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整编楚汉
3993700000036

第36章 张良再次出手

第三十四节张良再次出手

刘邦很轻松的夺下了陈留,除了郦商的那几千人之外又招募了不少的新兵员,而且更重要的是得到了陈留的存粮。刘邦现在觉得自己兵马粮草充足,便领着大家伙去攻打开封,不过很遗憾,就刘邦手里的那些兵马,好像除了刘邦自己认为是够多的之外。在开封守将眼刘邦的军队也还是太少。刘邦自然是没有攻下开封。

游击战的制定者张良并不满足于现在的游击打法,想要把韩国失去的领土全部夺回,那正面决战是迟早的事。只不过,张良想想这个韩王,觉得好像还是差点火候。不知不觉中,张良想起了沛公。

这又是巧了,刘邦此时从雒阳向南穿过轘辕山。这可来到了张良的地界上了。为了尽地主之谊,张良率兵来增援刘邦。其实,是想让沛公与韩地秦兵正面交战,把秦兵打败。刘邦也是很配合,一口气攻下韩地十余座城邑。

张良为了测底消灭对韩的威胁,又和刘邦向西与秦军杨熊在白马打了一回对攻,接着又在曲遇东面打了一仗,大破秦军。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向南攻打颖阳。不过,这里的秦兵各个都是汉子,没有投降的。刘邦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不得已,屠戮了颖阳。张良也很是拼命,通过自己的关系,占领了韩国的轘辕险道。后来听说杨熊逃到荥阳去了,秦二世派使者将他斩首示众。二世这回好像是真的感觉到势态不妙了。要不,还会把义军当成强盗。

又经过这一次的合作,刘邦认为张良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一定要留住他。于是,便应用了一下手中的权利,令韩王成留守阳翟,希望能让张良和自己一起去攻打咸阳。

而这时,张良的探报来报:“赵别将司马印正准备渡过黄河,进入函谷关。”张良把这事告知沛公后,刘邦自然是很讨厌半路杀出来的司马印,注备立马带兵灭了丫的。不过,张良拦住沛公道:“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同盟军,我们只需阻止他,没有必要自己人大打出手,伤了和气。”张良说完后,给沛公出了个主意。沛公按照张良说的,向北进攻平阴,截断黄河渡口。工程完成后,刘邦哈哈一笑:“看你还怎么和我抢。”因为在刘邦眼里,在联盟中,除了项羽,那好像就是刘邦他自己了。而上头派自己先往西略地入关,又走的是近道,又把项羽支到钜鹿那里。那这关中王不是刘邦自己做谁还敢做。

话又说回来了,那为什么是张良先知道有人要抢生意而不是刘邦自己先知道呢?那是因为刘邦没有意识到或者根本没有派出探报去侦查这些。而对张良来说,他为了刺杀秦始皇,必须要随时知道始皇的动向。他散尽家产,养了一帮探子,时时刻刻给他收集情报。所以张良对全国各地每天的动态都了如指掌。

刘邦这回也算知道信息的重要性了。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好像没有那个耐心去对各种各样的情报加以分析。刘邦心想:“那就交给张良做好了。反正他每天都会整理情报,那就然他捎带着帮我弄弄。”

刘邦又向南进军。与秦军在洛阳东面交战,战事不利,退回到阳城,聚集军中的骑兵,在南阳县东面和南阳太守吕齮交战,打败了秦军,攻取了南阳郡,南阳太守吕齮逃跑了,退守宛城。

刘邦为了加快进军速度,率兵绕过宛城西进,张良进谏说:“您虽然想赶快入关,但目前秦兵数量仍旧很多,又凭借险要地势进行抵抗。如果现在不攻下宛城,那么宛城的敌人从背后攻击,前面又有强大的秦军,这是一条自毁的选择。”于是,刘邦按照张良做出的战术,连夜率兵从另一条道返回,更换旗帜,在黎明时分,已经是把宛城紧紧围住,围的那是里三层外三层。刘邦瞪着眼睛问张良:“这天都亮了,什么时候进攻啊!”张良笑道:“不急,要的就是这个气势。”又让沛公下令让每个人都要表现出生龙活虎的样子来。

这不,南阳郡守一看刘邦这阵势吓坏了,当场就想要自刎。他的门客陈恢看出了门道说:“现在自刎还太早。”于是越过城墙去见沛公。

张良听到有南阳的使者来了,便起身对沛公道:“如果使者是来投降的,那您就答应他吧!”说完便朝后帐走去。

陈恢见到沛公说:“我听说怀王的约定,谁先攻入咸阳的就让谁在那里做王。现在您停下来攻打宛城。宛城是个大郡的都城,相连的城池有几十座,人民众多,积蓄充足,官民都认为投降肯定要被杀死,所以都来决心据城坚守。现在您打算要停在这里攻城,士兵伤亡必定很多。要是率军离去,宛城军队一定在后面追击。这样,您向西前进就会错过先进咸阳在那里称王的机会。再加上后面又有宛城强大军队袭击的后患。替您着想,倒不如约定条件投降,封赏南阳太守,让他留下来守住南阳,您率领宛城的士兵一起西进。那些还没有被降服的城邑,听到了这个消息,一定会争着打开城门欢迎您。您就可以通行无阻地西进,不会有什么担心了。”刘邦心想,这张良可称作神了。刘邦又装作思考状,过了一会,说道:“好吧!”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刘邦很是豪爽地封宛城郡守为殷侯。而且,现在这时候,刘邦还没有做过河拆桥的事,封给陈恢一千户。刘邦部队也在宛城得到了充分的补充,不光是增加了人员,换上新装备,更重要的是这是个大粮仓,在这得到了大量的粮草,有了充足的战争资源。

刘邦继续率兵西进,就像设想的一样,所经过的城邑没有不降服的。到了丹水,高武侯戚鳃、襄阳侯王陵也在西陵归降了。

刘邦吃到了甜头,就又回转来攻打胡阳,遇到了鄱阳的别将梅鋗,就把他也带上,一起降服了析县和郦县。

这时,秦将章邯已经在赵地率秦军投降项羽了。沛公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为了探清西进的道路,更准确地说是为了知道秦知道章邯投降后所做出的反应和布防情况。就派遣魏国人宁昌出使秦地,说白了就是利用使者的身份来在秦地做间谍活动。不过,让人着急的是,宁昌到现在还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