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南宋雄起
4113600000102

第102章 弘安之役(三)

元军被关在博多湾里出不来,北海舰队开始打扫战场。赵昺说了,俘虏是要留下的,能救的都救起来,伤重的,那不好意思,自生自灭吧,伤轻的,简单包扎一下,看你运气,挺过来,祝贺你可以做劳工了,挺不过去,呵呵,日本海的鱼儿们被炮火打扰得很厉害,也应该给他们送点礼物什么之类的。具体战船,江南军的那些大船还是不错的,改装一下用途还能发挥用途。这个要拉到佐渡岛去。高丽的船,能用的当然要拉走,眼看着不行的,就让他自沉吧。反正高丽那些船,将来可以卖给日本人,自己是一定不会用的,那质量真的不好说。

时尽黄昏时,零星战斗总算结束。飞剪船在落日余晖中撤走了,海面上一下恢复了安静。

二十八日,元军就根本没敢出湾去,二十九日,派出几艘哨探船,周边却是一边安宁,宋军战舰一艘也看不见,不知他们都躲在何处。再说,元军哨探船也不敢再往远处寻找。到了第二天,还是没有动静,元军不免上下都奇怪,派出大量的哨探船,往更远处探寻,也是一点消息也没有。这更让元军感到惊奇,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前几日靠近海岸的日军,远远的看到了这次海战,都被大宋海军的威力惊呆了,在他们的印象中,就没有这样海战的概念,也从没有见识过如此巨大的战舰,装备威力如此巨大的火炮,打得元军满地都找不到牙。日军在这样威猛的火力下,心里都在想着,如果这样的军队是自己的敌人,那自己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他们都不敢设想这个结局。

但是,第二天他们还想再看看这样免费的海战时,却发现宋军一夜之间似乎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般,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踪影,而且是连着几天都没有一点消息。但早些日子登陆的大宋海军陆战队,却开始放出话来,他们已经休整好了,要前去战场上。

其实,北海舰队并没有走多么远,他们往西行了一大段距离,来到上次侦察好的一个安静避风的天然港,全舰队沉锚,做好一切防护准备,大量人员下船登岸,然后开始占领所有路口和村庄,控制住沿岸所有的日本民众,只准进不准出,反正有日本向导手里北条时宗的手令,那些日本人还是特别聪明,况且,舰队的运输船上还搬来许多食物和战利品,反正这些东西也是蒙古人掠夺日本人的,给当地居民分点以安抚其心,也算是物有所值了。一时,北海舰队真的“失踪”了。

博多湾里的蒙古两路联军,莫名其妙就被打个半残,都蜷缩在湾里,几千只大小船停靠在一起,拥挤的连哨探船想挤过来汇报情报都不容易。

忻都论骑马射箭,上阵砍杀,还真是一员大将,但这海上行舟,好容易最近才不晕船了,让他来个指挥若定,胸有成竹,决胜千里,那还不难为死他吗?再加上大宋海军这一战,打得自己连藏身之地都没有,让他这辈子想起来做梦都要惊醒,所以,这两天只躲在船舱里不敢出来。按他陆上的经验,这人聚在一起才显力量,所以,看到一个湾里众多的船挤在一起,他也不觉得有什么大问题。

张禧由于上次海战的失败,虽说现在又跟着过来,但一败将地位总是低的,有些良好的建议也得不到重视。但范文虎久居江南,还是明白点水战,虽说那是江湖内河之战。他听张禧的建议,把自己周围的船疏散开一些,免得大风吹时,船与船互相碰撞。而且他也感觉到这天气反常,提出是不是注意做一些防风准备。但远征军的总指挥阿剌罕死了,接替者阿塔海这位总军又没有来,忻都作为东路军的总指挥,又是蒙古人,当然不会听丛范文虎的。而范文虎受阿塔海节制,头顶上司又没有来,他也不会事事都听从忻都这个外行。于是,大家互相扯皮推委,你也说服不了谁,一时,指挥陷入混乱。

张禧吃了败仗后,闭门深思,也想到一些抵抗宋军打击的设想,却身轻言微,又没有人肯听他的,自己的设想无法得到验证,心下苦恼,那肝火由不住就腾腾地往上反。他只能给范文虎建议,好在范文虎虽无能,却也是个明白得失的人,于是,范文虎身边的船难得安排的较稀疏一些,准备也充分了许多。没有办法,张禧只好先把自己能管得了的船安排好,以防万一。

八月一日,太平洋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飓风,风暴持续四天,东路军因是高丽船,本身制造就有点问题,而且又都拥挤在狭小的海湾里无处可跑,一时你撞我挤,损坏大半。只有忻都和洪茶丘乘坐的大船夺路外逃,部分蒙古人乘坐的大船也趁机跟着闯了出去。但即使这样,被风吹翻的船也不少。

而江南军除了张禧早做准备,损失还算小的,别的近两千员船,要么船体过小,不抗风暴,要么是内河沙船,船底平整,台风一吹,几下就翻个底朝天。而且为了应付忽必烈的东征时限,那些船造得都不坚实,结构不合理,内河航行还可以,这大海上绝没有抗台风的能力,一时损失大半。连范文虎最后都被吹到海里去了。

这样,一场台风袭来,元军船毁人溺,师丧大半。

江南军张禧所部和也速得儿所部由于事先做了准备,损失不大。台风过后,张禧和也速得儿率部救援落难元军,落水的范文虎被张禧救起。

张禧看到如此情况,长叹一声,对范文虎说道:“我江南军士卒未溺死者尚有半数,而且都年轻力壮,如果将他们组织起来,强行登陆,作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也许能登陆成功。”

范文虎早被吓破了胆,哪里还敢反攻?能活下来就不错了,惊得手指张禧,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一跺脚,一咬牙,才嘣出一句:“要反攻,你自己去吧。”

气得张禧两手哆嗦,连那几根胡子都乱抖起来,他双眼含泪,胸脯起伏,最后终于抬头看天,然后闭着眼长叹一声:“唉,天亡我大元也。与匹夫谋,不足成事也。”

此时,平户岛尚有被救起士卒四千人无船可乘,范文虎命弃之不顾。张禧不忍,将船上的七十五匹战马弃于岛上,企图载四千士卒回国。

但张禧刚刚派人上岸整理人员,却不想,一股身穿作训服,身披战甲,手技火枪的人,利用台风过去,潮水低落之时,唿啸而来。

一时,枪声大作,箭矢如雨一般飞舞。那些江南军本来就被台风吹了几日,头重脚软,连走路都不稳。而岸上的人更是风雨中浸了几天,连口热水都没有喝过,更别说吃饭了。正软得瘫在岸上等死呢,哪里还有战力?

张禧一看,本还想组织人员抢滩抵抗,人员还没有组织好,对面已是杀到眼前。张禧的手下一看,死拉活扯,拥着张禧逃上了船。

也速得儿还不服气,仗着自己勇猛,领着一帮子蒙古人列阵冲锋。对面一点也不给面子,没有进入八十步时,对面一排烟火腾起,枪声连成一片,瞬时就被打倒了八九十号人,接着,又是两轮枪声,那帮子勇敢的蒙古人已不成队形。好容易冲到三十步时,对面火枪阵后又是一片黑点打来。好在那些铁疙瘩打在身上疼是疼点,只要不打在头上还一时死不了。大家正在庆幸,那些铁疙瘩接连炸响,顿时,地上站立的人就几乎看不到了。

等烟雾散去,这些草原上的勇士们早就死得差不多了,活着的也是身负轻重伤,没伤的也被吓呆了,跪在地上,只向着自己的长生天祈祷。

原来,张达领着陆战队,顶风冒雨,在风中坚难地行军两天,才克服了重重困难,沿途失踪、掉队、因伤减员上百人,终于在昨天赶到附近。海上一片混乱,周边日军也都撤得远远的躲避台风。这里几乎成了真空地带,正好做为海军陆战队的休整地方。他们利用附近残破的民房和防守工事,在雨中艰难地筑起营寨,赶紧休整,整理用油纸包裹的弹药,想法补充热食,恢复体力。

从这些行军和筑营,就可以看出赵昺训练的将士素质之高,陆战队已是一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强军了。

张禧一看,自己无能力,只好忍痛撤离。而范文虎早就被吓破了胆,哪里还顾得上别人?

当时,九龙山的海滩上尚留有近十万元军,这些人失去了补给和退路,又经台风肆虐了四天,早无斗志,又深知自己无力突破日军的防线,现在只能坐以待毙,望着天空等死。

等风一停,天气稍转好,张达已经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他们慢慢排开步兵线阵,前面是火枪手,后面是弩弓手,再后面是拖拉战炮的队伍。全军齐头并进,把,将残存的元军驱赶至一处名为八角岛的狭窄地区,然后逐步攻击。

元军早失了斗志,又冷又饿,就是敢于反抗的蒙古勇士,也大部被杀,剩余的八万多人作了俘虏。

等日本人三天后准备进攻时,岸上石墙对面哪里还有蒙军?只看到成队的海军陆战队,排成整齐的队伍,来往于海滩上。而那些个俘虏早就被北海舰队的运输船接走,只留下了许多负伤的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和高丽人,当然还有成片的尸体。只不过高丽人不论受伤与否,全部留在当地。部分重伤汉人也被留了下来。

这些人按照赵昺的指示和命令,是要全部交给日本人处理的。日本人因为蒙古人征日,攻岛杀民,抢掠财物,对他们恨之入骨。所以,留下的人只是为了给他们出气的。果然,日本人把这些人残酷地杀害了。一时,几万人的尸体堆满了海滩,海水都被染成了红色。许多尸体直接被潮水冲入海中,剩余的尸体,张达怕热天,尸腐后易容易引起瘟疫,和日本方面商量后,挖一个大坑,堆起柴草,烧化后全部埋入大坑中。据说,几百后,博多湾还有一座名为“元冠冢”的小山,据说是当年元军将士的集体墓地。

范文虎逃回去后,向忽必烈汇报,说登陆将士不听从命令,后来大风起来,自己只好逃回大元,被免于惩罚。

在这次惨败中,江南军只有三名士兵逃脱,他们拼凑了一艘小船,幸运地漂回中国。忽必烈透过这三位幸存者终于知道了战败的真相,此次战争的副统帅范文虎被斩首,其他官员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二次征日,元军惨败,此次战役发生在日本后宇多天皇弘安四年,故史称“弘安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