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南宋雄起
4113600000101

第101章 弘安之役(二)

石见银山,现在日本岛根县大田市的大森林区,离海岸最近十里路程。在这个时候,还是荒山野岭,只有野兽没有人烟。大约二十年以后,那里才会逐渐发现有银矿,并开始十六世纪以后形成后来的大矿区。而现在,只有海军陆战队三旅的将士们,在阴暗的林间劈荆斩刺地翻上爬下,与元军周旋在山沟里。

当洪茶丘终于没有耐心和张达躲猫猫后,张达才开始完全占据周边要地,正经修建防御工事。张达按赵昺指示的几座山的坐标,先在仙山上修建最大的军事工程,然后分别布置好周边要害山、上城山、矢筈城山修建要塞,甚至在大江高山和三子山都设置了哨所,然后重点扩建仁万港,在港口两边的海岬修筑岸炮基地,占据仁万港西边的小岛。不过,那些工事如果是个明白人看到,会惊讶地发现,防御的方向是向西、南、东三个方向,而不是防御海上而来的力量。

等布置好防守地点,绘制好周边的地形地图,张达留下一个团协助民工修建防御工事和沟下的定居点,自己领一个团却跑到了登陆地点的仁万港口里。

因为现在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按原来的计划,苏刘义应该来接他们了。

洪茶丘也知道岸上的宋军没有船也跑不掉,只留下不多的船只游弋在附近监视,自己领着大部分船队回到了壹岐岛。因为忻都通知他赶紧回去。

原来,日军总指挥藤原经资,副将大友赖泰,统率的部队除藤原经资的“三前二岛”的御家人武士部队外,还有筑后守护北条宗政、肥后守护安达成宗、丰后的大友和萨摩、大隅、日向的岛津久经的部队,一线部队总计有四万余人。另外,宇都宫贞纲率领约六万中国地方包括见山国等六国的武士部队,作为增援军在必要时将前往筑前。

六月初,江南军派出先遣舰队前往壹岐岛与东路军联系。藤原经资获知这一消息后,率部进攻壹岐岛,激战两日,日军败退。

忻都为争夺头功,无视在壹岐岛同江南军会师的作战部署,命令洪茶丘回来,想要进攻博多湾。六月六日,洪茶丘还没有回来,忻都就派出一支小型舰队,前往长门海域牵制守军,使其不敢救援大宰府,大部队开往博多湾。

进入博多湾后,才发觉沿海滩头筑有石坝,难以登陆。此时,侦察部队探知志贺岛和能古岛防御薄弱,也未筑石坝,遂命令舰队靠近志贺岛锚泊。当夜,松浦党御家人草野次郎经永,率少数部队偷袭元军,纵火烧船,给元军造成一些损失。更有一位勇士,叫竹崎季长的日本武士,深夜时独自潜入元军战船上,割取一位元军小头目的首级,最后完然回来。

等到第二天,洪茶丘终于赶回来,也不休息,在忻都的严令下,洪茶丘率军登陆,占领志贺岛。志贺岛狭长,退潮时露出的海滩可直通陆地。为了从侧后进攻博多湾,元军奋力抢占海滩。由于元军擅长集团攻击,而日军则擅长一骑打击,在连日的海滩争夺战中,元军损失惨重,被杀千余人,洪茶丘还差点儿被日军副指挥大友赖泰之子大友贞亲斩杀。

忽必烈怕范文虎领兵去攻打日本,这功劳是汉人的,就派个阿拉罕为总军,率领江南军进攻日本。江南军方面,五月时,据侦察得知日本平户岛守军均调至大宰府,阿刺罕决定将会师地点改为平户岛。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这个时候,出现重大变故,本次征日的总指挥、元军宿将阿刺罕突然病死,忽必烈任命阿塔海接替指挥。但阿塔海未能及时到任呢,江南军统率范文虎就认为先遣舰队早已发出,不宜久等,遂在阿塔海尚未到职的情况下,令江南军于六月十八日分批开航。当阿塔海赶到出发地点庆元时,范文虎已率军扬帆东渡了。

元军攻打博多湾时,发生了一件让北条时宗想象不到的事情。

蒙古首次入侵的文永战役时,河野一族的首领河野通有,率领河野党子弟前往位于大三岛之上的大山祗神社参拜,向本族尊奉的氏神起誓:十年之内如果蒙古再次侵略日本的话,通有将带领一族子弟奋勇抗战。记录了誓词的起请文焚化以后,通有用酒调和了纸灰,分给河野党各人饮尽。

不想弘安四年,蒙古人果然再度来袭,河野通有不负誓言,带领一族前往九州参阵。到达九州时,镰仓幕府已经在沿海的博多滨一带构筑了绵延数里的石垒。日本武士们在石垒后竖起军旗,各自屯集。

眼见这般森严的防御,河野通有向大家说道:“我军的防垒有若泰山,敌军强行登陆似无可能。与其在敌军退却以后掩杀争功,不如在敌人进击之前给予痛快的打击。”

不久,蒙古海船齐集博多湾,如黑云压城,极目所至,都是气势恢弘的异国艨艟,令人丧胆夺魄。由于受到防御石垒的阻碍,蒙古远征军未能象文永之役中那样顺利抢摊,长驱直入。因此蒙古军团占领了博多湾中的志贺岛作为据点,迫近箱崎一带,准备强行登陆。

见此情景,河野通有决定主动出击,河野通有和其子通忠以及数名武士乘坐舴艋小船奋勇前驱,伯父河野通时率领从舟随后紧跟。小船快如闪电,即刻靠近了一艘看似旗舰的大船。乘着蒙古军一时疏失,河野通有跃上海船,大肆烧杀,船上的蒙古军张皇失措,狼狈不堪。

河野通有在海船上纵横杀戮几个来回,发现敌众我寡,不能久持,于是捕获了一名头戴玉冠的敌军将领,河野通野在后面掩护,大家且战且退。

撤退时,河野通有带人在海船点火立威,烈焰张扬,四处蔓延;害怕受到池鱼之殃的其他蒙古战船纷纷掉头回避,庞大的船阵一时陷入了混乱之中。奇袭虽然成功,日本人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河野通野手下数名从者战死,素以射术知名的河野通时身中敌箭,于撤退途中殒命,河野水军浴血奋战而享有盛名。

蒙古人曾两次东征侵略日本,镰仓幕府召集九州一带的守护、地头、御家人坚决抗战,这都是职责和利益所在。但是对于河野通野的参战,幕府感到十分诧异,因为河野族居住在四国岛,与战争波及的九州岛相去甚远。感念河野氏的功劳,幕府将河野氏的所领转封为肥前国神崎庄小崎乡、肥后下冬村、伊予山崎等多处封地。

七月,范文虎、李庭、张禧率江南军十余万人,战船三千五百艘,到达次能、志贺二岛,与忻都、洪茶丘所部会师。七月二十七日,元军在开往鹰岛途中,先头部队遭日本水军攻击,激战至天明,日军撤退。两路大军会师后,军势大振,本应立即进攻大宰府,由于诸将意见分歧,不相统属,元军驻鹰岛一月,逗留不进。元军两路统帅均无航海常识,只有江南军张禧所部和也速得儿所部才将战船以相相隔五十步的距离疏开锚泊,以避免万一遭到台风,战船互相碰撞。

苏刘义按约定,佐渡岛只留了一个连的兵力驻守,另外再留下两艘飞剪船巡逻,反正日本现在也没有能力能撼得动这等大船的水军,再留下几艘护卫舰,然后全部出发,向西浩浩荡荡驶去。

等苏刘义赶到仁万港附近时,前行的八艘飞剪船已拦截住洪茶丘留守下来的那几只战船。这些战船看到如此大的飞剪船,那里还有胆量过来碰碰运气,全部转舵开逃。本来风向就不对,再加上飞剪船的速度太快,只一会儿的功夫,那些船就被圈了回来。等苏刘义赶到时,八艘飞剪船团团围住这几只船正在练手艺,早打沉了两艘,剩余的一看又来一大队战船,立刻升起白旗投降。由此看来,飞剪船在一定的时候,也可以以大欺小,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七月下旬,苏刘义带着张达的陆战三旅,到达了大岛附近,在此外靠岸后,派日本向导,拿着北条时宗的手令顺利登岸休整。张达部下如此强悍,让过来迎接的日军看得两眼痴呆,对这批身强力壮、军容整洁、服装统一、武器精良的军队,眼中无不充满了羡慕与崇拜。

张达以部队千里航行,体力不支,要求先休整再参战,当地应该供应前来支援的友军粮草。

而苏刘义亲自领着船队继续西行,直达玄界滩海域,西、北两面,布下包围圈,向博多湾的日军逼近。

这时,东路军和江南军汇合以后突显出蒙古人此次东征的失误来。第一次东征虽说败了,但蒙古人还是攻上陆地,烧杀抢掠,就地于食,最起码不会饿肚子。可是,这次来了,因为石墙的阻挡,日军的顽强抵抗,日军一直不能攻上陆地。这样,粮草的问题就显得严重起来。蒙古人还真是吃苦耐劳的军队,可以吃生马肉,那些个江南军就不行了。看来要抓紧时间决战了。

七十二十六日,忻都看到北海舰队只有一百来只船,虽说那其中的船也太有点大了。但他自认为自己几千艘大小战船,蚂蚁多了也能咬死象,所以,决定先赶走大宋前来支援的北海舰队,免了后顾之忧,再想法进攻日本。

七月二十七日,两军开始了北海舰队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海战。

一时海上帆影重叠,船来船往。

北海舰队十五艘“黄河号”级别的驱逐舰一字排开,虽说占着下风头,但舰船可以逆风行驶,而且仗着船速快,又打定主意围困敌船,所以,并不急着进攻,而是紧紧守护着其它舰战的最前面。后面却是改装过的护卫舰级别的战船,再往后是运输供给船,只是为了充数。而八艘飞剪船游弋于两侧,除了侦探敌情,联络各舰队,还起着搔扰敌船的作用。

接近午时,元军首先发起进攻,二百多只战船,挤挤搡搡地顺风而来。

而十五艘除了中间的旗舰依然不动,两别各七艘驱逐舰分向左右掉转头,向两边转向。元军真的不懂什么叫“战列”,以为宋军要逃离战场,一时,各船加速追了过来。等元军战船进入射程,一声号炮,只见北海舰队侧舷小窗洞开,一排排黑洞洞的炮口伸出窗外,接着每舰二十多门火炮雷声轰轰,两船负责一只敌船,四五十发滚烫的铁丸一齐砸向敌船。海面顿时如开水锅里扔进一块红炭,翻滚激荡,水柱四起。就元军那为了赶工期而粗制滥造的战船,如何能抵得如此打击,一时,被击中的战船,要么水线下被铁丸击穿,舱内木屑飞溅,海水大量涌入舱内,要么炮弹击上层舷板,瞬时洞穿。滚烫地铁丸击穿木板,把木板打得粉碎,破裂成无数尖锐的木刺,在狭小的舱内四处飞溅,不知刺穿了多少舱内操作的水手。也有那命不好的,站在甲板上正得意看着宋军战舰转向,却被飞来的大铁球正好打中,一刹那身子解体,碎肉污血内脏飞得到处都是,溅得周围的人满身满脸。炮弹动能不减,也捎带着来几个人,更是惨叫连连。被扫上一下的人,更是筋断骨碎,惨不忍睹。

更有几艘船被炮弹磨出的火花点燃了舱中飞舞的木屑,立刻火烧火燎花一闪,浓烟滚滚,眼看着火苗腾起,还有哪个人敢去灭火。大家惊叫着挤出舱外,就往海里跳。

短短的一瞬间,大家还没有回过味来,那大宋的战舰又是一轮炮弹飞来,又是几艘倒霉的船被打坏,眼看着船歪帆斜,就要沉没了。

自后膛装填试验成功,火炮又都换成了镍铁合金钢以后,这火炮的发射速度快了许多,而且还使用的是可以左右小角度转动的简易复位器炮架,就是相对而过的时都能发射两轮炮弹袭击对方,别说这元军战船队形也太密集了点,驱逐舰一边行进一边装填发射,等走到元军战船两侧边缘时,炮管已打得再也不能装填弹药,也正好一个急转弯,船又折回了头向中间驶回来。这样,另一侧的二十几门火炮又开始发威,又是几轮打击,元军排在前头的战船还能完整地浮在海面上的已经不多了。就是没有受到攻击的战船,也慌乱得或左或右乱躲,一时,把个战队搞得乱七八糟的,有的两船干脆撞在一起。而后面的船为了躲避前面乱跑的船,也只能采用回避的方法,一时,前几排的队列都乱了。

元军前几排的战船本来也装着火炮,只是那火炮也学着宋军,装在侧舷,船头是想装,只是没那个技术,怕击起的海浪打湿炮口。虽说火炮是有,但射程近,连支援抢滩登陆战术都不懂配合,更不用说现在宋军还是“T”字进攻,连接舷发炮的机会都没有,只能被动挨打。

等北海战舰两队驱逐舰相交擦身而过后,又是两打击,这十四艘驱逐舰已是赵过敌船队到了他们的两边外侧。

元军以为这次宋军还会转头回来再来一次打击,可宋军两队战舰却分头转个九十度的弯,顺着侧面和元军相向而行,一时,炮声轰鸣,专打元军的侧舷。这下,后面的装备炮的战船高兴起来,纷纷拉开了架式准备等两船平行时就开始发炮。只不过,驱逐舰就是逆风行驶那速度也快得很,不等元军瞄准点火,两船瞬时就交错而过,也只是几只船放了几炮。而宋军的火炮可以左右小角度转动,从斜交错时,就开始**,等交错而过时,还可以再来一轮射击,而且专打那些看似装备了火炮的元军战船。等错过这些有炮的战船后,驱逐舰却主动靠近敌船队。那些个后面的元军战船主要是装载战斗人员,准备打接舷战,跳帮过来撕杀的。船面甲板上站满了士兵,大声叫嚷着。不想,驱逐舰火炮打得炮管滚烫,只能凉着等待。可甲板上的佛朗机还闲着。一边装着十几门佛朗机炮,轮流射击,炮声响过,甲板只剩下一片哭叫。佛朗机装填更快,不等舰船驶到敌军船尾,那些个子铳已打完了。反正越往后船越小,看着油水不大,宋军开始使用新的战术。

敌船两侧的各七艘驱逐舰分向左右掉转头,似乎商量好的一样,又掉过头来,顺风和敌船同向并排行驶。只不过这么一转头,几乎舰队靠在了敌船边上一般并排行驶。

元军一看,这么近,自己也应该干点事了,张弓搭箭,想着等进行射程来个箭雨赠送。而那些船上装有投石机和弩床的,急忙射箭的射箭,投震天雷的也开始把那黑乎乎的大个子投过来。只不过那元军的火药不行,全用铁弹,又炸不开,只能还是宋末时的做法,用麻布或纸包裹火药,内装铁钉碎石,一时炸起来也吓了宋军一大跳,伤了十几个人。宋军佛朗机一看,集中火力,猛扫一阵,那些霰弹打得元军战船侧舷就麻脸一般,斑斑点点,而船上甲板上的人更是一扫而空。甚至那船帆都被打得着起火来。

宋军顺风,船更快,还有些来不及投掷震天雷的船,眼看着宋舰从身边一闪而过,正遗憾着,随后的宋舰又是一顿佛朗机打击。宋军看元军用投石机,自己也有样学样,给对方以回敬。只不过宋军的震天雷,那是真的天雷,声音大不说,飞起来的可都是实实在在的预制碎片。

等两侧的驱逐舰前看要追上元军前排装备火炮的战船时,却又偏离航线,远离这些船。而那些个火炮也冷却得差不多了,又开始装填弹药,继续打击敌人。

这种战术说白了就是一种流氓战术,用赵昺的话说:“我们就是要用最先进的武器去欺负那些原始落后的敌人,让他们哭都哭不出来。记住,落后就是用来挨打的。”

元军战船虽多,也是被欺负的一点脾气也没有,一时大乱,只好各自找门路转头向回逃生。宋军驱逐舰也不急着追赶,他们的弹药用得差不多了,还得准备下轮战斗,而且火炮打这么久,也要检查一下状况,都纷纷驶离战场向自己的船队两侧驶去。而苏刘义旗舰后面的那些个改装过后的护卫舰,这下逮住了机会,利用自己的船速,跟在敌军的屁股后面边追赶边包围,一边还找个机会就斜侧了身子放一轮炮。

直到元军全部退过玄界岛进入博多湾后,北海舰队才停止了追击。只有那八艘飞剪船还在四周转悠着,偶尔找个机会,靠近玄界岛,向着敌人射两炮,然后一转身,利用自己的高速和灵活,把敌人困在博多湾内,气得元军咬牙切齿,又不敢追出来。再说想追,他们也追不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