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最看不透的7张面孔
42796400000029

第29章 名医说: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民间流传医圣张仲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张仲景在民间行医,遇见一个举止怪异的妇女,她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又木讷地看着天空。这个妇女的丈夫听信巫婆的谎言,也认为这是“鬼怪缠身”,就请巫婆为她“驱邪”。张仲景在旁边观察了一会病态,又看了气色,然后对妇女丈夫说:“她根本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而是受了较大刺激得了病啊。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你不要听信这些可恶巫婆的话,他们才是真正的鬼怪,要是被她们缠身了,你媳妇才会有性命危险啊。”

在征得妇女丈夫同意后,他为病人扎了几针,开了几服药,又嘱咐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那妇女的病情果然好转,张仲景又为她治疗了一段时间就全部回复正常了。

在中国古代社会,迷信巫术盛行,不少贫苦人家有人得病,就请巫婆和妖道降妖捉怪,用符水治病,巫婆妖道弄鬼装神,只是骗财,当然不能治好病人,结果很多无辜的生命被病魔夺去。张仲景对这些巫医、妖道十分痛恨。每次遇到他们误人性命,他就出面干预,用自己的医术治好病人来驳斥这些迷信行为,当人们看到他的医疗实效成就,便不再相信巫医的鬼话。张仲景就用自己的医术解救了许多穷苦人。

张仲景出生的时候,正值兵祸延绵、生灵涂炭的东汉末年,加上瘟疫猖獗,更是民不聊生。张仲景家族有两百多人,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死去了三分之二,而且大多因伤寒病而亡。惨痛的现实促使张仲景从小就树立了解救百姓的宏伟目标。他呕心沥血,历经几十个寒暑,终于著述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自成一家。从此之后,老百姓有了抵御瘟疫和各种疾病的强大武器。三国时代的名医华佗读之,惊呼道:“此真活人之书也!”

张仲景做长沙太守时,仍坚持为百姓治病。按当时的规定,做官的不能随意接近百姓。他就想出一个办法,每月初一、十五两天打开衙门,坐在大堂上接诊。为了纪念张仲景,后人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称为“坐堂先生”。当然,名医在还没有成名的时候,大多并不是坐堂问诊,而是风尘仆仆地行走在民间,深入民舍,就是在这些救死扶伤的岁月中树立属于医者的知名度。

两千年来,许许多多恪守儒家道德标准的医者,在修身、齐家、治国的奋斗道路上,无不体现出与张仲景同样的情怀。北宋名相范仲淹概括得更加精辟一点,那就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就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伟大情怀。

《国语·晋语》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秦国医生医和受邀请去为晋平公诊病,诊视后对晋国大夫说:“平公的病,是惑于女色所致,如此下去,晋国必亡。”赵文子问:“医生也管国家的事情吗?”医和答道:“上医医国,其次医人,固医官也。”

上医就是高明的医生,高明的医生首要的能力是治理国家,然后才是治人的疾病,这才是医生的本色。简单的一句话,说明了医国与医人在根本上的同理同宗。良相治国平天下,救民于水火;良医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不同的方式,同样的理想,同样的伟大抱负。所以古人总是将相与医相提并论,“医良则相,庸则匠”。尤其广大知识分子,仕途坎坷,成功者很少,于是为医就成为他们实现理想的另一个选择,“夫舍良医则未之有也”。他们道德高尚,心怀天下,且悬壶问世,钻研医理,著书立说,集良医与良相于一身。

明朝时候,名医李时珍怀着知识分子的伟大情怀,“渔猎群书,搜罗百氏”,一面为群众治病,一面上山采药,跑遍大半个中国,途中还向药农、樵夫、老农请教。十年磨一剑,辛苦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不为良相,便为良将,不为良将,便为良医。将良医列在良相和良将之后,可见这种治病救人的职业在中国古代有着显赫的名声。上自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可能很少有人不对良医怀着深深的敬畏之情。