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南宋雄起
4113600000018

第18章 新式练兵法

第二天,赵昺天刚亮就来到了军营里,一声号响,果然,大家明显地比昨天强了许多,最起码台下没有出现乱哄哄的现象,各小队在小队长和大队长的喊叫声里,总算是排成了队站在赵昺的面前。

赵昺看着下面安静下来,这才大声喊道:“今天各位将士的表现,比昨天强了许多,但还是不能让朕满意。集合时,第一要做到快速,第二要做到安静,第三要做到整齐。但今天大家站队的纪律就不好,乱哄哄的一片声音。如果这是要夜袭敌营,那早就被敌人发现了,那就不叫夜袭,只能强攻了。以后再站队时,必须做到快速、安静、整齐。大家能不能做到?”

下面惊天动地的很整齐的一声大喊:“能!”

赵昺微笑着点点头:“对,这一声能,就喊出了军威,喊出了气势,朕很满意。现在,听朕的的命令,各大队排成四路纵队,跟着朕,绕着操场先跑五圈,先来个热身运动。”

赵昺说完,下了台,看着大家都排好了队,一声不吭,开始先自己跑了起来。

五千米,对于穿越前的赵奇兵来说,那可是全副武装再加上负重,按时跑下来也不在话下,但现在的赵昺,他虽然这一段时间刻苦训练,感到体能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今天是第一次跑五千米,心里一点底也没有。然而,他还是拚着命跑在前边,咬着牙坚持着。一个孩子,在一群大人的前面,只有跑两步才能顶士兵们的一步,对于赵昺来说,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他不敢回头看,只咬着牙低头顺着跑道往前冲。

当跑完第三圈后,赵昺终于对自己有了信心。现在的他感觉越跑越轻松了,甚至在跑的过程中还做了几次加速。终于,他超过了落后的几名士兵,然后,又越过了十几名落在后面的士兵。等他五圈跑完后,那些落后的士兵已经被他追超了一圈还多。

许多士兵从来也没有这么单纯的绕着圈子跑过这样远的路,许多人半路上就想着不干了,可是,看到小皇帝在前面大汗淋漓地跑着,没有一个好意思停下来的,就是被小皇帝赶超过去后,看到小皇帝对自己只是笑笑,这些落后的士兵更是满面羞愧,咬着牙拚命加速。只是真地体力不支,要了命也追不上前面那个矮小的身影。

等全部跑完后,赵昺又把士兵们集合到了主席台前:“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跑步,大家还不习惯。以后大家还要好好训练。只有能跑,才能追上敌人,才能在强敌面前逃脱性命。所以,这跑步是必须要练好的。而且我们要有强烈的集体观。像今天这样,各跑各的就不好。今后在跑步中,要以小队为单位,哪个小队跑了第一,晚饭可以加饭加肉,哪个小队跑了最后,那落后的小队要帮着第一名的小队洗衣服,晚上不给肉吃。听明白了吗?”

等大家明白过来,赵昺又开始训话:“今天,我要对大家宣布第二条纪律,那就是军礼。以后,在军队里,军人只能行军礼。一会儿,我教大家军礼的注意事项。”赵昺看看大家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又大声说道,“大家都是男子汉,不要没事了总想着跪下来。我们要有男人的尊严,要有自信、自强的信念。再说了,打仗的时候,你们看到朕来了,就全部跪下来,这不是明摆着告诉敌人:皇帝在这里,大家快来抓他领赏呀。”

赵昺的话引起了下面的一片笑声,可是看着台上站着的那个小孩子一脸的严肃样,大家又赶紧把笑憋了回去。

接下来,赵昺开始教各个小队长如何行军礼,如何站军姿,如何齐步走,如何左右向后转,教会了这些人,再让他们回去教自己的士兵。一个上午很快过去了,下午又是军姿、队列训练。好容易到了快要吃饭的时间,赵昺又开始教各个小队长内务整理。总之,这一天下来,每个人都感到这胳膊、腿仿佛不是自己的了,总算是吃了饭,可还不能躺下来睡,因为赵昺派人传来话,要等息灯号吹过后才上床睡觉。

半个月后,这些人终于能按着赵昺的基本要求进行常规训练了,对各种命令的号声也熟悉了,但马上士兵的脸上就又挂满了愁苦,因为赵昺要求他们穿戴好全身的盔甲,拿着武器开始跑步。跑步还不算,吃完了早饭还要进行什么立定跳远,蛙跳,引体向上,曲臂上升,俯卧撑等等,甚至还派人拿来一些加工好的圆石头,练习什么投弹。而下午,才是他们自由训练的时候,可以按各自的特长练习弓、刀、枪、盾等等武艺。

而只有下午士兵在各队长组织练习武艺时,赵昺才有时间跑到他那个大宋兵器研发所里,督促着宫勇一帮子人,研究自己画的图中的武器。如果有人看过这图纸,马上就会发现,形状分明就是初级火炮的样子。

这时,吕氏两兄弟过来找赵昺:“启禀陛下,按你所画的图纸,那个连弩已经制成,只是射程还不够远。但是那个单发弩,已经能射到二百步远了。”

其实,所谓的单发弩,只不过就是赵昺当特种兵时用的那种复合弓弩,完全按赵昺的记忆组织而成,比古代的弩复杂了许多,但由于使用了偏心轮,不论省力还是射程,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弩弓的弓片是用竹子作成的。反正海南岛竹子多的是,用一组竹片压制成汽车减震用的弓子板的形状,弹力加强了许多,而且就地取材,制造速度大大加快。按过去制弓的速度,三年才成,现在,按赵昺的标准件要求制造,而且还是流水线一般的成规模制作,一个月就可以装备好一支小型部队了。

弩,其实北宋时就有了神臂弓,但不知为什么现在却没有这东西了,赵昺只好让他们做复合弩。但现在这射程还不能让赵昺满意。试想,神臂弓都能达到惊人的四百米,还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试想一下,这样远的距离,谁还敢正面对着一排劲矢冲锋?而且弓箭手要有天赋还得好好训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但对于弩来说,只要是个人,掌握好脚踏,弯腰引弦,搭箭,瞄准,发射几个动作,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训练成才。虽然谢速是慢了点,但可以用射程和密集度来弥补。

但连弩因为射程的原因,只能用作守城或骑兵冲锋时所用,射完了一匣箭矢,放下连弩,举起刀枪正好冲杀,反正那连弩是用一根绳子拴在腰上的,不用怕掉在地上。撤退时,骑在马上就可以更换箭匣,回头就能发射,对阻拦近身的追兵还是很有用处的。

赵昺认真检验了一下两种弩,指示继续研究,让射程再增加一些。然后,又去看弩炮的制造。上次船上发射用的小型弩炮,大家都非常喜欢,发射快,省人力,省地方,只是射程还不够远,准头不够好。赵昺要求每个零件都制成标准件,平时可以折分了运输,战时,临时组装,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但这个东西只是辅助用的,将来肯定会减少制造量的。

而最让赵昺关心的还是火炮。宫勇领着孙照夜以继日的研究,但关于材质的问题一时还无法解决。

赵昺看着孙照火红的双眼,说道:“孙科长呀,这火炮还得加紧研发了。时间不等人呀,敌人不知什么时候就要追到这里来了,咱们只有有了强于敌人的武器,才能以少胜多战胜他们。我来告诉你几种练铁的方法,你再试试吧。”

赵昺把宫勇找过来,让孙照组织起一帮子技术好,忠心朝庭的铁匠过来,坐在桌前,努力回忆穿越前中学所学的有关炼钢炼铁的图例,画出示意图,又介绍了整个流程,并简单说了一下原理。一帮子师傅听得一愣一愣的,都为这个小皇帝满脑子装着这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而吃惊。

但孙照的一句话,把个赵昺的豪情壮志又打落到低潮:“启禀陛下,现在铁料严重不足,除了要打造兵器,余下的铁料铸造火炮,远远不能满足陛下的要求。”

李有,马全也赶紧凑过来:“陛下,制造火药的硝和硫磺也不足了。”

赵昺倒吸一口凉气,是呀,现在百废待兴,什么都缺少。但战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总不能现在去开矿生产吧?况且这海南岛上的硝和硫磺还真是个缺货。

“没有关系,铁料和硝、硫磺我去想办法,一切都要为了战争做准备。等再打一仗,朝庭在海南岛立住了脚,朕保证能开出铁矿,让你有用也用不完的铁料。”当然赵昺不能说,自己的家乡昌江就是全国闻名的富铁矿。对了,还有临高的煤,也要抓紧时间开采了,炼钢可不能没有煤矿。

还有枪,赵昺可不想从什么火绳枪开始造起。他觉得近战或在这丛林里,那种**最有用,里面装上霰弹,还是不错的。当然了,**,自动的先造不了,就造个半自动的?骑兵应该配。还有,后装式的枪,子弹现在这个工艺一般是难以达到的,就是凭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也不行,搞纸质子弹吧,最好是有来复线的枪管,米尼弹。机枪,等等吧,这东西也不是想想就会有的。

现在,先搞点最基本的火炮,哪怕是前装式的,没有开花弹也不要紧,先保了命再说。

赵昺想起自己上学时玩的《红色警戒》和《帝国游戏》两款经典游戏来,玩《红警》,他总是习惯于开始尽力建造最基础的设施和初级武器,同时,做好防守。只要敌人的第一波进攻被自己防守住了,那么,敌人因损失过大,会有个暂时停止连续进攻的时间差。这时,就可以努力发展科技,提高生产率,进行经济建设,发展军事,提升武器装备,做好一切防备措施。等一旦自己的实力壮大后,派出精锐的部队,或远程打击敌人,或直接摧毁敌人各种设施,或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赵昺不懂经济,对政治也是门外汉,但战争和游戏也相差不是很远吧,所以,他还是想着走《红警》之路,试着用这样的方法,首先保全自己,然后挽救大宋,最后图谋发展。或许,那时,一个真正强大的宋朝就会立足在这个世界上,从此再也不会有外族的侵略和欺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