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悠着点,别太累
41563500000016

第16章 你,到底在争什么(2)

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外貌。貌丑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失去自己的自信心。外貌的美丑只是个人条件的一个部分,丰富的学识、优雅的气质相对于人的外貌来说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以平静的心态坦然接受自己的外貌,注重追寻自己更丰富的内心世界。

外貌的美丑只是个人条件的一个部分,丰富的学识、优雅的气质相对于人的外貌来说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以平静的心态坦然接受自己的外貌,注重追寻自己更丰富的内心世界。

别为身材矮小而忧愁

很多人,尤其是很多男青年为身材矮小而发愁。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有了“身高不到多少,就是几级残废”的说法以后,这类人就更加多了。生活中由于对自己的身高“自卑”而发生的悲剧可谓屡见不鲜。

某高校的大学生刘某,学习成绩相当出色,不时还能获得学校的奖学金什么的,但他却整日沉默寡言,不大与人交往,直至有一天他留下一封信后离校出走(后被学校找回,没造成严重后果),人们才知道他忧愁的原因何在。事情的起因就在于他的身高。上大学前,成绩优秀的他一直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宠儿,再加上年龄小,他从未意识到自己身高的问题。入大学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不能再以成绩引人注目的他敏感地发现,众多女同学的目光只是停留在几个高大英俊的男同学身上,对他这种人似乎有点不屑一顾。特别是在试图与女同学接近碰了几次壁以后,他开始变得孤僻,开始痛恨父母赐予自己的“五短身材”,最后,心情郁闷的他终于离校出走。

这个男同学的担心完全没有理由,因为能否获得异性的青睐与身高并无直接关系。女性更为看重的是男人是否有出众的学识、男性的气概及成功的事业。拿破仑横扫欧洲的英雄气概、鲁迅盖世的文才及“以笔为枪”的勇气、邓小平出众的政治才能在为他们在历史上争得一席之地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美满的婚姻生活。所有男士都应以他们为榜样,而不应整天为自己的身高而黯然神伤。

身材矮不要紧,关键是要有男性气度和进取心。再说,身高是天生的,你再忧愁也无济于事。与其把精力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还不如抓紧时间弥补自己其他方面的不足,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别为青春不在而忧伤

为青春不在而忧伤多发生在中年女性身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外表的衰老,她们对自己的自信心也在降低,特别是面对相对美丽、光彩的过去,她们心中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有的女士过度留恋过去,甚至影响了她们现在本来平静的生活。

某地发生的一起离婚案就颇具代表性。林女士和程先生本来是令人羡慕的一对,丈夫事业有成,妻子温柔贤惠,孩子聪明听话,一家人生活得和和美美。但随着孩子的长大,程先生一家却战火不断,不时传出吵闹声。原来,问题出在林女士身上。本来对自己日益变老就忧心忡忡的她敏感地发现,丈夫开始变得不爱回家了,即使在家也不如原来那样话多,并且对她时常出入美容院而耽误了做家务有所不满(自认为丈夫是看腻了自己那张“老脸”才不愿回家的她开始做美容以吸引丈夫的注意力)。于是,他们开始了断断续续的争吵,她认为他变了心,他则认为她无理取闹、无事生非。最终,不能互相谅解的他们选择了离婚,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破裂了。

于是,他们开始了断断续续的争吵,她认为他变了心,他则认为她无理取闹、无事生非。最终,不能互相谅解的他们选择了离婚,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破裂了。

这个家庭的破裂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林女士的担心本是多余的,夫妻感情绝不仅仅是靠“不老的容颜”来维系的,丈夫的变化或许有其他方面的因素;而程先生也应理解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妻子的心情,对其热衷美容的行为应给予理解,即使不支持也不能借口浪费钱、耽误事而说三道四。如果双方都能对容颜渐衰这件事有正确的看法,事情可能就不会到这一步。

不同年龄段的女士,其魅力体现在不同方面。中年女士虽然已失去年轻时的青春气息,但你此时所有的成熟魅力也是年轻人所不具备的。不要把精力花在自己的劣势上,而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自信心的有无与一个人的魅力也直接相关。

把下岗当做一次创业的机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机关机构精简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各类单位的下岗人员越来越多。对此情此景,有的人能泰然处之:在岗上就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下了岗也能迅速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上岗。但有的人却惶惶不可终日,上班时整天提心吊胆,一旦下了岗就如天塌下来一样,顿时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不要过分焦虑、恐惧下岗害怕下岗的人往往是一些能力不强、业绩不佳的人。他们由于身处上、下岗的边缘,对自己信心不足,因而不能正确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整天焦虑不安。结果,最终下岗的人往往就是他们。某机关的老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老宋堪称他们单位的“不倒翁”,很早就当上了科长,虽业绩一般,但由于其出众的人缘及公认的“老好人”形象,历经数任领导,干得安安稳稳。但在这次机构改革中,他却明显感觉到了危机:年龄不占优势(已四十有五),加上自己那不能提的学历,还有自己科里那一般的业绩。再者,科里的几个小年轻那蠢蠢欲动的态势更令他不安(他们一贯对他平庸的才能颇有微词)。他再也坐不住了,开始四处打探消息,科里的工作也一落千丈,科里的职员怨声载道(这也直接影响他们的上岗)。对此,他不像以前那样四处安抚(这本是他的强项,科里的人能安于现状数年就是明证),而是听之任之。最后的结果令他沮丧:他果真下岗了。但随后传出的内幕信息更是令他目瞪口呆,后悔莫及:局里原本想发挥他的优势让他到工会去工作,但后来由于科里的人对其意见太大而作罢。现在的老宋总是在想:如果能再最后坚持一下……老宋的事就是由于其过度的焦虑造成的。本来,下岗的事轮不到他头上,纯属杞人忧天的他最终由于自己不能善始善终而下岗,确实可惜。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不应有一定的危机意识,而是应该保持适度的警觉并更加努力地工作。

正确面对下岗现象。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下岗失业这一现象不可避免。但下岗只是对无能者的淘汰,只要你处于合适的位置并已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是没有必要忧心忡忡的。即使自己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下岗(如由于领导的无能而导致公司破产等),也完全可以凭自己的能力重新找到新的工作。

不要自暴自弃

自暴自弃的心态在下岗者中较为普遍,特别是那些已到中年的下岗者更是容易这样。他们或出于“是由于自己不行才下岗”的心理;或出于对自己没有一技之长的担心,下岗后不能积极地面对生活,在下岗的阴影中苦苦挣扎,甚至从此沉沦下去,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某机械厂的崔某、赵某是一对多年的老友,由于企业效益不佳,最近双双下岗。下岗后的崔某整日唉声叹气,感叹自己运气不好,怎么在这样一个倒霉的单位上班;又哀叹自己的能力不行,不是还有人没下岗么。于是乎整日借酒浇愁、浑浑噩噩,下岗一年多了还是窝在家里,形同废人。而赵某就不同了,在同崔某一样颓丧过几天以后,他迅速振作起来,发挥自己的烹饪特长,用自己的下岗安置金开了一家“下岗职工饭馆”。凭其起早贪黑地操劳、低廉的价格、过硬的饭菜质量、优质的服务,他很快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一年下来,也取得了可观的收入。

同是下岗工人,命运何以不同?原因就在于赵某能迅速振奋精神、发挥自己的特长,并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重新获得新生。而崔某则恰恰相反。其实,若单论厨艺,赵某还不如崔某,赵某是在崔某的影响下才学会做菜的(他们经常一起喝酒,不善厨艺的赵某深感不便,才在崔某的帮助下开始学厨)。但不同的是,崔某下岗的同时也把信心丢了。

正确地评价自己。下岗只能说明原来的工作不适合自己,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能说明自己一无是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因为下岗就轻易地否定自己,而应努力地去尝试新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

爱面子的心态较多出现在原来有一定地位、有一定学历的下岗者身上。他们本来具有比一般下岗者更为优越的再就业条件(如相对多的管理经验、相对高的文化层次等),但却由于其所谓“放不下架子”的心理作祟,在再就业的过程中更为不顺。

大学毕业的刘某,出身书香门第,供职于某大型公司,生活一直无忧无虑,也养成了他“高人一等”的优越心态。但不曾想,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却由于公司的破产而下岗了。下岗后,他也尝试着重新寻找工作,但他寻找的只是他认为与其原来的职位相称(他本来是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与其大学毕业生身份相称、与其书香门第相称的职业,对一般的工作则不屑一顾,自然,他屡屡碰壁。当他发现原来在公司时许多不如他的人正在干着比较体面的工作时(他却不去想别人是经过了怎样的努力才达到这一步的),更坚定了他“一步到位”的心理。结果,直到如今,他还只是靠父母的接济度日。

其实,放不下“面子”的刘某恰恰丢了“面子”。拥有一份正当的工作,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是最有面子的事。大学毕业生的身份、中层管理者的地位、书香门第的出身,只能说明你的过去,并不能说明你干什么样的工作才有面子。如果刘某能抛弃自己这种不正常的心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做起,是不难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的。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工作本身无高低贵贱之分,无尊卑优劣之别,只要这份工作能充分发挥你的才能,这就是一份好工作,而且你也能做出好的成绩,并且凭此赢得人们的尊重。

不能有敌视、报复心理

持有这种极端心理的人虽然不多,但由于其对社会有极大的危害性,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对自己下岗准备不足或下岗后屡遭不顺而又做事偏激的人身上。

某机关小车司机吴某,自恃其有关系,平素工作吊儿郎当,迟到早退,经常是需要他出车了却找不到人。再加上其亲朋好友众多,经常私自出车为他们办事,领导、同事们都对其不满。在车队要裁减人的时候,他仍是满不在乎,认为“就是留一个人也得留我”。结果,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高居分流者的第一位。这下他受不了了,在找领导无理取闹、找亲朋好友说情无济于事的情况下,他仍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认为是领导故意整他,给他难堪。一次,酒后的他骑着摩托车把车队的队长撞成重伤。

吴某的行为为许多人所不齿。的确,他的下岗完全是他咎由自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下岗后,他所做的只能是反省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并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以求能尽快找到一份新的工作(他原来所在的单位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给他提供了一些再就业的途径,在这一点上他比许多下岗者强多了),可他却采取了这样一种最不应该的做法,给他人也给自己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正视自己下岗的现实,并冷静分析自己下岗的原因,而不是一味怨天尤人。如果是由于自己的原因而下岗,那就应改正自己,以便找到新的工作。如果确属由于不合理的因素而下岗,也要通过正当的途径解决,而不应一味蛮干。

面对疾病请快乐帮忙

在一生中,任何人都不可能不遭受疾病的侵袭,“人吃五谷杂粮,焉能不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问题是,当疾病来临时,我们应怎样面对?是愁眉不展,哀叹自己命运不济,还是以坦然的心态去努力战胜病痛的折磨?答案当然应该是后者。但生活中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疑神疑鬼,导致小病转大病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鲜见,尤其在一些性格内向、生性多疑的人身上,表现更为明显。如果不能对这一部分人的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往往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小张身体一贯不错,就连感冒之类的小病也很少得。这本是好事,可自从他听别人说什么“平时不常得病的人往往易得大病”后,就老是害怕哪天会大病临头。事也凑巧,最近一段时间他老感觉浑身无力,可医院的检查结果却显示没有什么不正常,医生也告诉他只要注意调养就行了。可他却又老有无力的感觉,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得了大病,医院查不出来,是因为水平不行,他应另请高明。于是,他开始频繁地出入各大医院,做各种各样的检查,班也上得断断续续。最后真让他查出病来了:肠胃功能内分泌失调(由于他近期的过度焦虑造成),需住院一段时间。这回,他心安理得地住院治疗了。

这是典型的因过度焦虑而导致生病的案例。本来,身体稍感无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只要注意休息、调养就行了,再说,医院检查结果也表明他没病。可小张却一直把自己折腾到真生了病、住进医院才罢休,还认为幸亏自己遇到了名医。

对疾病要有平常心。既不能讳疾忌医,也不能草木皆兵、无事生非。生病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用不着大惊小怪。另外,要相信医院的诊断,不能凭自己的感觉行事。

三心二意,延误治疗

这种事情多发生在生活负担较重或责任心太强的人身上。出于对家庭的担心或工作的考虑,他们生了病往往不能积极地配合治疗,以至造成不良后果。

王某是一家公司的经理,事业心极强的他很少有停下来的时候,公司在他的领导下,效益一直不错。但事不凑巧,他在一次出差途中,由于吃了不洁食物,引起急性肠胃炎而住进了医院,并由此而耽误了公司的一项重大业务。躺在病床上的王某万分内疚,总感觉自己对不起公司的全体员工。同时,又担心公司正常工作的开展,虽说有几个副总在,但总有点放心不下,于是总想着早点出院。结果适得其反,由于其不能全心配合治疗,平常人三五天就能好的病,他却拖了将近半个月。

王某这件事的原因就在于他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安心养病。本来生病是一件意外的事,责任也不在他,至于由此而耽误工作更是不可避免。既然已经病了,就应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就行。而王某却想三想四,顾虑多多,结果延误了治疗,造成了更大损失。

生病时保持良好的心情,全心配合治疗。心理学研究表明,乐观的心情有助于疾病的恢复。许多现实中的病例也证明了这一点。

自暴自弃,平添许多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