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悠着点,别太累
41563500000020

第20章 当个悠闲的快乐人(2)

在十多年以前,有一首题为《再回首》的流行歌曲曾经在华语世界风靡一时,歌曲中有几句歌词唱出了人们内心的渴望:“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如果我们要活得轻松,我们就要以克服完美主义的思想倾向作为生活的目标。我们不是努力地把自己作为一个不断地鞭策的对象,而是作为一个可以宽容的对象。不是把自己造就为一个完美者,而是首先承认自己是一个平凡者。不是要求你做一个像尼采所倡导的那种超人,而是先要求做一个平平常常的正常的普通人。

所谓“完美”,也就是如明朝学者吕坤说的那样:“做第一等的人,干第一等的事,说第一等的话,抱第一等的识。”诚然,向善之心,完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摆脱掉与生俱来的一些庸俗之气和卑俗之气,而向往一种高贵的生活,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能够扬眉吐气。像德国哲学家尼采说的那样,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超人、一个人杰、一个英雄。这是人之常情。

不过,我仍然认为在现实世界中,要想获得幸福的话,要想生活得充实的话,成为一个平凡者比成为一个完美者或杰出者,反而更能达到你的目标。如古人说的:“文以抽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如桃源犬吠,桑树鸡鸣,何等淳朴气象!”保持一种平凡的心态,往往使你有意外的收获。

在今天,由于世事纷乱,世人皆忙碌于其中,“平凡”反而成了一种难以企及的境界。“平凡”包含着一层“既来之,则安之”的随遇而安的动机。像佛学讲的“随缘”,儒家讲的“素位”,都是要求世人以一种坦荡的心胸去面对纷乱的事世。因此,“一念求全而万绪纷起,惟随遇而安,斯无入而不自得矣。”“平凡”给人的安慰和满足远远地多于“完美”给人的安慰和满足。只有领略了“平凡”的真谛,你才会感悟到本书中关于“快乐加减法”的诸多论述,即,“一勺水便具四海水味,世法不必尽尝;千江月总是一轮月光,心珠宜当自朗。”又,“美女不尚铅华,似疏梅之映淡月;禅师不落空寂,若碧沼之吐青莲。”因此,“平凡”使我们得到一种自然而健康的美,一种真正由内而外的美丽。

“平凡”是一种中庸状态,它介于一无所能的无为状态和处处忙碌、时时操持的紧张状态之间。因此,不要使你自己变得过于平凡,因为你可能已经不习惯于过淡泊安闲的生活。毕竟,在经过千辛万苦之后,你还是品尝到了甜美的劳动果实!像林语堂先生说的那样,中庸的人是通情达理的人。

放弃吧!完美主义

也许,在人性的所有误区中,完美主义或吹毛求疵是一种多少得到人们的认可的不良心态。与简单、平淡、健康而快乐的心态相比,完美主义的心态往往给人带来无尽的痛苦。这种心态主要有以下表现:某人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要求自己达到尽善尽美,追求一种人格上的完美主义,不允许别人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有缺点的性格脆弱的人。他害怕被人拒绝,被人抛弃,或者陷入孤独之中。

他认为消极的情感是一场灾难,他追求一种情绪上的完美主义。他必须时刻让自己感到幸福和快乐,必须时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允许自己有焦虑和忧郁的心情。

他要时刻做到令人满意,他要求时刻做到对人有求必应。如果有自己的亲友遇到了困难而自己却爱莫能助,他便感到非常的痛苦和内疚。

他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保持高雅而优美。他追求一种行为上的完美主义,为了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他必须在他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上都有出色的表现。他不允许自己犯错误,认为失败比死亡更可怕。他对自己过分地吹毛求疵,以为一个微不足道的污点会玷污自己的整个人生。他害怕批评,他断定如果有人批评了他,那么意味着他在什么地方出了差错。

他渴望找到一位完美无缺的伴侣,同其永远保持一种称心如意、两情相悦的关系。只有在得到了一个完美爱侣之后,他才感觉到世界的美丽和人生的完美。

他给自己确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如果他没有达到那个目标,他绝不会原谅自己。

他不断地鞭策自己,尽管他可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他仍然觉得人生处处不如意。即使达到了一个目标,另一个更高级的目标也接踵而至。因此,他疲于奔命,很少体验得到生活的欢乐。

他把自己划分为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他对现实的自我感到并不满意,于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千方百计地要把自己的现实自我隐藏起来,唯恐它被世人识破和戳穿。

他不断地对自己的人生极限提出挑战,他总是为下一个目标而活着。

他觉得自己长得太胖了,太瘦了,太高了,太矮了,太奇特了,并为此而感到自卑。

追求完美主义不是一种正常的心态,更不是一种完美的心态。一个人如果如上面例子的主角般生活着,一定会活得很痛苦。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逐渐养成了这样的信念: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努力地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不幸的是,你的期望越高,往往失望也越大。由于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你给自己施加了过多的压力,就会束缚住自己的手脚,迫使你最终放弃了努力,以致一无所成。相反,如果你减低了对自己的要求,不再对自己提出好高骛远的期望,你的心情反而会舒畅起来,你也会觉得自己更有创造力。如莎士比亚说过的那样:“最理想的境地总是不可达的,但是人们往往不知道应该退而求其次。”结果,你只能被碰得头破血流。因此,完美主义不是一种你应给予强化的心态,而是一种你应给予弱化的心态。

错误也值钱

战胜完美主义的一个极其有力的方法是学会犯错误。

这里是这个方法的具体操作细节:请写出一篇文章,要求具体说明,为什么说千方百计地追求完美或害怕犯错误是不合理的和不可取的。诵读下面这篇文章对于你改正完美主义的倾向将会有所帮助:在以前,我总以为“一失足成千古”是一句至理名言,是一个绝对真理。因此,我害怕犯错误,我以绝对主义和完美主义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事物。我断定,一步走错,则步步走错。在今天看来,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因为一个细小的错误实际上并不足以摧毁其余美好的整体。

其实,失足不必千古恨。我不仅不应该恨它,甚至还应该感谢它。犯错误其实也有好的一面,因为我从错误中可以吸取经验教训。谁也免不了会犯错误,既然错误是难免的,因此我就不妨接受它,并从中吸取教训。

在今天,我更欣赏的座右铭是“人生难得几回错”。如美国幽默大师哈伯特说的那样,因失误而造成的失败是金钱买不到的经验。过去的错误是将来的智慧与成功的基础。承认错误有助于我改正我的言行举止,以便我能够达到更加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从终极意义上讲,错误将带给我更多的幸福,将使我把事情做得更好。

只有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才不会犯错误,而这才是一种最不可饶恕的错误。假如我害怕尝试任何事情,假如我严格束缚住我的言行,以使自己免于犯错误,那么我将真正地使自己一事无成。当我尝试得越多,那么我犯的错误可能也会越多;当我从错误中得到反省,那么我学得也越快;我学得越快,那么我最终得到的幸福也越多。

假如我害怕尝试任何事情,假如我严格束缚住我的言行,以使自己免于犯错误,那么我将真正地使自己一事无成。

尽管我犯了错误,并且我还可能会继续犯其他错误,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因此而向我发脾气或不喜欢我,因为每个人都曾经犯错,并且绝大多数人都感到生活在“完美无缺的”人的身边是很不舒服的。因此,人生难得几回错,失足也不必千古恨。犯个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最重要是必须从错误中记取教训,不再犯相同的错。

错误与失败是前进所不可或缺的训练课程。问题不在于我们犯不犯错误,而在于我们从错误中能够得到什么教训。因此,你不妨问问自己,“我能从我的错误中吸取什么教训?我是不是可以从中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作为一个实验,请你考虑一下你曾经犯过的某个错误,并把你从中吸取的每一个教训写下来。有些最好的教训只能通过犯错误才能得到,毕竟,失败乃成功之母。说话,走路,我们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经由错误才得以完成的。你难道真的愿意放弃使你长大成人的这一道路吗?你或许自视很高,从没有想过要把你的缺点和不足看做是你的一笔最大的财富。那么请你从现在开始去珍惜它们吧!不要放弃你犯错误的能力,因为如果你丧失了犯错误的能力,那么你接着丧失的将是你迈向成功的能力。

试想一下这样一种境况,由于你是完美的,不需要学习,不需要提高;由于没有了挑战,生活便变得平淡无奇。由于你对每一事物都了如指掌,你制订的每一计划都肯定会取得成功,人们的谈话对你没有任何帮助,因为你已经对一切都了然于心。如果你是这样一个完美的人,将没有人会爱你或关心你,因为对于一个事事明了的人来说,是感受不到任何一点人间爱意的。这难道还不够孤独、烦闷而痛苦吗?你难道真的确信你仍然离不开完美吗?

林语堂先生说:“这简朴是很难获得的,因为简朴是伟大人物的品德。中国人已经获得了这种简朴的理想,当然不是因为懒于奋斗,而是出于对简朴的崇拜,或者说是对庸见的信仰。”(《中国人》,第117页)放下忧烦找乐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阴郁的日子需要镇静。

相信吧,那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

心永远憧憬着未来,现在却常常是阴沉;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过去了的,将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这是俄国家喻户晓、才华横溢的诗人普希金的著名诗篇,流传全世界许多国家。可以说,这首立意深远的抒情诗,是对生活中无数暗淡与光辉、苦难与幸福、失败与胜利的实例总结的结晶。

的确,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永远幸运,也不可能永远倒霉。要相信,不管你干哪一行,好运气总会有的,坏运气总会存在。有些日子,一切都觉得很顺心,事事如意,事事易如反掌,思路清晰,神清气爽,精神焕发充实,心田清澈如洗。但是,有些日子却完全相反,那时一切都变得不顺心,甚至喝口茶都觉得难以下肚。如果碰上这样的坏运气,就认为尔后都无可取之处,那是很不明智的;反之,一个人在他遭遇困境的时候,如果他不倒下,那么,他就是聪明人,因为他明白,“命运压不倒一个人,只会使人坚强起来。”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不仅想得开,看得开,化解得开,而且会凭借自信与勇气的翅膀,生气勃勃地与命运周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终能抓住机遇,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有一句融儒、道、释三家精华的奇思妙语:“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业。”此言教诲人们要多一点开朗与开通,对于生活中的不如意,尽量想得开看得开些。试想,一桩桩不如意的事向你袭来,你却超然处之、自信待之,能不体会能屈能伸的乐趣?所以智者忠告:“想得开,才能快乐”。

人若总以抱怨之心去对待不尽如人意的事,怎么会不与苦恼相伴相随?总以坦荡、开朗之心去面对一切,何处不是开开心心?要知道,人生不如意的事会不断出现、反复出现,所以要学会解脱,切不可胡思乱想,异想天开。否则,一味空想、痴想,岂不是画饼充饥?人人都渴望年年如意,月月如意,天天如意,事事如意,可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唐朝诗人孟郊,青年时代应试及第屡遭失败,内心抑郁不平,很不开心,直到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年将半百时才考取进士。喜报传来,他兴致勃勃地作了《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人的一生,总有春风得意之时,也总有不尽如人意之际,关键在于超越自我,坦然对待,凡事想得开,看得开,化解得开。倘能如此,快乐之风将会常常吹拂你的心灵,不开心的日子则会远离你而去。

打造美丽人生

相传,有的人希望上帝再创造另一个世界和另外完美的宇宙万物,这样就好满足他们自己的没有痛苦、没有悲伤的愿望。

这自然是不切实际的想象和幻想。

一个人来到尘世之中,总期望走平坦的大道是不可能的。人的一生,总会有顺境的时候,也会有逆境的时候。也许,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吧。

既然人生的长河里免不了失意或逆境,那么,一旦失意或逆境真正降临时,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即使面对逆境,也要相信和理解你是你生命的主人。美国某位知名作家曾说:“你,不是别人,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因此,假如你被厄运缠绕,千万不要从此丧失对生活的信心,认为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没有了光明,于是怨天恨地,自暴自弃,斗志消沉,无聊打发日子。要相信,“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只要心中拥有希望,就能带给你无限的信心和勇气,从而让冬天夺走的东西,新春又还给你。

希望是谁?就是我们自己。应该坚信不疑:命运不是来自神仙皇帝,而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命运掌握在我们每个人自己手中。面对厄运,我们依然要相信和理解自己是命运也是生命的主人,所以我们要怀抱希望。秘鲁名作家里·帕尔玛说:“希望从来也不抛弃弱者。”有希望之心才能把困难看成是人生的插曲,才能扬起奋斗的风帆历经海江万里浪,才能通过陡峭崎岖的道路到达新的天地,一句话,才能创造使自己感到吃惊的自我价值。当然,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辅相成的。人生自我价值的追求是人生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而实现人生社会价值的过程又将为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宽阔的舞台。总而言之,要在逆境中崛起,或者说要在逆境中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就必须占领你是你生命的主人这个制高点。唯有如此,你才能怀抱达到一个乐土的希望,并努力促使希望变成现实。

基于此,当困境不可避免时,你千万别以盲动或消沉去应付它的挑战。对付它,要以你是你生命的主人的心态,用希望与奋斗的结合去战而胜之。而这种心态,可以通过学习得到。

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高尔基,这是大家所熟悉的。高尔基出生在俄国中部的尼日尼·诺夫戈罗德一个木工的家庭。4岁时,父亲病逝,跟随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从小失去父亲的高尔基,与苦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少年时代几乎是在苦难里浸泡,在苦难里长大。他只念过两年书,10岁那年开始走向“人间”。他当过学徒、饭馆跑堂、搬运工人、面包师、守夜人、铁路司磅员等。因为贫穷,没有钱财,衣食不周,在物质生活方面遭受的磨难,可谓罄竹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