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南宋雄起
4113600000052

第52章 女子防身术和大龄青年问题

赵昺背着手,低着头慢慢往后院走去。

这个前元军海北海南道宣慰使朱国宝的旧府衙,共三进院落。前院做了朝堂,各部衙门也都挤在这里办公。这样赵昺也觉得方便,想招谁谈点事方便,喊一嗓子就可以了。二进是稍小点,是赵昺居住的真正“大内”了,但这个院子对于赵昺来说,已经很大了,所以,他把禁卫军的的团部也设在这里,便于自己的掌控。里面还驻着部分禁卫军,算是守卫,其他的分驻在府衙周边,其中一个营,分驻守在城里,由三营长段义统一指挥,算是宪兵性质,维护城中治安管理,协助苏刘义率领的禁军防守城门。

后院稍大一点,赵昺安排杨太后居住,算是**了。因为跟随来的内侍宫女还是不少,赵昺只留下何公公和小杜子负责自己的起居,其他内侍除留下一些身强力壮年轻的人,打扫庭院,做饭采办,别的年老体弱或多少有点能力的人,都放出去,在宫外安排了清扫马路或做一些小生意,自食其力。而那些个宫女,除了留下必要的几位侍候杨太后,别的都划规到陈璧娘的女子禁卫营里去了。

当时,赵昺的这样安排,曾遭到各位大臣的极力反对,认为这有失国体。但赵昺只以“宫小不能容纳多人”为由拒绝了。当然了,大臣们也不是没提扩建皇宫的话题,赵昺更是断然否绝,他反问那些人:“难道你们就愿意让朕终身居于这一隅小岛之上吗?等恢复大宋故土时,朕再建一个大大的宫城。现在乱花那些个钱有必要?”一句话把些大臣顶得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赵昺一进中院,就看到一些禁卫军战士围成一个圈,里面传来一阵阵呼喊声。赵昺也不在意,因为他从没有放松禁卫军的训练,尤其鼓励禁卫军个人技艺的锻炼,所以,闲下来时,这些个禁卫军对练一下,赵昺还是很乐意的,有时,还心血来潮,自己也下场挑两个人对练几招。只不过,禁卫军的战士们很给他面子,常常手下留情,没有人想赢官家的。搞得赵昺经常败兴而归,如此几次,他反而更愿意和小杜子两人过过招,虽说,小杜子离自己差太远了,可那算是真打,对吧?其实,赵昺现在的状态恢复的差不多了,离赵奇兵差太多,可对上禁卫军的普通士兵,想赢他也得费点力气。

几个护卫看见赵昺进来,马上立正行军礼,但赵昺一摆手,让他们不要声张。禁卫军的护卫们也知道赵昺这时不喜欢惊动别人,一定又要偷看大家训练了,也就悄悄地该干嘛就干嘛去了。

赵昺挤入人群,才看见张达和陈璧娘两个正在圈子中对练,两人分分合合,偶尔发出一声呼呵,引得周围的人连声叫好。赵昺一看,却是两人正在对练“捕俘拳”和“擒拿拳”。

赵昺每天锻炼的习惯改不了,再忙也要天天早起抽时间锤练身体,恢复体能和技能。一次,他在练习军体拳时,张达看得有趣,就要跟着学习。赵昺当然乐得当老师了,就把“捕俘拳”、“擒拿拳”和“匕首操”教给了他。张达本是武将,对这些个动作套路学得很快。几天后,张达和赵昺对练后,由衷地赞叹道:“陛下创造的这两套拳,真乃臣见所未见,各招各式都是精中之精呀。临阵对敌,看似简单,实则式式杀招,臣心中实在是佩服之极。”

赵昺心里想:这不是废话嘛。这是后世多少武林大师,利用科技精算出来的每一招,精选中华武术中最为实用的招式提炼而成,又在实战中去糙留精,最终汇合成的,能不精妙吗?这可是集体团队的力量打造而成的。现在便宜你了,教了你,你已成七百年后的军队精英了。不过,你小子五大三粗的,能体会到这其中的妙处,也不亏我费心教了你一番。

禁卫军中,现今三大金刚,陈格被赵昺打发去了陈吊眼那里整训部队,指挥将要发动的攻打泉州之战,而副团长陈植又被派到李实的第二琼崖山地旅组织训练,就余下个张达,闲得天天无事,只好奉了赵昺之命,协助陈璧娘训练女子禁卫营,心想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把现学的这两套拳法教给了陈璧娘。

张达虽说武功高强,但陈璧娘也是武艺在身,现在两人用新学的拳对招,打得难分难解,不分上下。而禁卫军的战士们对这两套拳也练习的熟练之极,官家“创造”的拳法,谁不想练熟了?现在看着场上的比赛,打到精彩处,不由高声喝彩,各自给对方加油。

赵昺看到陈璧娘虽也是使得“捕俘拳”和“擒拿拳”与张达对练,但因女子本身体能与男子有差别,却把个两套拳稍加改动,使得轻盈流畅,飘乎如蝶,妙漫多姿,两人一刚一柔,你来我往,刹是好看。

赵昺不由得看呆了,朝堂上的不愉快早飞到九宵云外。他心里想:这女子刚性不足,柔性有余,真要是上阵对敌,近战因体力不及,势必吃亏不小。而且,女子禁卫营本是内宫防守,平时也不能时时带刀守在杨太后身边,如有突发事件,赤手空拳,更是无法发挥平时的训练效果。看来,应该把自己会的“女子防身术”也传给她们,当然了,禁卫军的战士们也不防学学,到时临敌之时,搞个暗中擒敌或被敌偷袭时,或许也能用上一招半式。

想到这里,他习惯性地咳嗽一声。

场中所有人,听到赵昺的咳嗽声,习惯性地全静了下来,回头望向赵昺,有的赶紧敬礼,有的赶紧跑动着整队。连场中的张达与陈璧娘也停了下来,急忙行个军礼。陈璧娘看着赵昺,本就因对打累红的脸显得更红了,因和张达对练被赵昺发现而满脸娇羞,显得更是楚楚动人,看得赵昺也不由一滞。

赵昺赶紧恢复常态:“哦,这个,我也是随便看看,大家继续练,练得很好。”

赵昺觉得有点失态了,马上整理一下情绪:“不过,朕刚才看璧娘,哦,不,那个陈营长对练时,感觉女子天生体能与男子有差别,我就想到了一套‘女子防身术’,可以教给了陈璧娘,传授给女子禁卫营众将士,或许在近身防护上有一定用处。当然了,男子学了也可以更好防身,也是有实用价值的。”

赵昺边说边把朝服脱下扔给何公公,接着说道:“朕现在闲来无事,就把这套‘女子防身术’教给大家。大家愿意学吗?”

“愿意!”官家又要亲自教大家学习武艺了,大家能不愿意?一时,众人马上排好了训练队伍,连其他的战士们听说赵昺有新拳法教授,也赶紧加入到队伍中来,只是苦了那些个站岗放哨的护卫,只能瞪着眼,急得像猴一样。

赵昺慢慢把招式都演示了一遍,后面的众人跟着模仿。大家都是行家里手,又是赵昺亲自教,哪有不用心学的?赵昺演练了一遍,就记个差不多八九不离十了。等第二遍演示完,大家已经开始连贯性的练习了。

赵昺又把每一招式做讲解,叫过小杜子给大家演示每一招式的临敌运用,很快,大家都捉对开始练习了。

赵昺叫过陈璧娘:“陈营长,你先和张团长练习吧,练熟了,给各姐妹们好好教教,到时,朕选派些禁卫军的战士过去陪练,看看众姐妹们技艺如何。到时,可不能掉了女子禁卫营的脸面呀。”

赵昺的一番话,说得陈璧娘脸更红了,也让周围的禁卫军战士听得心里呯呯直跳。因为赵昺曾对杨太后说过,宫中侍女众多,有些年龄也大了,放出宫去还不如给她们牵个红线,嫁给那些个禁卫军的将士们,也显得杨太后慈心与关爱。当时杨太后听后,虽没有马上同意,却笑骂了赵昺两句:“昺哥儿年纪不大,心思却不少呀。”当然,杨太后也不会拗了赵昺的好意。事后,这话说给禁军的将士听,大家虽不敢面上表示什么,但心里欢喜,赵昺还是能看出来的。

今天赵昺这么一说,这些个大老爷们能不同意?这内外有别,他们哪里有机会跑到后面献殷情?现在赵昺放出话去,那就是给自己创造机会,谁不想着好好训练,到时挑选时,肯定是挑那些个最出色的人选。所以,大家暗下决心,更加卖力训练,都想做第一批被挑选出来的人手,到时,就可以早日一睹芳容,近水楼台先得月,来个先下手为强。

赵昺一看,自己的阴谋诡计又一次得呈,心中暗笑,朝着小杜子使个眼色,拉扯着张达走进自己的书房。

“张团长,你做一下安排,朕想一会儿出宫,不要声张。小杜子,给朕准备套衣服,朕想出去散散心。现在朕先去和娘娘说句话。”

赵昺布置好后,也不管他们心里如何想法,转身向后院走去。

后院里,早已回来的陈璧娘正英姿飒爽在站在一队女子禁卫营女兵的面前训话:“陛下刚才说过了,等咱们女子禁卫营练好这个‘女子防身术’后,要派禁卫军中挑选的将士过来与咱们比武。这‘女子防身术’可是官家亲自创造出来的一套拳法,专门为我大宋女子防身而量身打制。所以,大家不可掉以轻心,不可懈怠偷懒,要勤加苦练。到时,谁要是丢咱们女子禁卫营的脸面,别怪咱姐妹们对你不客气。”

下面的队员虽说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不敢乱动乱说,可大家满脸的红晕,彼此暗中交换的眼神,都暴露出共同的意思:这事,我懂得。

其实,上次赵昺提续起宫女们许多人年龄大了,想着给她们从禁卫军中找个合适的人嫁了,陈璧娘做为过来人,当然明白这绝对是好事,当时就上了心。只不过杨太后态度不明朗,自己也不敢自作主张,只是把这话暗中传了出去。那青一色的壮小伙,个个武艺高强,又是从龙之士,将来肯定是要高升的,又有哪个女兵不动心思?所以,大家也在暗中较劲,有事没事地常常从**的门缝里偷瞧外面的动静,企盼着官家金口玉言能够早日兑现。现在一听陈营长的话,大家早已明白什么意思,暗暗下定决心,好好训练,成为第一批代表女子禁卫营比赛的人选。

赵昺看着陈璧娘一本正经的训话,又看着各女兵脸上的神色,早就明白过来,悄悄笑着,快步往杨太后的住处走去。

杨太后在朝堂上看着各位大臣对解决朝廷当前财政情况束手无策,心中很郁闷,看着赵昺也是一点章程没有,回到**后,心里沉甸甸的,很担心赵昺,正想打发个人去找赵昺过来安慰一下,不想赵昺就进来了。

杨主后知道赵昺今天心情不好,看到赵昺来了,马上问道:“昺哥儿来了?今天午饭在宫里用吧。”

赵昺先行了礼,再回答道:“不了,儿臣只是过来看看娘娘,一会儿还有事,午饭就不与娘娘共用了。”

杨太后本想安慰一下他,现在看着赵昺脸上挂着另类的笑容,反而不知说什么好了,只好问道:“昺哥儿,看你这神情,似乎有什么开心的事,别一人偷着乐,说出来也让为娘高兴一下。”

赵昺于是把刚才自己的安排和打算说了一遍给杨太后听。

杨太后捂着嘴笑道:“不想昺哥儿人不大,心眼却不小呀。亏官家能想出这番主意来。不过,你真的要让这些个宫女嫁人?宫中现在人手越来越少了。”

赵昺走过去靠在杨太后的身边说道:“娘娘,咱这宫中就这么大块地方,也只有咱娘儿两人,要那么多的人伺候干嘛?再说了,这些宫女随娘娘和朕漂泊四方,其忠心可嘉,也该给她们个归宿为好。这样,禁卫军将士个人问题能解决,有了家口,也才有志于保卫自己的家,保卫朝廷,也能更心甘情愿保护娘娘不是?那些个宫女也老大不小的了,大龄青年的问题咱应该想着解决,以安其心,才能对娘娘更感恩尽忠。况且,即使这些宫女嫁出去了,也是嫁给宫中的禁卫军将士,到时还是离不开这宫里宫外的,依然能守护娘娘。娘娘认为儿臣说的可有理?”

杨太后一听,心里更开心了:“唉,昺哥儿你呀,这么大点年纪,就你心眼多,亏你能想得出来这一套说辞。行,只要昺哥儿高兴,就依你。”

赵昺赶紧搂着杨太后的胳膊撒个娇:“娘娘说哪里话呀,这还不是娘娘慈心善意的缘由?娘娘这样关爱他们,他们定感恩娘娘慈悲,还不忠心效命娘娘?”

说得杨太后心中大喜,一连声的“昺哥儿、昺哥儿”叫个不停,满眼慈祥地看着赵昺,心里连夸赵昺懂事了,有如此官家,如此恩惠,朝里朝外,能不深得民心?

这周新精推,章节的字数也由三千多涨为四千多了。看在老汉这样辛勤码字的情况下,希望在家多收藏,多点推荐。老汉有了动力,才能更多的码字。而且这周老汉都是奋不顾身了,一天发两章。下午还有一章,到时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