大明自开国以来就更是吃亏连连。”

朱玉点头:“偏安,历朝历代都是偏安。”“恩。公主您看,万历爷年纪尚幼,您是有为之君,能辅助其强国富民,但您能保证您之后大明不会再出穆宗这样的皇帝吗?为绝后患只有一个办法。”“什么办法?”“统一,民族大融合,用耕种代替游牧,用汉语消灭他们本身语言,用汉服去掉胡服,用汉俗代替他们习俗。”

“说得好!”朱玉击掌道:“这亦是本宫的想法,本宫本次恩科重开武举,就想先寻大将而治军。”“公主,未必就一定需要武力。”朱玉问:“你有什么想法?”“这个……暂时还没有。”“你就先想着,本宫行本宫之策。只希望那些老虫们别没事阻挠才好。”常智光呵呵一笑道:“公主不是开恩科了吗?”朱玉微笑点头:“希望有有用之人。”

第二天早朝,常智光在殿外吹风,里面正在讨论朱玉所说的宪法。大约半个时辰,万历宣常智光进殿。当先一名文官道:“陛下,臣以为以仁义治天下,乃是正理。唐时太宗李世民,宽刑重仁,四海升平,万国来朝。藩国尽皆臣服。有道是,半本论语治天下,不可失了自汉来的祖制。”“就是!仁治已是千年来的俗例,为何还要弄什么宪法,真是多此一举。”

常智光道:“微臣乃是安国县令,最近却很迷惑。有一案件还请各位大人一解。说有一孝子的母亲病重,需要猪肉做药引。孝子无钱,割股肉下药无效,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去猪肉摊上偷得一块。猪肉贩当场抓住送到衙门,请问各位大人,我该如此处置?”张居正低眉顺耳,一句话也不说。一名四品大臣则出身道:“其情可抿,不仅不需责罚,还可上表朝廷,推举孝廉。”

“这么处置确实是仁了。可是大人,猪肉贩岂不是损失了一块猪肉之钱?谁去补这钱呢?难道就算他倒霉?此事一出,那天下孝子是不是都会以此名义偷物,乃至洗掠?”“这个……”这名大臣一噎问:“那你说怎么办?”“下官按照律法,判他偷盗之罪。”

大臣反驳:“难道你就让其母病死?”“其母有乡亲资助倒还活着。”常智光道:“下官只是想说,违法必究,这就是宪法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孝子还是什么。都必须遵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借口虽多,但律法无情,无亲情,无人情,这样才成方圆。”

朱玉问:“众卿家怎么看?张首辅?”被点名,张居正出首道:“回公主。常大人所行合法,孙大人所说合理合情,请公主圣裁。”少宰于世昌则出首道:“公主,微臣认为常大人有举法家之嫌,读圣贤之书,却思量……”“本朝不以言致罪,再说大明也是有律法的,怎么说了几条,这金科状元就成了法家的人!”朱玉无视于世昌,问:“张首辅对前几条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