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南宋雄起
4113600000026

第26章 第一次海南岛保卫战(四)

终于等到天亮了。

阿里海牙一声令下,元军也不拆除营寨,也不埋锅造饭,全体急急向着海口挺进。

元军的这一手,让准备吃完早饭再去找元军麻烦而毫无准备的谢有奎一时手足措乱,他急忙下令追赶,也只能跟着元军的尾巴吃土。谢有奎一看无便宜可占了,也不再急追,只是拿那些三三两两掉队的元军出气。“护送”元军到了海口城下,谢有奎也把人马拉入了密林之中休息去了。

赵昺听说昨天元军未到,知道谢有奎起到了作用,所以,今天一早习惯性早起来后,也没有锻炼身体,招呼着小杜子往禁卫军军营走去。

沿路撤入城中的百姓都躺坐在道旁休息。台风刚过去,好在这一两天也没有下雨,否则,这进城的百姓淋了雨,不知又有多少病倒的。

“唉,兴,百姓苦,亡,也百姓苦呀。”赵昺感叹道,“小杜子,你派个卫兵去找找文丞相,让他发动一下城里的百姓,大家都将就一下,各家各户都收容点进城的百姓。这些人也是为了保卫海南岛,才听朕的话入城的,别苦了他们。就让文丞相发个布告,战争结束后,朝庭会给那些收容入城百姓的人家补贴的。”

张达已经集合好了部队,命令早已下达,看到赵昺进入军营,赶紧向前给赵昺行个礼:“陛下,部队全员集合完毕,请指示。”

赵昺回个礼,一挥手:“按计划执行命令吧。”

张世杰站在城头上,用望远镜看着远处渐近的元军,回过头来,对着苏刘义说道:“告诉全军,元军马上就来了,大家做好战斗准备。”

阿里海牙带军到了海口城下,并没有见到色愣格一队的联络人,更不清楚色楞格早已喂了鱼。一边围了半个城,一边就在城下埋锅造饭,同时让随军工匠打造云梯,还做了几架简易投石车,等待着色楞格的消息。

肚子填饱后,那几个派出去联系的哨探急风风地骑着马冲了回来。

“报,启禀将军,白沙渡那里一片平静,宋军的大部分战船都不在港内,只留下几艘战船在近港口外巡逻。城头上布满了宋军,正严阵以待。”

阿里海牙一听没有色愣格的消息,就知道宋军早已识破了自己的计划。他决定不再等色椤格,这时,就是从海上发起徉攻,也没有多大意义了。再说,他也对色愣格不担心。宋军的战船自崖山海战之后,剩余的也不是很多,这次大部分不在港内,一定是出去阻击色愣格了。凭色愣格的战斗力,宋军也不会占了便宜。看来,自己这边可是抓紧时间攻城了。食物和淡水还都在船上,这边不发出消息,那边的偷渡处的船是不会过来的。元军只随身携带了三天的饭食。一定要在短时间攻下海口,部队才能进城就地补充,做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一声令下,填饱了肚皮的元军开始列队攻城。

上次阿里海牙攻破海口时,并没有什么现在这样的城墙。他不知道,赵昺自研发出劣质水泥后,就指导工匠用竹筋和水泥做了许多混凝土预制件。用预制件包在墙外,里面再用泥土碎石夯实,那城墙就修建得格外快了。况且,水泥虽说劣质,但总比砖坚实吧。

元军们先把几架简易投石车推到离城墙不远的地方,因为那东西造得匆忙,射程太近了。然后开始发射,反正石头就地取材,也不管方的圆的,大的小的,能投出去就算。一时,城墙上开始被射中的石块击起了阵阵灰尘。在投石车的掩护下,元军开始抬着云梯攻城。

海口修建城墙时,赵昺并没有让人挖护城河。一则,那东西也就是阻挡一下攻城兵的速度,没有多大的用处。二则,更主要的是赵昺认为现在的城过于小,等时机成熟了,他还想着扩建海口。想想二十一世纪时,海口可是二百多万人口的城市。挖那么个沟,到时还得填埋,费力不讨好的事。

所以,元军很快就冲近了城墙。张世杰看着时机到了,忙下令让弓弩发射。这个东西被赵昺改造过后,虽然发射比不上弓箭快,但好在射程远,容易掌握,士兵简单学习后,几天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弓弩手。

两轮弩箭的打击后,元军终于进入弓箭的射程。元军里的神射手太多了,宋军马上支起大盾,弓弩手都躲在了盾牌后面。就算是这样,黑鸦鸦的箭雨飞满了城墙,还是有那倒霉的宋军中箭倒地。一时间,城头上插满了箭矢,如秋天的芦苇丛一般。宋军也从盾牌后面瞄准了元军的弓箭手对射,反而伤了不少元军。

等云梯架上城墙时,什么滚木檑石,什么金汤火矢,一齐往城下打去。

元军到底凶猛,那些蒙古兵和色目人组成的探马赤军,躲在新附军的身后,一旦看到有机可乘,就凶猛地攻上城墙。一时,城墙上到外危机重重,差点几次被元军占住了一角。好在苏刘义的预备队如救火一般,哪里有险情,就添补到哪里,硬是把元军从各个爬上城墙的地方赶了下去。

双方不停地拉据般地攻防,不知不觉,天色就黑了下来。元军一天的进攻随夜色渐暗,阿里海牙开始收兵。

赵昺知道,今天算是扛过去了。到了明天,王道夫应该也率舰队返回了,到时,阿里海牙的的船队一定不会落好。那时,就是自己反攻的时候了。

王道夫统计完战果,准备返航向东搜索前进,半路上就碰到了前来传令的飞鱼号。

王道夫看到赵昺的计划和自己想的完全一样,也不再多问,跟着飞鱼号一打舵,直奔阿里海牙偷渡的地方。

元军的水军卸完了登陆部队,把运粮草的船围在中间,放出警戒哨船,各船沉了碇,就开始闲着三三两两地在船上找个地方吹牛打屁。因为他们总觉得这次阿里海牙的计划天衣无缝,只等着元军第二天,就沿了海岸向海口进发,到时与色愣格会合后,装载战利品和俘虏就可以了。

不想,那哨探在天色将晚时急急地回来,报告说远处发现大量船只。

王道夫在太阳落山前终于看到了元军的水师就停靠在登陆处的海边。元军已经开始升锚引碇,准备整队迎战了。对于元军来,风向有利于他们,而王道夫发愁的是虽看着眼前的船队还没有行成作战队形,苦于顶风船速提升不上来。好在这船改装后,侧顶风也能行驶,而宋军的战舰猛就猛在舰侧的火炮犀利。王道夫下令各舰走“Z”形路线,逐渐靠近敌船。这样,每次转向,至少都有一侧的船舷对着敌方,利于发挥自己的火力优势。

元水军看着宋军舰队能作战的战只并不多,而且正在吃力地拐来拐去向自己靠过来,所以,整好了战斗队型,齐头并行地排成几列,顺风就闯了过来。他们的想法是总能看到宋军大部分时间都是以船侧对着自己,最有利于顺风撞击敌船了。这样好的战机,如果不把握,老天爷都不让他们好过的。

不想,这也正合了王道夫的心意。他本来想着把敌人堵在近海再攻击,现在敌人送上门来了,这样,更有利利自己的战舰有大的迂回空间。等敌人进入射程,王道夫再不犹豫,升起信号旗,一时,炮声滚滚。元军还没有进入自己的射程,就在突然的火炮打击下,前排的战船首先着了道,一时船上烟尘弥漫,惨叫连连。更有几艘战船被打穿了舷帮进水,眼看着就要沉到海底了。

元军大吃一惊,从来也没有见过这种打法,更没有见识过这么厉害的火器。后面的船已开始减速,准备掉头逃走,前面的船顺风顺流,想停又哪里能停得下来。而宋军已开始又一次掉头转向,把另一侧对准了他们。炮声响过后,又是十几只船被打坏,瘫在海面上一动不动,更有几只船尾高翘,船头已没入水中,正快速地打算玩潜泳。

这些元朝水军,基本上就是南宋降元的水军,跟着打个顺风仗还可以,一旦战事不利,谁还愿意卖命?要不,他们也不会那么轻易就降了元军。

王道夫看着敌人要转向逃走,立刻升起信号旗下令追赶。他想着在天黑前再创佳绩。等天黑了,他可没有火炮夜战的经验。

敌人船慢,宋军船快,几个“Z”形转向,就把敌人圈在了射程里。又是几轮炮火,敌船已是吓破了肝胆,再也没有战意。但顶风又跑不过宋军,再说,往南就是陆地,船是不会上岸跑的。大家伙想到了一起,又都把船头转了回来,想顺着风冲过宋军的封锁线,往大陆方向逃走。

王道夫哪里能让敌人的计谋得逞,指挥着各船发完一轮炮火后,开始转向,顺便就给元军留了一个逃命的通道。其实,王道夫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敌人向北逃出包围圈,而自己正好包抄到敌后,抢占上风头,然后回过头来再追击敌军。

宋军船快,即使转个半圈,也很快就追上敌船,只要进入射程,就把船打横发炮,发完炮就摆正船头,以船速的优势追击敌军。

王道夫还匀出七八艘战舰,不管不顾地顺着敌军的侧面冲到了敌人的前面,打横船头对准敌人的退路,准备阻拦敌船继续北窜。元军看到前面也有宋船,虽然数目实在少了点,可那些船个个会喷火,一时,再也坚持不下去了。等堵在前面路上的那几艘船一顿炮火后,就有带头投降的,别的也跟风,纷纷推倒桅杆,集体投降。

那些运兵运粮草的船,更是没有一点办法。派了一队上岸,骑快马直接顺着海边向海口城方向跑去,准备向阿里海牙汇报。岛东偷袭的船只算是全军尽降。留下的船队,也就是王道夫的菜了。这些没牙的猎物,由着王道夫尽情采拮。在天完全黑下来时,王道夫终于完成了皇帝交给自己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