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南宋雄起
4113600000016

第16章 赵昺的主意

赵昺在忙忙碌碌之中,很快半个月过去了。

最近一段时间,文天祥和陆秀夫都很忙,偶尔来见一次赵昺,汇报一下朝庭所议各事做的如何,而张世杰忙着修港补船,派人外出购粮,也是偶尔才能见一次赵昺。落得赵昺闲下来有许多的时间想自己的问题。

赵昺知道,凭着自己半路出家,算是“指挥”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并取得了出乎所有大臣武将之意料的完胜,但这胜利只能维持短暂的安宁。一旦元军缓过劲儿来,以现在元朝的国力和军力,组织下一次的攻击是很容易的。海南岛到底是离雷州过近了,四十里的海路,慢点也就是几个时辰就能攻过来。到时,他还能往哪里跑?只能继续在海里流浪,或许只能再一次跳海了。所以,防守,这是当前最重要的。

而防守,要有兵力,要有士气,要有好的防卫计划,还要有持久战的战备物资。这些个都是赵昺头疼的,而这些又都是赵昺插手不上的。他到底在别人眼中是个孩子,虽说他亲自“指挥”了这次战役,而且也大大提升了久已低迷的士气。

所以,等各位大臣们忙于民事的时候,赵昺几乎是三天两头的往自己亲自成立的“大宋兵器研究所”里跑。是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说取得战争的胜利不是一两件先进的武器,而是人,但先进的武器却可以决定局部的战役取得胜利。

这也就是赵昺急着往大宋兵器研究所跑的原因了。图纸早已给了他们,具体如何去研制,赵昺只能从旁出主意,引导他们去做。因为练出好的钢材,这东西可不是赵昺的专业特长,他只能中学的那些知识和以后接触到的理论知识,具体的操作,那是他的短板了。

好在宫勇还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大宋的精英人才还真的很多。在宫勇的组织下,各部门所需的人才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再加上杜浒上次连哄带骗地拐来了不少有用的工匠,现在的大宋兵器研究所大约是最繁忙的一个部门了。

来到这个世界一个月了,一切都还没有什么头绪,更多的时间是在“宫中”陪着杨太后。可杨太后除了关心自己的吃穿睡,别的似乎也拿不出什么象样的章程,也可怜了她一个妇道人家,年轻轻的守着寡不说,还得天天批阅许多的奏章。当然了,这些奏章其实也不用她拿什么主意,都是朝中大臣搞定后,让她过一下目,然后用印发布出去就可以了。

赵昺现在除了病好后的何公公围在自己前后,就是那个小杜子,天天跟屁虫一般地跟在自己的后面。不过,小杜子看着赵昺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绕着院里转圈着跑,即使累得满头大汗也不停下来,自己也只好跟着跑,谁让自己就是一个伺候主子的宦官呢?赵昺跑完了,还要爬在地上,用两手撑着一起一伏,或双手背后蹲在地上往前跳。当然了,每天还要在门框上拴两根绳子,双手抓住往上提身子,或前抬两条腿拚命往上抬前,企图用双脚触碰自己的头。小杜子并不懂这些,只是跟着赵昺做,不做不行,赵昺逼着他非得跟自己去做。

小杜子不明白,后来小心问了几句,赵昺才告诉他:“这些动作叫跑步、俯卧撑、蛙跳、引体上升等等,是锻炼基本体能的动作。你慢慢练,练多了,才有力气干活。”

小杜子只翻白眼,原来练多了有力气,只是为了干活呀。自己干得还少吗?

赵昺正在满身大汗地躺在地上,做着两头起,小杜子在旁边帮着数数。这一个月来,赵昺找机会就练身体,觉得自己现在身体壮实了许多,可不论自己如何卖力,但自己终归是个八岁的小孩子,想着重新练回去做赵奇兵,想都别想。

赵昺一想到这一点,就想着放弃。正在这时,何公公踮踮地跑进来,看着赵昺又是一身的汗,心疼地说道:“官家呀,你这是何苦呢。官家本为龙体,如此作贱自己,小的可是看着心疼呢。”

赵昺看着何公公满脸的关怀,一点也不显假,知道他说的是真的,但他不想就此事再多说,看着何公公这么急着过来,一定是有事的,就问道:“你来有事吧?”

何公公这才想到还有事要禀报:“官家,外面有个将军,叫张达,说是官家嘱附过的,要来找官家的。”

赵昺这才想起,还有个张达在养病,曾答应过他病好了来给自己做禁卫军的都统的。

那张达也真是身体太捧了,心中也惦记着赵昺答应下的事,所以,不等伤完全好,就跑来找赵昺。

赵昺看着张达脸色依然有点白,左胳膊还吊在胸前,朝着赵昺施过礼后,只简单地说了一句:“臣特来见过陛下。”

赵昺也顾不上擦汗,走过去围着张达转了一圈,很想拍拍张达的肩膀,但伸出手去,最终还是放弃了,最后只好用伸出去的手摸了一下张达的左胳膊,问道:“伤还没有好,就急着来报到了?”

张达自上次偷袭崖山岛上的元军失败后,一扫以前狂妄的性格,变得话少了许多:“回禀陛下,臣自以为能行动自如了。”

赵昺也知道这样的武将,让他们躺在那里,还不如上战场厮杀来得痛快,也没有多说话,只是交待了一下:“好,你今天的任务是挑选几名信得过的人,先搭起禁卫军的架子。不过,你的夫人必须要参加,她可是作为宫内守卫的最佳人选。明天,你亲自跟着我去挑选禁卫军人员。”

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架马车”不知皇帝为什么突然召自己进宫,等三人连袂而来时,才发现朝中的一些重要大臣全都在场了。

杨太后仍然坐在赵昺的身旁,作为“垂帘听政”,她现在可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只能面对着诸位大臣,况且,逃难的路上,她也只能天天抛头露面地直面各位大臣。

杨太后按着赵昺一早提出的要求开口了:“各位卿家,奴家想来,现有一件事要和大家商量一下。崖山海战虽我朝有苍天辅助才逢凶化吉,但官家的的安危也暴露出了最大的问题。战火最烈时,官家身边竟然没有守护之人,使官家不得已跳海以避难。奴家只怕下次又有谁来护得官家避开战火而再一次跳海逃生呢?”

陆秀夫一听此话,满脸紫红,张世杰也是低头不语。只有文天祥略微思索了一下说道:“陛下、太后,现在全军上下都以陛下、太后马首是瞻,即使有险时,大家也会众心一致,全力护卫陛下和太后的。”

赵昺一听这话,心里想,这文帅哥忠是忠,只是打了这么多的仗还是不能明白我的心意呀。

苏刘义看着自己的老丈人张世杰红着脸低着头不说话,赶紧站出来说道:“陛下,其实,我们大家都非常忠于您的,崖山的事也是无奈之事,当时乱军之中,太傅也派人去……”

苏刘义的话还没有说完,旁边的江钲已经站了出来:“不论如何,陛下在危难之时,我们也不应该弃陛下而逃走的。”

其实,崖山的那件事,对于张世杰和苏刘义来说,是最大的痛,也是最不愿意让别人提及的事,所以,苏刘义赶紧插话:“江钲,其实不是你说的那样……”

但赵昺已经开始大声咳嗽起来了。现在大家都知道,只要赵昺咳嗽,那就是他不同意或有什么想法了。现在,赵昺的想法,已经让大家常常出乎意料,也常常让大家措手不及。

“朕不要听大家争吵。过去的事,朕不想再提及。朕现在想着的是,一旦朕如果再有危险的时候,谁来保护朕的安全。朕才八岁,朕不想死。”

张世杰觉得自己再不说话,那自己这个掌军大臣就真再无法混了:“陛下,你放心吧,没有以后了。臣以后领军只在陛下身边,誓死保卫陛下。”

赵昺叹口气,也不知这些人是抓住兵权不放呢,还是真不懂自己的意思。他只好明着说道:“大军作战时,都围在朕的身边,还能作战吗?还是大家都想着每次都让朕亲征?再说了,我大宋总不能从此守这孤岛一隅吧?你们做为领兵大将,还要征战四方,还要北伐元军,难道那时,也要朕亲随中军,才能得到各位的护卫?”

杨太后终于做了最后表述:“其实,奴与官家商议了一下,只要挑选一些忠君之士,组成一只禁卫军,时时守护在陛下身边,这样,各将领在外领军做战时,也就不会分心官家的安危了。”

原来赵昺是要自带一军保平安呀。大家终于明白了赵昺的意思。

杨太后话已说到此了,各大臣还能如何反对,一时大家也都沉默了了。赵昺一看,只不过是自己想亲领一军保障自己和杨太后的安危,这事难道还很难吗?只好又开始大声咳嗽。陆秀夫一看,文天祥没有自己的军队,张世杰又紧抓着军部不放,江钲自被夺了军权,也只有家族豪士几百人,别的人或文或武,不是没兵之人,就是不懂战争之臣。但皇帝的安危真的是最重要的事了,一旦皇帝出事,那这个朝庭从此只能散了,所以,为了避免上次崖山之事的再次发生,皇帝身边是真的应该有一队保护的人马才对。

“臣以为,陛下身边应该有一定的保护之力。陛下的安危也涉及到朝庭的安危,涉及到将士的士气。”赵昺看到陆秀夫终于肯同意自己的想法了,马上高兴起来:“现在随时都有战事发生,为了不影响军队的总体战斗力,朕打算禁卫军不在多而在精,我看,先抽调一千人马吧。”他本想说三千,又怕自己刚开始搞这么多人,自己训练不过来,只好先拿一千人做一下试验。

大家一听,也就是一千人马,数目不是很大,而且,陆秀夫的话也很有道理,大家又商议了一下后,杨太后最后拿主意,把这事定了下来。

关于禁卫军都统制的人选,大家还想争,赵昺已断然宣布由张达担任,一时大家也觉得这个小皇帝虽只有八岁,但心中还是有他自己的主张,一时也不好再反驳,这事就定了下来。

但赵昺最后一句话,却把大家又惊在了那里:“此事既然已下定来,那明天朕就领张达前往军中亲自挑选人员,并由朕自己来训练朕的禁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