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40611100000008

第8章 古老的本土宗教——本教(6)

干诚章嘉,是世界第三高峰的山神,主要伴神是魔爷,另一位伴神识红岩千赞之主。

扎桑雄窘,位于日则的北方,有四个伴神,他是宁玛派僧人最崇拜的山神。

(5)六岭山神

这也是一组在佛教传入藏地以前比较出名的土著山神,分别是夏达岭山神、乘达岭山神、洛达岭山神、达姆岭山神、翁达岭山神、蔡伯岭山神。

3,鲁神

鲁神,通常被译为“龙神”,但是藏语中的“鲁”与汉语中的“龙”的所指对象其实并不相同,所以在此采用“鲁”的译法。在藏语中,“鲁”是主要生活在水中的一类精灵,包括有很多种动物的形态,比如鱼、蛙、蛾抖、蛇、螃蟹、蝴蝶、蝎子、蚂蚁等等,当然龙也是其中的一种,它们在早期的藏族神话中都被称为“鲁”。

众多繁密的“鲁”神,在本教中被分成了五类:第一类是“嘉让”,是善神,藉根性于神界,可以保护人类;第二类是“莽让”,这是恶神,藉根性于人界,给人间以灾难病害;第三、四、五类分别是“解让”、“章赛让”和“得巴让”,这三类兼具了善恶两性,藉根性于非神非人界,既能够给人类带来祸乱,又可以给人类带来福运。

比较著名的龙神(鲁神),有龙魔八女神、龙魔九兄弟、龙卓姆女神,又有鲁神与赞神相结合所生的魔龙赞、红色龙赞沃色吉、大王绿色龙赞、神岩龙赞,还有龙勉女王美女沃切玛、龙勉卓姆、白龙勉萨乃仲玛、湖勉女神吉姆措佐和乳秋杰姆及其伴神湖勉龙之女,以及四水居士、水神龙王等。

藏族人认为,鲁神是人世间424种疾病和灾难的根源。因鲁神而生的疾病叫做“鲁病”(或译为“龙病”),根据本教的《十万龙经》记载,麻风、天花、瘟疫、梅毒、伤寒等病都属于龙病。据说人类与鲁神在最初是和睦相处的,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张,就于无意识中冒犯了鲁神,侵犯了他们的领地,鲁神便将各种病魔转移给了人类。之后,人类为了协调与鲁神的关系,与鲁神订立了盟约,通过祭祀等宗教仪式治疗鲁病,并形成了鲁神祭祀和鲁神禁忌等民俗文化。

(一)生活神灵

1.土主

这一类神灵,也称为“土地神”、“地神”、“地母”等,其与念神和鲁神很难区分,实质上具有鲁神和念神在掌管土地等问题上的双重特征,是地上财富和地下宝藏的主人。

这一类神灵以女性居多,藏语称为“丹玛”。他们分管着一段地面的山及山上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又守护着地下的宝藏,保护部落及家庭平安、人畜兴旺;在有些场合下还充当战神和财神的角色。

出名的土主有吉祥长寿五姐妹、十二丹玛女神,四位大夜叉女、四位大勉姆女神,又有土地十一神、四面八方土地神、九宫土地神、黑天狗土地神等等。

2.家神

家神,藏语“钦拉”,他一身红色,有人的躯体、猪的头,右手拿着一根叫做“世界弯木”的三叉木棍,左手握“胜幢”。他的主要职责是保护家庭平安,发财致富,在某些场合还起着战神和财神的作用。

据说,家神也是一种力气很小的小眼睛精灵,他能搬来没有字的财物,但是拿不动金银。他很小心眼,容易为小事动怒。伺候家神的要点是必须得保持清洁。

帐篷神、堡顶神,以及灶神、仓库神、梁柱神、吉祥神、门神这“大力五守舍神”,还有生神、地方神,庄家神等等,也都被包括在家神的范畴之内。

拉姆女神可以保护家庭平安、招福招财,一般被供奉在仓房里面。

此外还有火神、水神、生日神、牲畜神、疫病五姐妹等等各种各样众多的与生活相关的神灵。

(二)人体神灵

阳神,也称为“男神”,它类似于灵魂,附身于人的双肩之上,起着“命灯”的作用。它分为三阳神——南台嘎保、顿群嘎保和热帝贡牙,五守舍神——白色女神、生命神、白色阳神、白色地方神和个人护身战神。

战神,藏文中称“扎哈”或“扎拉”,意为“克敌之神”或“克敌之魂”,也有叫“塔拉”的,便是意为“战神”。

藏地民间认为,凡是那些可以保护他的崇拜者克敌制胜,克服各种魔障和灾难,以及可帮助自己荣立高位、增加财富的神灵,都属于战神的行列。这里面比较有名的是十三战神、战神九兄弟、七战神、五战神、风马昌盛四战神、战神三兄弟和名列“战神大王”的神灵们。

(三)其他类别

此外还有厉神部主、骷髅鬼卒、四方地域神、畏尔玛神、本教九神、魔怪等各种原始神灵和精灵,其具体详情可参看杨辉麟编著的《西藏的神灵》一书。

二,雍仲本教的主要神祗

辛饶·米沃且创立雍仲本教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将世续本教中形形色色的原始神灵队伍加以整理,建立有序的神灵系统。在这个神灵系统中,不断地将藏区各地的神灵鬼怪,甚至已故世了的氏族英雄、酋长,以及象雄、大食、汉地的各种神灵和出类拔萃的人物都纳入进来,给他们安排神位,使其各尽其职。

除了前面所述的世续本教中已有的各种神灵,雍仲本教的主要神祇还有如下种类:

(一),创世神灵

1.原初神“耶辛”

“耶辛”(或译为“叶仙”)的“耶”,意为原始或渊源,“辛”,意为神圣或灵性,也有祖先、朋友或者联盟之意。“耶辛”是本教的最高神,一般的人不能与他获得联系,而他手下的创世主神“塞”和塞神的八使者则主要执掌惩罚之权,并且可以直接与人沟通。作为天人沟通的使者,本教徒可以通过召请“塞”,向赛神进行求助,从而间接地接近耶辛,由此对宇宙的根本力量加以调节,使它更加符合召请者的愿望。

本教徒在山峰、树林、湖畔和河边渡口等地燃烧松柏枝叶进行煨桑的仪式,就是为了寻求与耶辛神联系的能量。

2.最初四神

最初四神是本教寺院中最为常见的神灵,几乎每个本教寺院中都有关于他们的唐卡和壁画。

这四尊最初神分别是:

(1)萨都艾桑,又叫做曲坚木杰姆,据说是万物之母、众神之母。她的名字来自古象雄语,意为“可敬的智慧之母”,本教徒有时还称她为“辛饶强巴”。

(2)辛拉俄格尔,是最原始的神,据说也是辛饶·米沃且的保护神,他答应帮助辛饶·米沃且把本教传布到世界各地。

(3)桑波奔赤,是众神和生灵之父,是民间神话里创造出来的神。

(4)辛饶米沃,就是辛饶·米沃且,他是尘世的导师和救护者。

这四尊原初神里,除了辛饶·米沃且是现实世界的人物之外,其余三尊皆为神灵,他们都源于赤杰曲巴的五种本原物质,组成本教的本尊。在本教的古老经典《金匙》中,这大四尊神的名字并排出现,被认为是和善的、和平的、和蔼可亲的神。

3.色域五神

色域五神分别是贝赛恩巴、拉布托巴、卓却卡峻、格措和普尔巴。其中,前三尊是本教凶恶神灵的三位一体者,第四尊据说来自象雄,是本教神灵中专门对付恶魔的最凶猛、最威严的一位神,第五位就是金刚撅,起源于印度,最初是一种秘密法器,后来演变成了神,他不仅是本教尊崇的神灵,也为藏传佛教宁玛派和萨迦派所尊崇。

4.创世九神

这九尊神中,以“塞”为主神,其余八位是塞神的使者,称为“岱杰”(意为八部鬼神),同时还被认为是塞神的组成部分。

(1)塞,是主神,他与人直接来往、沟通,具有报复心理。

(2)鲁,是一位龙女,可以降雨,也可给人带来财富,是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的保护神。

(3)赞,是一位火神,也是一位战神,具有瞬间破坏的能力。

(4)铁让,是一位活动在人户之中、能力广泛、似神似鬼、更接近于鬼的凶神。

(5)堆,是一位魔神,象征黑暗和厄运,据说他通常从栖息地跳跃而起,抓获处于极度痛苦中的人。

(6)秋拉,是财神,他给节约者以富裕,给浪费者以贫穷,是商人和家庭的保护神。

(7)念,常与山峰联系在一起,是掌握人类生存空间和生杀大权的神。

(8)萨,是心理功能之神,还包括霹雳、闪电,如果扰怒了他,他会使你神经错乱,引起癫痫和疯病。

(9)扎拉,属于“赞”类,是战神,勇士的保护神。

(二),天界神灵

本教认为世界有四重天,第一层为“什巴贡桑”,这里是本教的众神会聚、讨论凡事之处;第二层为“什巴叶桑”,人间的始祖、现实世界的国王什巴桑奔赤就居住在这里;第三层叫“巴拉俄塞”,这是诸神降世或返回天界时的净身处;第四层叫“贯赞恰”,这是赤杰曲巴居住的天国。

在天国有一座城市叫“那尔玛勒细”,是恰杰仁喀神统治的地方。本教的众神一般都在此处接受训诫,学习什巴东孜的本教奥义——对大千世界的预测。雍仲本教始祖辛饶·米沃且的三个儿子也在此处接受训练。在天界的北部又有一个叫“北方黑暗”的地方,那是恶魔梅本那波的居住地。

1.天神

天神是一位蓝色的神灵,有着四头八臂,称为“阔托巴”,他有一万名野天神作为伴神,他的妻子是世界王后珍吉达美玛,从她的体内生出七万个“贝”神玛姆。

此外,比较著名的天神还有:天界上部四方女神、天界下部四方女神、密脸四女神、天界四王后、天界四女神、天界四风神、五主空行母、五翅空行母等等。

2.曜神

曜神,也就是彗星,这也是一类天界神灵。据本教文献所说,曜神的肚子上布满了眼睛,当他从天空中经过时,可以监视世间所有人的功德和罪孽。

著名的曜神有大曜雄罗睺罗,他有九个头,用一千只眼睛观察三界发生的一切事情。他有不少伴属神,他的明妃杰宗玛仁玛钦姆也是著名的曜神,也有许多伴属神。此外,还有十一作用星神,即四大天王的七个儿子和二十八宿的女神,他们在天空各自运转,于十一处相遇,各处有一作用星神。

3.天神人主

这便是从天界下到人间,作为现实世界的统治者。吐蕃第一代藏王被认为是自天空降临的天神之子,据说包括他在内的“天赤七王”都于最后又返回天宫。吐蕃王统世系,在藏族史籍中被认为是属于天神的世系。

总之,本教的万神殿中,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不一而足。这些形形色色的神灵,早在远古时期就深深地渗透进了藏民族的生活之中,并且在佛教进入西藏以后,大部分也都被吸收到了藏传佛教庞大的护法神体系里面,始终与藏民族相依相伴,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禁忌、庆祝、献祭等藏族生活习俗。

(以上神灵的介绍主要参考了杨辉麟编著:《西藏的神灵》,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第七节生命学说和招魂术

在本教的生命学说里,生命分为三大部分:身、魂、魄。身,也就是人的形体、肉身,包括血、肉、骨骼;魂,就是灵魂,它是神识、意识的流动和凝聚,是意念的反应和指导;魄,就是精气、气魄、元气、营养、胆力、寿命等。在人活着的时候,魄是支柱。

在这生命三部中占关键中枢地位的则是“喇”,它就是魂,但也有魄的含义,类似于汉族民间所说的“命根子”。“它是形体健康运转的最基本‘寿’三种的活性细胞,是人的体内暖气息和神经意识所依持的主要根器,说得简单点,则是自身形体中酝酿涌动的自存活力以及呼吸气息。正是这种特殊的活力气息,使人类有了喜怒哀乐的反应,有了胆力和魄力,有了看不见却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气质,有了可计算长短强弱的寿数。”(察仓·尕藏才旦:《西藏本教》,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8页)

“喇”是生命的基础、根本和精髓,是生命的主帅,也是活力的象征。人一旦失去了“喇”,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根,所以,在保护生命时,藏人最注重的就是要保护“喇”——魂魄不受伤害,护住生命的基础精髓而不受损。

在藏人的史诗和神话中,常有这样的情节:把“喇”寄存于神山、圣湖和野牛、蛇等动物的身上,以此方法来挫败敌方伤害自己魂魄的企图。在实际生活中,为了防止自己的魂魄、精气——“喇”被鬼灵夺走和被邪气、晦气和秽气所污染而导致生命的丧失,本教徒设计了很多宗教仪轨来保护魂魄,包括驱鬼禳灾、贿赂鬼神、转移精气、招魂引魂,还有念长寿经咒、摄寿经等等。

本教认为“喇”这种存在物是身体的一部分,但是它又缺乏理性,任何的迎请活动都会让它变得活跃起来。迎请“喇”的宗教仪式叫做“喇落”,意思是招魂。在本教看来,灵魂是可以被偷取和收回的,魄也可以用精神力量来挽救。酥油和奶都可以用来招魂,在举行“喇落”仪式的时候,要用酥油做一个绵羊的造型,对婴儿和病人则要用奶乳来加以洗浴。当孩子出生时,也要举行“喇落”,给他(她)指定一块家庭成员都拥有的绿松石。

据说,“喇落”的部分仪式在远古时期是这样举行的:要献上病人的绿松石和魂之杯(一种为了招魂仪式所准备的杯子)作为偷取“喇”者的祭品,又在羊骨上写下被招魂者的名字和占卜结果,再加上代表五大自然要素的彩线球,中间写上被招魂者的生年特点。如果这种仪式失败了,病人病情恶化,就要另请一位出色的巫师举行以祈求和召请神灵的“多”或规模更大一点的“都斯”仪式。此外还有更高级和更重要的召唤“喇”的仪式,需要由最高级的巫师来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